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 Mind Network :当全同态加密遇见 Restaking,加密 AI 项目的共识安全触手可及

中级6/12/2024, 9:18:16 AM
Mind 是 AI 领域的再质押方案,通过更灵活的使用再质押,加上全同态加密的共识安全解决方案,保障去中心化 AI 网络的代币经济安全和数据安全。如果说 EigenLayer 在以 restaking 保障以太坊生态中不同 AVS 的安全,Mind Network 则是在用 restaking 保障加密全生态中,不同 AI 网络的共识安全。

AI 和 Restaking ,是大家公认的伴随这轮牛市周期的头部叙事。

前者已跑出各类AI明星项目,后者以 EigenLayer 为核心衍生出多个LRT项目,各类赚积分玩法不断涌现。

不过,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是,这两大叙事似乎已经进入了中场休息阶段,赛道中项目虽然变多但日益同质化,从0到1的创新故事变得更加难以寻觅。

同时,当 AI 和 Restaking 变成一种“叙事正确”,这种“正确”并不意味着“完美”:

大量的AI/Depin 项目真的去中心化了吗?近期数据也显示 Eigenlayer 的TVL在下降,Restaking 只能用作确保以太坊生态AVS的安全吗?

因此,在热点叙事的下半场,解决关键共性问题的项目,才是亟待挖掘的宝藏。

从这个思路出发,当前市场上,Mind Network 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 既能解决当前大量AI/Depin项目不够去中心化的问题,也能让 Restaking 有更多的用途和价值。

如果说 EigenLayer 作为以太坊生态的再质押解决方案,Mind 则是 AI 领域的再质押方案:

通过更加灵活的使用再质押,加上全同态加密的共识安全解决方案,保障去中心化 AI 网络的代币经济安全和数据安全。

更为重要的是,项目已在23年完成了由币安等知名机构参与的2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目前也与大热的 io.net 和Myshell等新贵AI/Depin项目有深度合作,主网上线和激励活动的预期加持,也令人期待拉满。

不过,对大部分第一次看到这个项目的读者来说, 一边是晦涩难懂的全同态加密,另一边则是追逐收益的Restaking,二者怎么就能结合在一起解决AI项目们的关键问题?

本期内容,让我们走进 Mind Network,了解这个集AI、Restaking和全同态加密等热点叙事于一身的潜力项目。

AI 项目争先屠龙,却因做不到“0信任”渐成恶龙

要搞清楚 Mind Network 具体做啥,先要了解当前的AI项目们遇见了啥问题。

或许,屠龙者渐成恶龙,成为了描述当前加密AI项目的最佳注脚。

从屠龙角度出发,加密AI(或DePIN)项目叙事核心即去中心化,以更去中心化的算力、算法(模型)和数据,来对抗大公司对AI各要素的垄断,破除对大公司权威的信任。

这个叙事虽然正确且天然深得民心,但去中心化后的AI,反而留下更容易成为恶龙的问题:

无法做到在去中心化的环境下,对验证者们的“0信任”。

有点难理解?让我们看看具体的例子。

比如常见的加密AI项目中,大家需要对 AI模型进行去中心化验证/投票,以选出哪个模型更好。

但实际操作时,业务模式往往是由项目中的验证者(节点)选出表现最好的AI模型。你怎么保证它选出来的一定表现最好?

POS机制下“跟着它选”,不等于“选的最好,选的公平”。

同理,在AI代理业务中对表现好的服务进行排名,你怎么保证排名靠前的服务真的效果最好?

至于DePIN场景下,一个任务分配给DePIN中的节点来计算,你怎么保证验证者是公平的将这个任务分配给合适的节点,而不是自己作弊给了熟悉的节点?

这些例子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关键的共性问题 —— 各个去中心化的AI网络中,验证者的决策,反而成为了你必须信任的中心。

于是,你必须信任验证者或网络关键参与者的决策,寄希望于他们不主动作恶或决策正确。

高喊去中心化的项目们,自己却受制于网络内部的信任制约。0信任仍未做到,当前AI叙事并不完美。

面对问题,还需要什么?

显然,我们需要通过某种技术机制和经济设计,最大程度的解决当前各AI项目网络内部对验证/投票/决策等环节关键参与者的信任依赖问题。

而这,也是 Mind Network 的深耕领域和用武之地。

全同态加密圣杯,被 Mind Network 摆在了最合适的位置

Mind Network 最擅长的地方,是被誉为密码学圣杯的全同态加密。

不过上面AI和Depin项目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全同态加密有啥关系?

