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最新研究揭示GPT模型可信度漏洞 多角度评估AI安全性
评估大型语言模型的可信度
一项由多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近期发布了一个针对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综合可信度评估平台。这项研究旨在全面评估GPT等模型的可信度,并揭示其中存在的潜在漏洞。
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些之前未公开的可信度相关问题。例如,GPT模型容易产生有害和带有偏见的输出,还可能泄露训练数据和对话历史中的隐私信息。有趣的是,尽管GPT-4在标准测试中通常比GPT-3.5更可靠,但在面对精心设计的误导性提示时,GPT-4反而更容易受到攻击。这可能是因为GPT-4更严格地遵循了这些具有误导性的指令。
研究团队从八个不同角度对GPT模型进行了全面评估,包括对抗性攻击的鲁棒性、有毒性和偏见、隐私保护等方面。他们设计了多种评估场景,如标准基准测试、不同指导性任务说明下的表现、以及面对更具挑战性的对抗性文本时的表现等。
在模型对对抗性示例的鲁棒性方面,研究发现GPT模型能够很好地应对反事实示例,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被误导。在有毒性和偏见方面,GPT模型在正常情况下表现良好,但面对精心设计的误导性提示时,可能会产生带有偏见的内容。研究还发现,模型的偏见程度往往取决于用户提示中提到的特定群体和话题。
关于隐私保护,研究表明GPT模型可能会泄露训练数据中的敏感信息,特别是在某些特定提示下。GPT-4在保护个人身份信息方面总体上比GPT-3.5更稳健,但两种模型在面对某些类型的隐私信息时都表现得相对稳定。然而,当在对话中出现涉及隐私的示例时,两种模型都可能泄露各类个人信息。
这项研究为了解和改进大型语言模型的可信度提供了宝贵的见解。研究团队希望这项工作能够推动更多相关研究,并最终帮助开发出更强大、更可信的A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