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機構級以太坊權益質押:行業領袖的調查

進階1/9/2025, 8:37:55 AM
本研究報告全面分析了機構代幣持有者的權益質押行為,特別關注以太坊生態系統。我們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揭示機構權益質押的現狀,探討市場參與者面臨的動機和障礙。

要点

  • 69.2%的受訪者目前進行以太坊(ETH)的權益質押,其中78.8%為投資公司或資產管理公司。這表明機構參與以太坊的權益質押已達致關鍵質量,這是由於收益生成和網絡安全貢獻所驅動​​。
  • 大约60.6%的受访者使用第三方权益质押平台,更倾向于大型综合平台。这些平台可以减轻个人权益质押所面临的资本效率低和技术复杂性等挑战。
  • LST 因其提高資本效率的能力而越來越受歡迎,使質押的 ETH 保持流動性並可用於 DeFi 策略。52.6%的受訪者持有LST,75.7%的受訪者願意通過去中心化協定質押ETH。
  • 分散式驗證器 (DV) 由於增強的安全性和容錯能力,在機構參與者中越來越受歡迎。超過61%的受訪者表示願意為DV提供的安全福利支付溢價。

訂閱 0xResearch 時事通訊

訂閱

介紹

隨著加密貨幣行業的不斷成熟,權益質押已成為機構投資者獲得收益和為網絡安全做出貢獻的主要途徑。然而,機構投資者的權益質押風景仍然複雜。

本研究報告全面分析了機構代幣持有者的權益質押行為,特別聚焦於以太坊生態系統。我們的主要研究旨在揭示機構權益質押的當前狀況,探討市場參與者面臨的動機和障礙。通過收集來自交易所、托管人、投資公司、資產管理人、錢包提供者和銀行等多樣化的機構權益質押者的調查數據,我們旨在為分散式驗證者和多驗證者模型的市場提供有價值的洞察,以便新進入者和成熟者更廣泛地了解這個快速增長的領域的細微差異。

該調查包含58個問題,涵蓋了以太坊權益質押的各個方面,包括流動權益質押代幣(LSTs)和相關主題。我們使用了多種問題格式,包括多選,李克特量表和開放式問題,並提供選項讓一些問題留空。受訪者中:

  • 大多數受訪者(69.2%)目前質押以太坊。
  • 大多數是機構參與者:
    • 78.8% 的投資公司或資產管理公司
      • 在這個群體中,約有75%的公司或基金專注於加密資產的投資
    • 9.1% 托管人
    • 9.1% 交易所或錢包提供者
    • 12.1% 區塊鏈網絡/協議
    • 4.2%市場做市商或交易公司
    • 0.8% 其他
  • 關於權益質押經濟學展現了廣泛的知識,但一般來說對權益質押概念及相關風險有很高的自我報告理解。
  • 受訪者和節點操作者地理多樣性:雖然沒有提供具體的位置,但許多受訪者都強調了節點操作者地理多樣化的重要性。

當前以太坊權益質押景觀

自从以太坊网络升级为权益证明(PoS)并进行了名为“合并”的事件以来,ETH权益质押领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持续看到验证者数量和总ETH质押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目前,链上几乎有110万个验证者质押了3480万ETH。

在合并之后,早期的ETH股份被锁定,以确保平稳过渡到PoS。网络参与者只有在2023年4月的上海和卡佩拉升级(被称为Shapella)之后才能自由提取他们的ETH。在短暂的初始提款期之后,网络出现了持续的正向净ETH质押流入。这表明对质押ETH有很强的需求。

今天,總共28.9%的ETH供應已經進行了權益質押,創造了一個價值超過1150億美元的強大質押生態系統。這使得以太坊成為了質押價值最高的網絡,同時也具有最大的增長空間。

隨著用戶追求參與網絡驗證所帶來的獎勵,權益質押生態系統不斷增長。根據Obol和Alluvial的CEO Collin Myers和Mara Schmiedt在早期的一份名為“ ”的白皮書中解釋的,年化實際發行收益率是動態的,隨著質押的ETH數量增加而下降。互聯網債券”.

權益質押獎勵率通常為3%左右,儘管驗證者可以通過優先交易費用獲得額外獎勵,在網絡活動繁忙時,優先交易費用會增加。

為了獲得這些獎勵,可以將ETH作為獨立驗證者進行質押,或將自己的ETH委托給第三方權益質押提供者。

單獨的權益質押者必須存入至少32 ETH 才能參與網絡驗證。 這個數字是為了平衡安全性、去中心化和網絡效率而選擇的。 目前,網絡中約有18.7% 的權益質押者是單獨的。 請注意,未確認的權益質押者被認為是單獨的權益質押者。

隨著時間的推移,獨立權益質押的激勵因為幾個原因而減少。首先,很少有人能夠負擔32 ETH,同時具備運行獨立驗證器的技術能力,限制了網絡驗證過程中的廣泛獨立參與。

另一個關鍵原因是,質押的以太幣(ETH)資本效率低下。一旦鎖定在權益質押中,以太幣(ETH)就不能再用於DeFi生態系統中的其他金融活動。這意味著不能再向各種DeFi基礎設施提供流動性,也不能以ETH作為抵押品進行貸款。對於獨立質押者來說,這代表著機會成本,他們還必須考慮到質押的以太幣(ETH)的動態網絡獎勵率,以確保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風險調整后的收益潛力。

這兩個問題導致了第三方權益質押平台的崛起,這些平台絕大多數由中心化交易所和流動權益質押協議主導。

權益質押平台為以太坊持有者提供了將其以太幣委托給其他驗證者代為進行權益質押的機會,並收取費用。儘管這樣做存在一些權衡之處,但它已迅速成為大多數網絡參與者的首選方法。