如果看本质,这类问题都不约而同的指向了对资源的分配、选择和决策上—- 无关技术,而是“人治”。

所有这一切有关人治的地方,人治有作恶空间的前提,是网络参与者彼此都能充分公开了解到已知信息(我知道大户投了,那我也跟投)。

聪明的你肯定已经嗅到了 FHE 的用武之地:

如果信息不再是对所有人已知的呢?

全同态加密(下称FHE),拥有着完美解决上述人治问题的适配度。

FHE 作为密码学追逐的圣杯,V神近期也在发文强调其在Web3领域的作用。在此我们不花大量笔墨解释FHE的原理,你只需要知道它的作用 —- 允许对加密数据执行复杂的计算,而无需解密,从而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即使在分析过程中数据也可以全程保持安全和私密。

但欲捧圣杯,必承其重。

FHE 的加密计算固然好,但资源开销大,将其用在AI模型的训练上,成本极高,不是加密AI项目明智的发力方向。

Mind Network 对于 FHE 的使用,颇有些四两拨千斤的意味,将圣杯捧起到了一个最合适的位置。

即不用FHE做AI模型的训练和参数变更,而是对AI模型在训练好之后的交叉验证、选择、排名,投票等充满”人治“的地方使用,资源开销可控,要解决的问题也非常明确:

AI网络中的参与者如果在不知道彼此选择/投票结果的情况下开展业务,就不会出现”跟随大户、迷信权威节点“的跟投和复制行为,消除了身份影响所带来的决策偏差,让去中心化决策返璞归真,从而识别出真正的好AI模型和AI服务。

于是,让 FHE 做通用计算的路阻力重重,让FHE做去中心化的特定环节—-验证(Validation),自洽且可行。保证验证环节的0信任,来实现加密AI项目的共识安全和真正的去中心化。

而安全的另一头,叫做公平。

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具体的案例,来看看 Mind Network的这种公平,是如何体现在Validation加密化执行上的:

  • 1.AI项目通过 Mind 提供的产品SDK,接入全同态加密的验证服务;
  • 2.同时,AI项目在 Mind 网络上进行注册,以确认项目的身份,Mind 会在目标项目网络/链上生成一个智能合约,用于同步后续操作的变更和执行结果。
  • 3.AI 项目在 Mind 网络上发布需要使用全同态加密进行的验证任务(如哪个AI模型好),FHE 投票服务开始起作用,使得AI项目的验证节点在投票时,互相看不到投票的明文结果,但依然能执行投票流程
  • 4.投票结果及相关数据的变动通过智能合约传到 Mind 自己的链上,并及时同步和记账。
  • 5.上述步骤中,AI项目调用Mind 的服务,会被收取Mind 项目代币充当gas费(代币暂未发布)

道理类似,如果具体到一个DePIN 项目,使用Mind Network 之后也会获得更加公平的资源分配效果,我们不妨以与Mind Network 合作的 IO.net 举例:

  • 1.IO.net 通过 Mind 提供的产品SDK,接入全同态加密的验证服务;
    1. 接入服务后,各持有GPU的节点,具备全同态加密下的共识能力,即当AI算力任务来临时,请求和数据都是加密的,将任务以公平的方式分配给合适的节点成为了可能。

等等,但这和 Restaking 有什么关系

上文所讲的一切似乎都在技术层面,这和资产层面的 Restaking 有什么关系?

Mind Network 提供基于FHE的解决方案,在技术上促成了AI网络的验证安全;但要加入验证,享受这份安全,则与大部分AI/Depin项目的经济网络结构密不可分。

PoS,即权益证明,是大多数加密项目的底层共识逻辑。

那么,如果任何AI项目接受 Mind Network 提供的这样一种更公平的FHE技术支持的AI模型/服务筛选、排序和验证,由于大部分项目的节点,都是通过POS机制来代表投票/验证权,因此该节点下质押资产的大小,与是否有权参与到FHE保障的公平验证息息相关。

Mind Network 在资产层面的关键举措是,以公开的方式来扩大 Staking 和 Restaking 的范围,配合同态加密的方式来保障AI网络中的验证共识。

而参与网络的不同角色,则能够满足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

对AI项目的验证节点而言,增加 Restaking 的量,为能够在 Mind Network 中 开展 FHE 验证任务获取更多机会和投票权。

对一般用户,将自己的LST/LRT资产以委托代理的方式质押给上述节点,以获取APR收益。

这看起来似乎与我们熟悉的 EigenLayer 的 Restaking 有相似之处,本质上殊途同归:

EigenLayer 在用 restaking 保障以太坊生态中不同AVS的安全;Mind Network 则是在用 restaking 保障加密全生态中,不同AI网络的共识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是”全生态”,与 Mind Network 的另一个关键功能密不可分:远程再质押(Remote Restaking )。

因为Remote Staking,无需将自己在不同链上的LRT代币进行跨链,而是可以无差别的将自己不同链上的LRT通过远程质押的方式质押给某个AI网络的验证节点,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参与门槛,也整合了多链格局下的碎片流动性。

广泛的生态建设和扎实的技术实力

Mind Network 当前还有哪些更多的催化剂值得关注?

首先在产品上,测试网已吸引钱包数量65万,发送交易320万笔,完全的主网功能上线或可期待;

其次在生态建设上,由于该产品定位于赋能其他AI项目的平台,能够吸引到多少头部项目的合作至关重要。

目前,Mind Network 为 io.net、Singularity、 Nimble、Myshell、AIOZ等提供了AI网络共识安全服务,为 Chainlink CCIP 提供 FHE Bridge 的解决方案,为 IPFS、Arweave、Greenfield 等提供了AI数据安全存储服务。 —— 头部AI、存储及预言机项目囊括其中,更有成为”金铲子 “的可能。

另外从背景上看,2023年该项目也入选了币安孵化器,并完成了由币安等知名机构参与的2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同时获得以太坊基金会 Fellowship Grant,入选 Chainlink Build Program,并成为 Chainlink 签约的 Channel Partner。

而在技术实力上,除了自身团队吸纳了专业对口的AI、安全、密码学的顶尖校企的教授和博士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就是与行业内顶级全同态加密研究公司的合作。

今年2月,Mind Network 官宣与当前全同态加密研究领域的顶尖开源加密公司ZAMA进行合作,后者已经完成了由 Multicoin 和 Protocol Labs 领投的7300万美金的A轮融资;

而最近,双方合作进一步扩大,共同推出全新的Hybrid FHE(混合式全同态加密)AI网络,推动AI算法在加密数据上的应用,对项目本身来说无疑叠加了技术上的另一层利好。

据接近消息人士透露,Mind Network 在与 ZAMA的合作中选择使用了ZAMA最底层的技术库来进行自己的技术研发,而这一举措实际上也显示了 Mind 的懂行之处:

全同态加密资源开销极大,底层库在最大化保障能力输出时,不至于拖累性能。

此外,除了用更好的技术赋能自己,Mind Network 也在将自己的能力做输出来帮助加密生态变得更好。

5月,项目也与 Chainlink 达成了合作,推出基于跨链互操作性协议 (CCIP) 构建的首个全同态加密 (FHE) 接口。此举不仅增强了跨链通信和交易的安全性,而且还实现了更值得信赖和以用户为中心的 Web3 生态系统。

截止发稿时统计,Mind Network 已经与不同生态和赛道中的多个头部项目达成合作;考虑到赋能其他项目的定位,或许可以期待后续的“金铲子”效应。

结语

当全同态加密遇见Restaking,今年加密主流叙事的下半场或许Mind Network会成为新的推动力。

全同态加密做媒,触达大量加密AI项目的业务优化,为去中心化AI项目真正的”去中心化“和0信任提供支持;Restaking 铺路,进一步吸收不同链上的流动性,项目TVL的快速高企也可以预见。

不可否认,全同态加密圣杯吸引着市场对新故事的注意力,Restaking 则吸引着市场的流动性,当AI项目们的共识安全变得触手可及,注意力和流动性的集中,必然可以期待项目后续的发展。

Mind network这样,通过自身技术将正确的叙事(AI,Restaking) 打磨的更加完美,又何尝不是主流叙事下半场里,一种更加温和的颠覆?