來源: Endgame 權益質押經濟學

調查受訪者證實了這一說法:

  • 69.2%的調查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公司目前質押以太坊。
  • 60.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使用第三方權益質押平台。
  • 48.6% 偏好與一個集成平台(Coinbase、Binance、Kiln 等)進行 ETH 的權益質押

調查受訪者表示選擇權益質押提供者的主要原因如下:

  • 聲譽
  • 支持的網絡範圍
  • 價格
  • 簡單的入職程序
  • 競爭成本
  • 專業知識和可擴展性

最後,可以看到調查受訪者投資組合中分配給ETH或抵押ETH的百分比如下:

Liquid Staking Protocols

過去幾年來,第三方權益質押平台的市場急劇增長,以應對獨立權益質押所帶來的挑戰。其中很大一部分增長是由於流動權益質押的技術突破所推動的。

Liquid Staking液態權益質押是一種基於智能合約的協議,接收用戶的ETH進行權益質押,並返回給用戶一個液態權益質押代幣(LST)作為其權益質押ETH的收據。LST代表了底層資產(ETH),是可互換的,並且通常會自主地獲得權益質押獎勵,為用戶提供了一種無摩擦的收益捕獲方式。用戶可以隨時兌換他們的LST為本地ETH,但由於可能存在提款延遲,因此需要注意。以太坊 PoS 提款限制在坎昆/天鵝座升級中實施。Liquid Collective提供廣泛的文件環繞存款和贖回緩衝區,以確保平滑的用戶體驗。

存款和贖回系統架構 - 來源: Liquid Collective

流動質押協議通常由在鏈上部署的代碼和通過DAO治理選擇的分散式專業驗證者組成。驗證者可以根據各種優先順序進行選擇,包括技術能力,安全實踐,聲譽,地理多樣性或硬件多樣性。用戶的ETH存款被匯集起來,然後分散到驗證者集合中,以減少削減風險和中心化。

由於它們的受歡迎程度,許多在鏈上生態系統中的 DeFi 應用程序已經採用了流動權益質押代幣,進一步增強了它們的實用性和流動性。例如,許多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已經採用了 LST,使持有人可以立即存取其 LST 的流動性或將其與其他代幣進行交換。

DEX整合是一個重要的發展,因為提領延遲。盡管用戶可以隨時免費兌換他們的LST為ETH,但在市場壓力或對流動性需求高的時候,由於贖回隊列,LST ETH的價格可能會偏離ETH價格。尋求即時流動性並願意以折扣價格在DEX上交換他們的LST以驅使這種偏離。隨著這一點,提款隊列在穩態條件下通常是較低的。

一旦 LST 具有大量流動性,預計其價格將普遍與 ETH 挂鉤,它就可以被 DeFi 貨幣市場採用,進一步提高其效用。領先的DeFi貨幣市場,包括Aave和Sky(以前的MakerDAO),已經集成了LST,使用戶能夠借入其他資產,而無需出售其質押的ETH。這實現了更高的收益率,因為使用者可以複合乙太坊 PoS 獎勵,同時從部署在 DeFi 策略中的 LST 中獲得額外的收益。

最終,LSTs改善了對以太坊權益質押的存取,最大化了資本效率,並啟用了新形式的產生收益的策略。

受訪者對LST持肯定態度。

  • 52.6%的受訪者持有LSTs。
  • 75.7% 的受訪者願意在去中心化協議上進行以太坊的權益質押。

最後,我們問了受訪者他們的公司如何使用LSTs。

先進的權益質押技術

分散式驗證者 (DVs)

目前,流動權益質押協議已經找到了產品市場適配度,在其當前形式下吸引了零售投資者、DeFi用戶和加密原生基金。然而,為了吸引大量機構資本流入,它們可能需要實施分佈式驗證者(DVs)。

由Obol開創,DVs增強權益質押網絡的安全性、容錯能力和去中心化。Obol 希望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傳統權益質押配置中與中心化故障點相關的固有風險。例如,如果驗證節點因硬件故障或客戶端錯誤而脫機,它將開始累積脫機懲罰。此外,驗證器密鑰有可能被重複複製並同時運行在兩個節點上,這會造成交易的「雙重簽名」風險,導致減持懲罰。這對需要最大安全性和委託 ETH 權益的機構參與者構成重大風險。

單節點驗證器創建一個多樣性問題和風險:

  • 單節點驗證器在機器故障時沒有保護
  • 難以有效地使用主被動設置(用於冗餘)。配置錯誤、軟件錯誤或缺乏監控可能導致來自同一驗證器密鑰的同時證明,進而導致懲罰事件。
  • 驗證人擁有可被破解的熱鍵。
  • 驗證者基礎設施存在規模經濟,導致用戶中心化和相關風險。

Obol 分散式驗證器通過多節點驗證實現信任最小化質押來解決這些問題。通過將驗證者職責分散到節點集群(即所謂的分散式驗證器)上,這種設置使“單個”驗證器即使在分散式集群中的節點出現故障時也能保持運行。具體來說,只要集群中三分之二的節點正常運行,驗證器就會保持運行。DV 還在同一驗證器中實現用戶端軟體、硬體和地理多樣性,因為每個節點都可以運行唯一的硬體和軟體堆疊。單個驗證者以及更大的網路本身可以在這些中心化向量中的每一個中高度多樣化。

Obol DV架構 - 來源: Obol(DV Labs)

受訪者對DV非常持肯定態度。

  • 65.8% 的受訪者對 DVs 比較熟悉。
  • 61.1%的人願意為專門功能支付高價,例如增強的安全性/正常運行時間、去中心化和容錯能力。

整體而言,對 DVs 的了解程度很高,只有 2.6% 的人表示他們對這項技術一點都不熟悉:

0%的受訪者認為DV對他們的權益質押操作非常危險,有5.6%的人表示這一點根本不危險。

這些回應加強了這樣一個論點:機構資本配置者偏好將DV視為權益質押的最佳選擇。

再次權益質押

除了 DVs 外,重新質押是另一個重要的技術解鎖,為權益質押者創造了新的收入來源。 重新質押使驗證者能夠使用他們抵押的 ETH 或 LST 同時為多個協議提供安全性,潛在地捕獲額外收益。

不過,這並非沒有額外的風險。重置資產用於同時保護多個協定,其中單個惡意行為或操作故障實例可能導致驗證者的處罰和損失。重質押介紹其他風險包括權益質押的集中、協議級漏洞和網絡不穩定性。

EigenLayer added支持用於Liquid Collectives LsETH。這將使LsETH持有者能夠通過持有LsETH來賺取EigenLayer協議的手續費和獎勵,同時還可以通過持有LsETH來獲得ETH網絡獎勵。

Symbiotic also added 支援對於LsETH持有人來說,現在他們有可能從共生協議中獲得額外的協議費用和獎勵,同時只需持有LsETH就可以獲得ETH網絡獎勵。

調查受訪者表示,他們對重新質押持有一般的看法,對風險有很好的理解。

  • 55.3%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重新抵押以太坊(ETH)感興趣。
  • 74.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了解再抵押的風險。

有鑑於此,受訪者表示他們一般認為再抵押是有風險的。

我們的調查顯示,55.9%的受訪者有興趣重新質押ETH,44.1%的受訪者沒有興趣。考慮到82.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了解重新質押的風險,這表明有利於重新質押的趨勢。話雖如此,分配略微偏向將重新質押視為內在風險的觀點。

去中心化和網絡健康

LST 由於幾個因素而展現出贏家通吃的市場特徵,這些因素創造了強大的網絡效應。隨著 LST 的增長,它們提供了更好的流動性、更低的手續費,以及與 DeFi 協議更多的整合。這種增加的採用導致了更深的流動性池,使該代幣在交易和其他 DeFi 應用中更具吸引力。大型的 LST 也受益於規模經濟:它們吸引更多的運營商,因為它們產生更多的費用。反過來,這增強了安全性,因為有更多的運營商可以分配股份。Lido 和 Coinbase 鎖定了超過總 ETH 的 40%。

大型LSTs也可以從更好的品牌塑造中受益,因為這對調查受訪者來說是一個重要因素。

該調查進一步證實了第三方權益質押平台的集中情況:超過一半的受訪者持有stETH。

這種動態導致權益質押的力量集中在少數LST(權益質押者)或中心化交易所手中,在某些情況下,大型權益質押池通常依賴有限數量的節點運營商。這種集中化不僅違背了以太坊的核心原則,而且還給網絡的共識機制引入了安全漏洞和審查攻擊向量。

調查受訪者絕大多數表示,他們對中央集權問題感到擔憂,78.4%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驗證器中央集權感到擔憂,普遍認為節點運營者的地理位置在選擇第三方權益質押平台時很重要。調查表明,市場可能正在尋找比當前市場領導者更為去中心化的替代方案。

托管和運營實踐

大多數受訪者(60%)使用合格的保管人來保管他們的以太坊。硬體錢包也很受歡迎,有50%的受訪者使用它們。中心化交易所(23.33%)和軟體錢包(20%)不常用於保管目的。

受訪者普遍表示對節點操作非常熟悉,大多數(65.8%)表示同意或強烈同意他們對節點操作很熟悉,13%持中立態度,21%表示不同意或強烈不同意。

對於客戶多樣性或使用不同的軟體實現來運行以太坊驗證器以減少單一故障點、維持分散化並優化整體網絡性能,一般存在著較高的認識水平。50% 的調查受訪者表示他們熟悉這個概念,31.6% 強烈同意。只有 2.6% 不熟悉客戶多樣性。總體而言,這表明81.58% 的受訪者對客戶多樣性的概念很熟悉。

受訪者高度重視流動性。在1-10的評分中(10為最重要),對於流動性的重要性平均評分為8.5,僅次於保護資產免受損失(9.4):顯然,對於以太坊權益質押生態系統中的許多機構參與者而言,流動性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此外,67%的受訪者表示,在考慮LST時,來自各方的流動性均非常重要,流動性場所主要傾向於Curve、Uniswap、Balancer和PancakeSwap等去中心化交易所,以及DEX聚合器(Matcha)或鏈上交換平台(Curve、Uniswap、Cowswap)。

最後,受訪者對於在市場波動條件下提取抵押的以太幣表現出了中等到高度的信心,這表明大多數(60.5%)的受訪者對自己在波動期間提取資金的能力感到自信,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21.1%)有疑慮。這些信心水平表明,雖然大多數人對自己提取資金的能力感到安全,但仍有相當大一部分人對在市場動盪條件下提款流程的安全性持有懷疑態度。

風險管理與安全

機構在權益質押以太坊時面臨幾個風險:

  • Slashing:當出現錯誤的證明、不正確的區塊提議或雙重簽署時,可能會發生懲罰事件。結果,驗證者可能會因違反協議規則而損失部分押注的以太幣,並且權益質押機構可能會遭受重大的財務損失。驗證者停機或閒置也會產生罰款。儘管懲罰是對惡意行為的不可逆轉的後果,停機罰款通常較小且可恢復。
  • 流動性:應該鎖定抵押的以太幣還是LST缺乏深度流動性,機構可能難以快速退出大頭寸。此外,以太幣和LST之間市場匯率脫鉤也可能導致損失。我們受訪者中有71.9%對所有可用來源的流動性表示關注。
  • 監管不確定性:由於全球的監管環境仍在不斷演變,機構應該密切關注監管機構對權益質押獎勵的分類、運營驗證者基礎設施的合規要求以及權益質押收入的稅務影響等方面的持續發展。超過一半(58.9%)的人因缺乏監管明確性而毫不猶豫地進行權益質押,但也有17.7%的人持觀望態度。

同樣,55.9% 的人沒有參與流動權益質押協議,原因是缺乏監管的明確性,有20% 的人在猶豫。

整體而言,39.4%的受訪者表示規定影響了他們對ETH權益質押提供者的選擇,其中24.3%的人強烈同意他們沒有將規定納入ETH權益質押提供者的選擇中。可能是由於權益質押的監管環境仍在發展之中,所以機構們更關注他們認為更為關鍵的其他運營風險。

  • 運營:超過90%的受訪者對ETH權益質押提領流程非常熟悉或有一定程度的瞭解,這凸顯出如果提領受限,機構對提領流程的認識落後可能導致LST價格差異擴大。然而,我們的受訪者對於在波動的權益質押條件下提領押注的能力信心分裂,幾乎均勢地分為有信心、中立和沒有信心。

根據我們的調查,規模化運行驗證器基礎設施需要高的正常運行時間和性能,保護私鑰,並修補軟體漏洞。操作挑戰仍然是受訪者關注的焦點,以及使用各種指標監控權益質押活動,其中以年利率和驗證器正常運行時間為主,其次是支付的總獎勵、鑑證率和流動性。

*由於專有和監管考慮,一些調查受訪者選擇不參與此問題。

被調查的機構最常引用的工具是由專有風險管理系統生產的內部建立的監控工具、權益質押提供者提供的報告和儀表板,以及 Dune,用於監控權益質押操作。

*由於專有和監管考慮,許多受訪者選擇不參與此問題

此外,受訪者在實現高於平均權益質押回報與達到基準之間的重要性上存在分歧。

受訪者池在是否參與 LSTs 的決定上仍然存在分歧,有 44.4% 的人提到了監管和合規方面的擔憂。

幾家資產管理公司提到持有LST的保管問題以及風險和認知努力與獎勵之間的不平衡。 一位受訪者提到:“我們持有PoS代幣,但我們不夠老練。 我們不知道從何著手處理/思考權益質押、收益等問題。 我們的團隊很小。 我們希望以獲得監管批准的方式進行,同時也限制風險。” 另一位受訪者表示“LST不是權益質押。 它們是假扮成權益質押的DeFi。”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所調查的銀行提到,將客戶所擁有的以太坊權益質押在他們的保管中,將影響對客戶和監管機構的披露,並引入了源自LST流動性或其缺乏的資本影響和運營風險的新要求。

關鍵趨勢和見解

我們從調查的綜合結果中得出了幾個重要結論。我們的數據強調了流動性和監管清晰度對以太坊權益質押中機構參與的重要性,但有相當比例的人仍然持慎重態度。總的來說,報告的發現說明了對機構以太坊權益質押增長來說,市場條件的演變對企業來說是一個複雜但有潛力的景觀。

  • 機構正在積極參與以太坊權益質押,但參與程度和方法各不相同。
  • 越來越多的人對像DV和重新質押這樣的先進權益質押技術表現出了興趣,盡管存在相應的風險。
  • 去中心化仍然是一個重要關注點,影響著供應商的選擇。
  • 流動性對機構權益質押者至關重要,影響他們對LST和權益質押方法的選擇。
  • 監管不確定性導致了分歧的態度,一些機構謹慎前進,而其他機構則較不擔心。
  • 機構參與者對於權益質押的操作方面和風險具有很高的認識。

儘管以太坊權益質押、流動權益質押代幣(LSTs)和再質押存在風險和挑戰,但這些技術為機構投資者提供了吸引人的機會,因為它們提供了收益生成機會:以太坊權益質押在傳統固定收益投資往往提供低回報的市場中,提供了相對穩定和可預測的收益。目前的年化獎勵率接近3-4%用於ETH權益質押,參與者還可以從優先手續費中獲得額外獎勵。此外,LSTs可以通過允許使用權益質押的ETH在DeFi應用中使用,提高資本效率,使機構在同時利用其資產獲得額外收益機會的同時獲得權益質押獎勵。

总体而言,在DeFi协议中LST的日益普及为新的市场机会创造了条件。39.3%的受访者讨论了他们在DeFi应用中使用LST的情况,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可能会增加这些代币的流动性和实用性。虽然监管方面的担忧仍然存在,但对权益质押的监管环境的舒适度似乎在增加。

最後,參與質押使機構投資者與乙太坊網路的長期成功保持一致,有可能在區塊鏈生態系統中提供財務回報和戰略定位。雖然挑戰依然存在,但質押、LST和重押的潛在好處似乎超過了許多機構的風險。隨著生態系統的成熟和ETH質押比例的顯著增加,這些技術可能會成為機構加密策略中越來越有吸引力的組成部分。

免责声明:

  1. 本文轉載自 [blockworksresearch],所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Tricia Lin丹尼爾·夏皮羅]. 如對此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學習團隊會及時處理。
  2. 本文中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和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由 Gate 學習團隊負責將文章翻譯成其他語言。未經許可,禁止複製、分發或剽竊翻譯後的文章。