声明:

  1. 本文转载自[Techflow深潮],著作权归属原作者[深潮 TechFlow],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Gate Learn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2.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Gate Learn团队翻译,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况下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深入 Mind Network :当全同态加密遇见 Restaking,加密 AI 项目的共识安全触手可及

中级6/12/2024, 9:18:16 AM
Mind 是 AI 领域的再质押方案,通过更灵活的使用再质押,加上全同态加密的共识安全解决方案,保障去中心化 AI 网络的代币经济安全和数据安全。如果说 EigenLayer 在以 restaking 保障以太坊生态中不同 AVS 的安全,Mind Network 则是在用 restaking 保障加密全生态中,不同 AI 网络的共识安全。

AI 和 Restaking ,是大家公认的伴随这轮牛市周期的头部叙事。

前者已跑出各类AI明星项目,后者以 EigenLayer 为核心衍生出多个LRT项目,各类赚积分玩法不断涌现。

不过,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是,这两大叙事似乎已经进入了中场休息阶段,赛道中项目虽然变多但日益同质化,从0到1的创新故事变得更加难以寻觅。

同时,当 AI 和 Restaking 变成一种“叙事正确”,这种“正确”并不意味着“完美”:

大量的AI/Depin 项目真的去中心化了吗?近期数据也显示 Eigenlayer 的TVL在下降,Restaking 只能用作确保以太坊生态AVS的安全吗?

因此,在热点叙事的下半场,解决关键共性问题的项目,才是亟待挖掘的宝藏。

从这个思路出发,当前市场上,Mind Network 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 既能解决当前大量AI/Depin项目不够去中心化的问题,也能让 Restaking 有更多的用途和价值。

如果说 EigenLayer 作为以太坊生态的再质押解决方案,Mind 则是 AI 领域的再质押方案:

通过更加灵活的使用再质押,加上全同态加密的共识安全解决方案,保障去中心化 AI 网络的代币经济安全和数据安全。

更为重要的是,项目已在23年完成了由币安等知名机构参与的2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目前也与大热的 io.net 和Myshell等新贵AI/Depin项目有深度合作,主网上线和激励活动的预期加持,也令人期待拉满。

不过,对大部分第一次看到这个项目的读者来说, 一边是晦涩难懂的全同态加密,另一边则是追逐收益的Restaking,二者怎么就能结合在一起解决AI项目们的关键问题?

本期内容,让我们走进 Mind Network,了解这个集AI、Restaking和全同态加密等热点叙事于一身的潜力项目。

AI 项目争先屠龙,却因做不到“0信任”渐成恶龙

要搞清楚 Mind Network 具体做啥,先要了解当前的AI项目们遇见了啥问题。

或许,屠龙者渐成恶龙,成为了描述当前加密AI项目的最佳注脚。

从屠龙角度出发,加密AI(或DePIN)项目叙事核心即去中心化,以更去中心化的算力、算法(模型)和数据,来对抗大公司对AI各要素的垄断,破除对大公司权威的信任。

这个叙事虽然正确且天然深得民心,但去中心化后的AI,反而留下更容易成为恶龙的问题:

无法做到在去中心化的环境下,对验证者们的“0信任”。

有点难理解?让我们看看具体的例子。

比如常见的加密AI项目中,大家需要对 AI模型进行去中心化验证/投票,以选出哪个模型更好。

但实际操作时,业务模式往往是由项目中的验证者(节点)选出表现最好的AI模型。你怎么保证它选出来的一定表现最好?

POS机制下“跟着它选”,不等于“选的最好,选的公平”。

同理,在AI代理业务中对表现好的服务进行排名,你怎么保证排名靠前的服务真的效果最好?

至于DePIN场景下,一个任务分配给DePIN中的节点来计算,你怎么保证验证者是公平的将这个任务分配给合适的节点,而不是自己作弊给了熟悉的节点?

这些例子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关键的共性问题 —— 各个去中心化的AI网络中,验证者的决策,反而成为了你必须信任的中心。

于是,你必须信任验证者或网络关键参与者的决策,寄希望于他们不主动作恶或决策正确。

高喊去中心化的项目们,自己却受制于网络内部的信任制约。0信任仍未做到,当前AI叙事并不完美。

面对问题,还需要什么?

显然,我们需要通过某种技术机制和经济设计,最大程度的解决当前各AI项目网络内部对验证/投票/决策等环节关键参与者的信任依赖问题。

而这,也是 Mind Network 的深耕领域和用武之地。

全同态加密圣杯,被 Mind Network 摆在了最合适的位置

Mind Network 最擅长的地方,是被誉为密码学圣杯的全同态加密。

不过上面AI和Depin项目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全同态加密有啥关系?