解鎖機構級以太坊權益質押:行業領袖的調查

進階1/9/2025, 8:37:55 AM
本研究報告全面分析了機構代幣持有者的權益質押行為,特別關注以太坊生態系統。我們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揭示機構權益質押的現狀,探討市場參與者面臨的動機和障礙。

要点

  • 69.2%的受訪者目前進行以太坊(ETH)的權益質押,其中78.8%為投資公司或資產管理公司。這表明機構參與以太坊的權益質押已達致關鍵質量,這是由於收益生成和網絡安全貢獻所驅動​​。
  • 大约60.6%的受访者使用第三方权益质押平台,更倾向于大型综合平台。这些平台可以减轻个人权益质押所面临的资本效率低和技术复杂性等挑战。
  • LST 因其提高資本效率的能力而越來越受歡迎,使質押的 ETH 保持流動性並可用於 DeFi 策略。52.6%的受訪者持有LST,75.7%的受訪者願意通過去中心化協定質押ETH。
  • 分散式驗證器 (DV) 由於增強的安全性和容錯能力,在機構參與者中越來越受歡迎。超過61%的受訪者表示願意為DV提供的安全福利支付溢價。

訂閱 0xResearch 時事通訊

訂閱

介紹

隨著加密貨幣行業的不斷成熟,權益質押已成為機構投資者獲得收益和為網絡安全做出貢獻的主要途徑。然而,機構投資者的權益質押風景仍然複雜。

本研究報告全面分析了機構代幣持有者的權益質押行為,特別聚焦於以太坊生態系統。我們的主要研究旨在揭示機構權益質押的當前狀況,探討市場參與者面臨的動機和障礙。通過收集來自交易所、托管人、投資公司、資產管理人、錢包提供者和銀行等多樣化的機構權益質押者的調查數據,我們旨在為分散式驗證者和多驗證者模型的市場提供有價值的洞察,以便新進入者和成熟者更廣泛地了解這個快速增長的領域的細微差異。

該調查包含58個問題,涵蓋了以太坊權益質押的各個方面,包括流動權益質押代幣(LSTs)和相關主題。我們使用了多種問題格式,包括多選,李克特量表和開放式問題,並提供選項讓一些問題留空。受訪者中:

  • 大多數受訪者(69.2%)目前質押以太坊。
  • 大多數是機構參與者:
    • 78.8% 的投資公司或資產管理公司
      • 在這個群體中,約有75%的公司或基金專注於加密資產的投資
    • 9.1% 托管人
    • 9.1% 交易所或錢包提供者
    • 12.1% 區塊鏈網絡/協議
    • 4.2%市場做市商或交易公司
    • 0.8% 其他
  • 關於權益質押經濟學展現了廣泛的知識,但一般來說對權益質押概念及相關風險有很高的自我報告理解。
  • 受訪者和節點操作者地理多樣性:雖然沒有提供具體的位置,但許多受訪者都強調了節點操作者地理多樣化的重要性。

當前以太坊權益質押景觀

自从以太坊网络升级为权益证明(PoS)并进行了名为“合并”的事件以来,ETH权益质押领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持续看到验证者数量和总ETH质押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目前,链上几乎有110万个验证者质押了3480万ETH。

在合并之后,早期的ETH股份被锁定,以确保平稳过渡到PoS。网络参与者只有在2023年4月的上海和卡佩拉升级(被称为Shapella)之后才能自由提取他们的ETH。在短暂的初始提款期之后,网络出现了持续的正向净ETH质押流入。这表明对质押ETH有很强的需求。

今天,總共28.9%的ETH供應已經進行了權益質押,創造了一個價值超過1150億美元的強大質押生態系統。這使得以太坊成為了質押價值最高的網絡,同時也具有最大的增長空間。

隨著用戶追求參與網絡驗證所帶來的獎勵,權益質押生態系統不斷增長。根據Obol和Alluvial的CEO Collin Myers和Mara Schmiedt在早期的一份名為“ ”的白皮書中解釋的,年化實際發行收益率是動態的,隨著質押的ETH數量增加而下降。互聯網債券”.

權益質押獎勵率通常為3%左右,儘管驗證者可以通過優先交易費用獲得額外獎勵,在網絡活動繁忙時,優先交易費用會增加。

為了獲得這些獎勵,可以將ETH作為獨立驗證者進行質押,或將自己的ETH委托給第三方權益質押提供者。

單獨的權益質押者必須存入至少32 ETH 才能參與網絡驗證。 這個數字是為了平衡安全性、去中心化和網絡效率而選擇的。 目前,網絡中約有18.7% 的權益質押者是單獨的。 請注意,未確認的權益質押者被認為是單獨的權益質押者。

隨著時間的推移,獨立權益質押的激勵因為幾個原因而減少。首先,很少有人能夠負擔32 ETH,同時具備運行獨立驗證器的技術能力,限制了網絡驗證過程中的廣泛獨立參與。

另一個關鍵原因是,質押的以太幣(ETH)資本效率低下。一旦鎖定在權益質押中,以太幣(ETH)就不能再用於DeFi生態系統中的其他金融活動。這意味著不能再向各種DeFi基礎設施提供流動性,也不能以ETH作為抵押品進行貸款。對於獨立質押者來說,這代表著機會成本,他們還必須考慮到質押的以太幣(ETH)的動態網絡獎勵率,以確保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風險調整后的收益潛力。

這兩個問題導致了第三方權益質押平台的崛起,這些平台絕大多數由中心化交易所和流動權益質押協議主導。

權益質押平台為以太坊持有者提供了將其以太幣委托給其他驗證者代為進行權益質押的機會,並收取費用。儘管這樣做存在一些權衡之處,但它已迅速成為大多數網絡參與者的首選方法。

來源: Endgame 權益質押經濟學

調查受訪者證實了這一說法:

  • 69.2%的調查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公司目前質押以太坊。
  • 60.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使用第三方權益質押平台。
  • 48.6% 偏好與一個集成平台(Coinbase、Binance、Kiln 等)進行 ETH 的權益質押

調查受訪者表示選擇權益質押提供者的主要原因如下:

  • 聲譽
  • 支持的網絡範圍
  • 價格
  • 簡單的入職程序
  • 競爭成本
  • 專業知識和可擴展性

最後,可以看到調查受訪者投資組合中分配給ETH或抵押ETH的百分比如下:

Liquid Staking Protocols

過去幾年來,第三方權益質押平台的市場急劇增長,以應對獨立權益質押所帶來的挑戰。其中很大一部分增長是由於流動權益質押的技術突破所推動的。

Liquid Staking液態權益質押是一種基於智能合約的協議,接收用戶的ETH進行權益質押,並返回給用戶一個液態權益質押代幣(LST)作為其權益質押ETH的收據。LST代表了底層資產(ETH),是可互換的,並且通常會自主地獲得權益質押獎勵,為用戶提供了一種無摩擦的收益捕獲方式。用戶可以隨時兌換他們的LST為本地ETH,但由於可能存在提款延遲,因此需要注意。以太坊 PoS 提款限制在坎昆/天鵝座升級中實施。Liquid Collective提供廣泛的文件環繞存款和贖回緩衝區,以確保平滑的用戶體驗。

存款和贖回系統架構 - 來源: Liquid Collective

流動質押協議通常由在鏈上部署的代碼和通過DAO治理選擇的分散式專業驗證者組成。驗證者可以根據各種優先順序進行選擇,包括技術能力,安全實踐,聲譽,地理多樣性或硬件多樣性。用戶的ETH存款被匯集起來,然後分散到驗證者集合中,以減少削減風險和中心化。

由於它們的受歡迎程度,許多在鏈上生態系統中的 DeFi 應用程序已經採用了流動權益質押代幣,進一步增強了它們的實用性和流動性。例如,許多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已經採用了 LST,使持有人可以立即存取其 LST 的流動性或將其與其他代幣進行交換。

DEX整合是一個重要的發展,因為提領延遲。盡管用戶可以隨時免費兌換他們的LST為ETH,但在市場壓力或對流動性需求高的時候,由於贖回隊列,LST ETH的價格可能會偏離ETH價格。尋求即時流動性並願意以折扣價格在DEX上交換他們的LST以驅使這種偏離。隨著這一點,提款隊列在穩態條件下通常是較低的。

一旦 LST 具有大量流動性,預計其價格將普遍與 ETH 挂鉤,它就可以被 DeFi 貨幣市場採用,進一步提高其效用。領先的DeFi貨幣市場,包括Aave和Sky(以前的MakerDAO),已經集成了LST,使用戶能夠借入其他資產,而無需出售其質押的ETH。這實現了更高的收益率,因為使用者可以複合乙太坊 PoS 獎勵,同時從部署在 DeFi 策略中的 LST 中獲得額外的收益。

最終,LSTs改善了對以太坊權益質押的存取,最大化了資本效率,並啟用了新形式的產生收益的策略。

受訪者對LST持肯定態度。

  • 52.6%的受訪者持有LSTs。
  • 75.7% 的受訪者願意在去中心化協議上進行以太坊的權益質押。

最後,我們問了受訪者他們的公司如何使用LSTs。

先進的權益質押技術

分散式驗證者 (DVs)

目前,流動權益質押協議已經找到了產品市場適配度,在其當前形式下吸引了零售投資者、DeFi用戶和加密原生基金。然而,為了吸引大量機構資本流入,它們可能需要實施分佈式驗證者(DVs)。

由Obol開創,DVs增強權益質押網絡的安全性、容錯能力和去中心化。Obol 希望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傳統權益質押配置中與中心化故障點相關的固有風險。例如,如果驗證節點因硬件故障或客戶端錯誤而脫機,它將開始累積脫機懲罰。此外,驗證器密鑰有可能被重複複製並同時運行在兩個節點上,這會造成交易的「雙重簽名」風險,導致減持懲罰。這對需要最大安全性和委託 ETH 權益的機構參與者構成重大風險。

單節點驗證器創建一個多樣性問題和風險:

  • 單節點驗證器在機器故障時沒有保護
  • 難以有效地使用主被動設置(用於冗餘)。配置錯誤、軟件錯誤或缺乏監控可能導致來自同一驗證器密鑰的同時證明,進而導致懲罰事件。
  • 驗證人擁有可被破解的熱鍵。
  • 驗證者基礎設施存在規模經濟,導致用戶中心化和相關風險。

Obol 分散式驗證器通過多節點驗證實現信任最小化質押來解決這些問題。通過將驗證者職責分散到節點集群(即所謂的分散式驗證器)上,這種設置使“單個”驗證器即使在分散式集群中的節點出現故障時也能保持運行。具體來說,只要集群中三分之二的節點正常運行,驗證器就會保持運行。DV 還在同一驗證器中實現用戶端軟體、硬體和地理多樣性,因為每個節點都可以運行唯一的硬體和軟體堆疊。單個驗證者以及更大的網路本身可以在這些中心化向量中的每一個中高度多樣化。

Obol DV架構 - 來源: Obol(DV Labs)