如果看本质,这类问题都不约而同的指向了对资源的分配、选择和决策上—- 无关技术,而是“人治”。

所有这一切有关人治的地方,人治有作恶空间的前提,是网络参与者彼此都能充分公开了解到已知信息(我知道大户投了,那我也跟投)。

聪明的你肯定已经嗅到了 FHE 的用武之地:

如果信息不再是对所有人已知的呢?

全同态加密(下称FHE),拥有着完美解决上述人治问题的适配度。

FHE 作为密码学追逐的圣杯,V神近期也在发文强调其在Web3领域的作用。在此我们不花大量笔墨解释FHE的原理,你只需要知道它的作用 —- 允许对加密数据执行复杂的计算,而无需解密,从而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即使在分析过程中数据也可以全程保持安全和私密。

但欲捧圣杯,必承其重。

FHE 的加密计算固然好,但资源开销大,将其用在AI模型的训练上,成本极高,不是加密AI项目明智的发力方向。

Mind Network 对于 FHE 的使用,颇有些四两拨千斤的意味,将圣杯捧起到了一个最合适的位置。

即不用FHE做AI模型的训练和参数变更,而是对AI模型在训练好之后的交叉验证、选择、排名,投票等充满”人治“的地方使用,资源开销可控,要解决的问题也非常明确:

AI网络中的参与者如果在不知道彼此选择/投票结果的情况下开展业务,就不会出现”跟随大户、迷信权威节点“的跟投和复制行为,消除了身份影响所带来的决策偏差,让去中心化决策返璞归真,从而识别出真正的好AI模型和AI服务。

于是,让 FHE 做通用计算的路阻力重重,让FHE做去中心化的特定环节—-验证(Validation),自洽且可行。保证验证环节的0信任,来实现加密AI项目的共识安全和真正的去中心化。

而安全的另一头,叫做公平。

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具体的案例,来看看 Mind Network的这种公平,是如何体现在Validation加密化执行上的:

  • 1.AI项目通过 Mind 提供的产品SDK,接入全同态加密的验证服务;
  • 2.同时,AI项目在 Mind 网络上进行注册,以确认项目的身份,Mind 会在目标项目网络/链上生成一个智能合约,用于同步后续操作的变更和执行结果。
  • 3.AI 项目在 Mind 网络上发布需要使用全同态加密进行的验证任务(如哪个AI模型好),FHE 投票服务开始起作用,使得AI项目的验证节点在投票时,互相看不到投票的明文结果,但依然能执行投票流程
  • 4.投票结果及相关数据的变动通过智能合约传到 Mind 自己的链上,并及时同步和记账。
  • 5.上述步骤中,AI项目调用Mind 的服务,会被收取Mind 项目代币充当gas费(代币暂未发布)

道理类似,如果具体到一个DePIN 项目,使用Mind Network 之后也会获得更加公平的资源分配效果,我们不妨以与Mind Network 合作的 IO.net 举例:

  • 1.IO.net 通过 Mind 提供的产品SDK,接入全同态加密的验证服务;
    1. 接入服务后,各持有GPU的节点,具备全同态加密下的共识能力,即当AI算力任务来临时,请求和数据都是加密的,将任务以公平的方式分配给合适的节点成为了可能。

等等,但这和 Restaking 有什么关系

上文所讲的一切似乎都在技术层面,这和资产层面的 Restaking 有什么关系?

Mind Network 提供基于FHE的解决方案,在技术上促成了AI网络的验证安全;但要加入验证,享受这份安全,则与大部分AI/Depin项目的经济网络结构密不可分。

PoS,即权益证明,是大多数加密项目的底层共识逻辑。

那么,如果任何AI项目接受 Mind Network 提供的这样一种更公平的FHE技术支持的AI模型/服务筛选、排序和验证,由于大部分项目的节点,都是通过POS机制来代表投票/验证权,因此该节点下质押资产的大小,与是否有权参与到FHE保障的公平验证息息相关。

Mind Network 在资产层面的关键举措是,以公开的方式来扩大 Staking 和 Restaking 的范围,配合同态加密的方式来保障AI网络中的验证共识。