受訪者對DV非常持肯定態度。

  • 65.8% 的受訪者對 DVs 比較熟悉。
  • 61.1%的人願意為專門功能支付高價,例如增強的安全性/正常運行時間、去中心化和容錯能力。

整體而言,對 DVs 的了解程度很高,只有 2.6% 的人表示他們對這項技術一點都不熟悉:

0%的受訪者認為DV對他們的權益質押操作非常危險,有5.6%的人表示這一點根本不危險。

這些回應加強了這樣一個論點:機構資本配置者偏好將DV視為權益質押的最佳選擇。

再次權益質押

除了 DVs 外,重新質押是另一個重要的技術解鎖,為權益質押者創造了新的收入來源。 重新質押使驗證者能夠使用他們抵押的 ETH 或 LST 同時為多個協議提供安全性,潛在地捕獲額外收益。

不過,這並非沒有額外的風險。重置資產用於同時保護多個協定,其中單個惡意行為或操作故障實例可能導致驗證者的處罰和損失。重質押介紹其他風險包括權益質押的集中、協議級漏洞和網絡不穩定性。

EigenLayer added支持用於Liquid Collectives LsETH。這將使LsETH持有者能夠通過持有LsETH來賺取EigenLayer協議的手續費和獎勵,同時還可以通過持有LsETH來獲得ETH網絡獎勵。

Symbiotic also added 支援對於LsETH持有人來說,現在他們有可能從共生協議中獲得額外的協議費用和獎勵,同時只需持有LsETH就可以獲得ETH網絡獎勵。

調查受訪者表示,他們對重新質押持有一般的看法,對風險有很好的理解。

  • 55.3%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重新抵押以太坊(ETH)感興趣。
  • 74.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了解再抵押的風險。

有鑑於此,受訪者表示他們一般認為再抵押是有風險的。

我們的調查顯示,55.9%的受訪者有興趣重新質押ETH,44.1%的受訪者沒有興趣。考慮到82.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了解重新質押的風險,這表明有利於重新質押的趨勢。話雖如此,分配略微偏向將重新質押視為內在風險的觀點。

去中心化和網絡健康

LST 由於幾個因素而展現出贏家通吃的市場特徵,這些因素創造了強大的網絡效應。隨著 LST 的增長,它們提供了更好的流動性、更低的手續費,以及與 DeFi 協議更多的整合。這種增加的採用導致了更深的流動性池,使該代幣在交易和其他 DeFi 應用中更具吸引力。大型的 LST 也受益於規模經濟:它們吸引更多的運營商,因為它們產生更多的費用。反過來,這增強了安全性,因為有更多的運營商可以分配股份。Lido 和 Coinbase 鎖定了超過總 ETH 的 40%。

大型LSTs也可以從更好的品牌塑造中受益,因為這對調查受訪者來說是一個重要因素。

該調查進一步證實了第三方權益質押平台的集中情況:超過一半的受訪者持有stETH。

這種動態導致權益質押的力量集中在少數LST(權益質押者)或中心化交易所手中,在某些情況下,大型權益質押池通常依賴有限數量的節點運營商。這種集中化不僅違背了以太坊的核心原則,而且還給網絡的共識機制引入了安全漏洞和審查攻擊向量。

調查受訪者絕大多數表示,他們對中央集權問題感到擔憂,78.4%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驗證器中央集權感到擔憂,普遍認為節點運營者的地理位置在選擇第三方權益質押平台時很重要。調查表明,市場可能正在尋找比當前市場領導者更為去中心化的替代方案。

托管和運營實踐

大多數受訪者(60%)使用合格的保管人來保管他們的以太坊。硬體錢包也很受歡迎,有50%的受訪者使用它們。中心化交易所(23.33%)和軟體錢包(20%)不常用於保管目的。

受訪者普遍表示對節點操作非常熟悉,大多數(65.8%)表示同意或強烈同意他們對節點操作很熟悉,13%持中立態度,21%表示不同意或強烈不同意。

對於客戶多樣性或使用不同的軟體實現來運行以太坊驗證器以減少單一故障點、維持分散化並優化整體網絡性能,一般存在著較高的認識水平。50% 的調查受訪者表示他們熟悉這個概念,31.6% 強烈同意。只有 2.6% 不熟悉客戶多樣性。總體而言,這表明81.58% 的受訪者對客戶多樣性的概念很熟悉。

受訪者高度重視流動性。在1-10的評分中(10為最重要),對於流動性的重要性平均評分為8.5,僅次於保護資產免受損失(9.4):顯然,對於以太坊權益質押生態系統中的許多機構參與者而言,流動性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此外,67%的受訪者表示,在考慮LST時,來自各方的流動性均非常重要,流動性場所主要傾向於Curve、Uniswap、Balancer和PancakeSwap等去中心化交易所,以及DEX聚合器(Matcha)或鏈上交換平台(Curve、Uniswap、Cowswap)。

最後,受訪者對於在市場波動條件下提取抵押的以太幣表現出了中等到高度的信心,這表明大多數(60.5%)的受訪者對自己在波動期間提取資金的能力感到自信,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21.1%)有疑慮。這些信心水平表明,雖然大多數人對自己提取資金的能力感到安全,但仍有相當大一部分人對在市場動盪條件下提款流程的安全性持有懷疑態度。

風險管理與安全

機構在權益質押以太坊時面臨幾個風險:

  • Slashing:當出現錯誤的證明、不正確的區塊提議或雙重簽署時,可能會發生懲罰事件。結果,驗證者可能會因違反協議規則而損失部分押注的以太幣,並且權益質押機構可能會遭受重大的財務損失。驗證者停機或閒置也會產生罰款。儘管懲罰是對惡意行為的不可逆轉的後果,停機罰款通常較小且可恢復。
  • 流動性:應該鎖定抵押的以太幣還是LST缺乏深度流動性,機構可能難以快速退出大頭寸。此外,以太幣和LST之間市場匯率脫鉤也可能導致損失。我們受訪者中有71.9%對所有可用來源的流動性表示關注。
  • 監管不確定性:由於全球的監管環境仍在不斷演變,機構應該密切關注監管機構對權益質押獎勵的分類、運營驗證者基礎設施的合規要求以及權益質押收入的稅務影響等方面的持續發展。超過一半(58.9%)的人因缺乏監管明確性而毫不猶豫地進行權益質押,但也有17.7%的人持觀望態度。

同樣,55.9% 的人沒有參與流動權益質押協議,原因是缺乏監管的明確性,有20% 的人在猶豫。

整體而言,39.4%的受訪者表示規定影響了他們對ETH權益質押提供者的選擇,其中24.3%的人強烈同意他們沒有將規定納入ETH權益質押提供者的選擇中。可能是由於權益質押的監管環境仍在發展之中,所以機構們更關注他們認為更為關鍵的其他運營風險。

  • 運營:超過90%的受訪者對ETH權益質押提領流程非常熟悉或有一定程度的瞭解,這凸顯出如果提領受限,機構對提領流程的認識落後可能導致LST價格差異擴大。然而,我們的受訪者對於在波動的權益質押條件下提領押注的能力信心分裂,幾乎均勢地分為有信心、中立和沒有信心。

根據我們的調查,規模化運行驗證器基礎設施需要高的正常運行時間和性能,保護私鑰,並修補軟體漏洞。操作挑戰仍然是受訪者關注的焦點,以及使用各種指標監控權益質押活動,其中以年利率和驗證器正常運行時間為主,其次是支付的總獎勵、鑑證率和流動性。

*由於專有和監管考慮,一些調查受訪者選擇不參與此問題。

被調查的機構最常引用的工具是由專有風險管理系統生產的內部建立的監控工具、權益質押提供者提供的報告和儀表板,以及 Dune,用於監控權益質押操作。

*由於專有和監管考慮,許多受訪者選擇不參與此問題

此外,受訪者在實現高於平均權益質押回報與達到基準之間的重要性上存在分歧。

受訪者池在是否參與 LSTs 的決定上仍然存在分歧,有 44.4% 的人提到了監管和合規方面的擔憂。

幾家資產管理公司提到持有LST的保管問題以及風險和認知努力與獎勵之間的不平衡。 一位受訪者提到:“我們持有PoS代幣,但我們不夠老練。 我們不知道從何著手處理/思考權益質押、收益等問題。 我們的團隊很小。 我們希望以獲得監管批准的方式進行,同時也限制風險。” 另一位受訪者表示“LST不是權益質押。 它們是假扮成權益質押的DeFi。”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所調查的銀行提到,將客戶所擁有的以太坊權益質押在他們的保管中,將影響對客戶和監管機構的披露,並引入了源自LST流動性或其缺乏的資本影響和運營風險的新要求。

關鍵趨勢和見解

我們從調查的綜合結果中得出了幾個重要結論。我們的數據強調了流動性和監管清晰度對以太坊權益質押中機構參與的重要性,但有相當比例的人仍然持慎重態度。總的來說,報告的發現說明了對機構以太坊權益質押增長來說,市場條件的演變對企業來說是一個複雜但有潛力的景觀。

  • 機構正在積極參與以太坊權益質押,但參與程度和方法各不相同。
  • 越來越多的人對像DV和重新質押這樣的先進權益質押技術表現出了興趣,盡管存在相應的風險。
  • 去中心化仍然是一個重要關注點,影響著供應商的選擇。
  • 流動性對機構權益質押者至關重要,影響他們對LST和權益質押方法的選擇。
  • 監管不確定性導致了分歧的態度,一些機構謹慎前進,而其他機構則較不擔心。
  • 機構參與者對於權益質押的操作方面和風險具有很高的認識。

儘管以太坊權益質押、流動權益質押代幣(LSTs)和再質押存在風險和挑戰,但這些技術為機構投資者提供了吸引人的機會,因為它們提供了收益生成機會:以太坊權益質押在傳統固定收益投資往往提供低回報的市場中,提供了相對穩定和可預測的收益。目前的年化獎勵率接近3-4%用於ETH權益質押,參與者還可以從優先手續費中獲得額外獎勵。此外,LSTs可以通過允許使用權益質押的ETH在DeFi應用中使用,提高資本效率,使機構在同時利用其資產獲得額外收益機會的同時獲得權益質押獎勵。

总体而言,在DeFi协议中LST的日益普及为新的市场机会创造了条件。39.3%的受访者讨论了他们在DeFi应用中使用LST的情况,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可能会增加这些代币的流动性和实用性。虽然监管方面的担忧仍然存在,但对权益质押的监管环境的舒适度似乎在增加。

最後,參與質押使機構投資者與乙太坊網路的長期成功保持一致,有可能在區塊鏈生態系統中提供財務回報和戰略定位。雖然挑戰依然存在,但質押、LST和重押的潛在好處似乎超過了許多機構的風險。隨著生態系統的成熟和ETH質押比例的顯著增加,這些技術可能會成為機構加密策略中越來越有吸引力的組成部分。

免责声明:

  1. 本文轉載自 [blockworksresearch],所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Tricia Lin丹尼爾·夏皮羅]. 如對此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學習團隊會及時處理。
  2. 本文中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和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由 Gate 學習團隊負責將文章翻譯成其他語言。未經許可,禁止複製、分發或剽竊翻譯後的文章。
Start Now
Sign up and get a
$100
Voucher!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io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