而参与网络的不同角色,则能够满足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

对AI项目的验证节点而言,增加 Restaking 的量,为能够在 Mind Network 中 开展 FHE 验证任务获取更多机会和投票权。

对一般用户,将自己的LST/LRT资产以委托代理的方式质押给上述节点,以获取APR收益。

这看起来似乎与我们熟悉的 EigenLayer 的 Restaking 有相似之处,本质上殊途同归:

EigenLayer 在用 restaking 保障以太坊生态中不同AVS的安全;Mind Network 则是在用 restaking 保障加密全生态中,不同AI网络的共识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是”全生态”,与 Mind Network 的另一个关键功能密不可分:远程再质押(Remote Restaking )。

因为Remote Staking,无需将自己在不同链上的LRT代币进行跨链,而是可以无差别的将自己不同链上的LRT通过远程质押的方式质押给某个AI网络的验证节点,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参与门槛,也整合了多链格局下的碎片流动性。

广泛的生态建设和扎实的技术实力

Mind Network 当前还有哪些更多的催化剂值得关注?

首先在产品上,测试网已吸引钱包数量65万,发送交易320万笔,完全的主网功能上线或可期待;

其次在生态建设上,由于该产品定位于赋能其他AI项目的平台,能够吸引到多少头部项目的合作至关重要。

目前,Mind Network 为 io.net、Singularity、 Nimble、Myshell、AIOZ等提供了AI网络共识安全服务,为 Chainlink CCIP 提供 FHE Bridge 的解决方案,为 IPFS、Arweave、Greenfield 等提供了AI数据安全存储服务。 —— 头部AI、存储及预言机项目囊括其中,更有成为”金铲子 “的可能。

另外从背景上看,2023年该项目也入选了币安孵化器,并完成了由币安等知名机构参与的2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同时获得以太坊基金会 Fellowship Grant,入选 Chainlink Build Program,并成为 Chainlink 签约的 Channel Partner。

而在技术实力上,除了自身团队吸纳了专业对口的AI、安全、密码学的顶尖校企的教授和博士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就是与行业内顶级全同态加密研究公司的合作。

今年2月,Mind Network 官宣与当前全同态加密研究领域的顶尖开源加密公司ZAMA进行合作,后者已经完成了由 Multicoin 和 Protocol Labs 领投的7300万美金的A轮融资;

而最近,双方合作进一步扩大,共同推出全新的Hybrid FHE(混合式全同态加密)AI网络,推动AI算法在加密数据上的应用,对项目本身来说无疑叠加了技术上的另一层利好。

据接近消息人士透露,Mind Network 在与 ZAMA的合作中选择使用了ZAMA最底层的技术库来进行自己的技术研发,而这一举措实际上也显示了 Mind 的懂行之处:

全同态加密资源开销极大,底层库在最大化保障能力输出时,不至于拖累性能。

此外,除了用更好的技术赋能自己,Mind Network 也在将自己的能力做输出来帮助加密生态变得更好。

5月,项目也与 Chainlink 达成了合作,推出基于跨链互操作性协议 (CCIP) 构建的首个全同态加密 (FHE) 接口。此举不仅增强了跨链通信和交易的安全性,而且还实现了更值得信赖和以用户为中心的 Web3 生态系统。

截止发稿时统计,Mind Network 已经与不同生态和赛道中的多个头部项目达成合作;考虑到赋能其他项目的定位,或许可以期待后续的“金铲子”效应。

结语

当全同态加密遇见Restaking,今年加密主流叙事的下半场或许Mind Network会成为新的推动力。

全同态加密做媒,触达大量加密AI项目的业务优化,为去中心化AI项目真正的”去中心化“和0信任提供支持;Restaking 铺路,进一步吸收不同链上的流动性,项目TVL的快速高企也可以预见。

不可否认,全同态加密圣杯吸引着市场对新故事的注意力,Restaking 则吸引着市场的流动性,当AI项目们的共识安全变得触手可及,注意力和流动性的集中,必然可以期待项目后续的发展。

Mind network这样,通过自身技术将正确的叙事(AI,Restaking) 打磨的更加完美,又何尝不是主流叙事下半场里,一种更加温和的颠覆?

声明:

  1. 本文转载自[Techflow深潮],著作权归属原作者[深潮 TechFlow],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Gate Learn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2.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Gate Learn团队翻译,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况下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Comece agora
Registe-se e ganhe um cupão de
100 USD
!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io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