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孫宇晨指控 First Digital Trust 破產,導致其旗下美元穩定幣 FDUSD 短時脫錨至 0.8799 美元,後因官方表示兌付穩定等回升至 0.9980 美元上方。
FDUSD 作爲某知名交易所生態核心穩定幣,其崛起與其戰略支持密切相關。
FDUSD 脫錨事件揭示了穩定幣透明度不足、監管漏洞及市場信心脆弱等問題。
每當市場陷入轉熊的恐慌時,穩定幣賽道總是會出現脫錨危機,一如上輪牛熊交替時 Terra(UST)出現死亡螺旋崩盤時的情景,近期同樣在市場疲軟脆弱之際,孫宇晨指責 First Digital Trust 資不抵債造成 FDUSD 瞬時脫錨 20%,使市場本就敏感的神經再度緊繃起來。
“First Digital Trust 實際已破產!”4 月 2 日 22:17,孫宇晨在 X 平台發布的這條推文,像投入深水炸彈般瞬間引爆穩定幣市場。
圖 1 來源:@justinsuntron
在各大所交易所傷,FDUSD/USDT 交易對價格則很快下墜,Gate.io 顯示最低下探到 0.8799 USDT,跌幅達 12%。在此期間,做市商 Wintermute 的算法交易系統檢測到異常波動後,自動觸發 1.2 億美元的賣單保護頭寸。
圖 2 來源:Gate.io
孫宇晨的指控並非空穴來風,這場風暴的導火索可追溯至三周前。3 月 14 日,香港法院披露的 Techteryx 訴 Aria Commodities 案文件顯示,TUSD 運營商通過 First Digital Trust 托管的 4.56 億美元儲備金,被違規轉移至迪拜實體 Aria DMCC。盡管孫宇晨原先以個人名義向 Techteryx 提供緊急貸款填補缺口,但市場神經已高度敏感——畢竟就在半年前,同屬 TrueCoin 體系的 TUSD 剛因”儲備金挪用”與 SEC 達成 50 萬美元和解。
當恐慌情緒蔓延至 FDUSD 時,First Digital Trust 迅速發布了聲明,堅決否認破產傳聞,強調其 25 億美元市值的 FDUSD 完全由美國國債 1:1 支持,並公開了儲備金的國際證券識別碼(ISIN)以示透明。
與此同時,某大型交易所作爲 FDUSD 的最大支持者,也通過非官方渠道釋放利好消息——一位成員SiSi在一個用戶羣中表示:“FDUSD可以1:1承兌”。這一表態到次日凌晨正式見諸公告,在社區中迅速傳播,穩住了部分投資者的信心。
圖 3 來源:@FirstDigitalHQ
到了 4 月 3 日 7 時,該平台公布 Prescient Assurance 的審計細節,強調 FDUSD 儲備包含美國國債和隔夜存款,並承諾兩周內發布 3 月更新報告。消息傳出後,FDUSD 價格在兩小時內從 0.98 回升至 0.995 美元,但 6,000 萬美元的贖回壓力已造成永久性折價。
FDUSD 危機的根源,可以回溯到五年前 FDT 與孫宇晨的糾葛。FDUSD 由香港註冊的信托公司 First Digital Trust Limited(FDT)發行,定位爲 1:1 錨定美元的數字資產,儲備金由現金或美國國債支持。其母公司 First Digital Group 的歷史可追溯至 1992 年成立的 Legacy Trust,服務對象包括李嘉誠家族辦公室等傳統資本,這種跨界背景讓 FDUSD 迅速獲得機構青睞。
圖 4 來源:CoinDesk
2019 年,FDT 從 Legacy Trust 分拆爲獨立實體,並在 2022 年 5 月完成 2000 萬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 Telegram 早期投資者 Nogle 和香港本地風投 Kenetic Capital。
2020 年,FDT 接管了穩定幣 TUSD 的儲備管理權。根據法院文件,FDT 在 2022-2023 年間,將 4.56 億美元儲備金從開曼羣島的 Aria 基金轉移至迪拜的 Aria DMCC 實體,後者實控人與 FDT 高管存在親屬關系。這筆資金最終流向何處?起訴書顯示,其中 1500 萬美元被用於向 FDT 高管發放違規貸款,其餘資金則疑似投入高風險制造廠和礦山項目。
而孫宇晨的介入始於 2022 年。當時,Techteryx(TUSD 發行方)因贖回失敗向 FDT 追討資金,因 Aria 拒絕贖回導致 TUSD 短缺,隨後孫宇晨以個人名義提供緊急貸款填補缺口,但相關款項至今未償還。這筆債務,最終成爲孫宇晨炮轟 FDT 的導火索。
圖 5 來源:ethersan.io
而到了 2023 年 6 月,FDUSD 正式上線,正值香港推出虛擬資產服務商發牌制度之時,這一巧合讓 FDUSD 被貼上了濃厚的“香港標籤”。由於其與某大型交易所的深度綁定,25 億美元的總市值中有約 94%(約 23.5 億美元)的流通量由其持有,這種高度集中的依賴,讓 FDUSD 從默默無聞一躍成爲穩定幣市場的前列選手。
在筆者看來,穩定幣的“穩定”,從來不只依賴於資產儲備,更依賴於透明度和信息對等。
僅就目前掌握的公開情況而言,FDT 雖公開了 ISIN 號碼,卻未詳細披露資產構成和流動性狀況,外界難以驗證其真實償付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孫宇晨一句“資不抵債”,就能引發恐慌性拋售,恰恰說明在信息不對稱和外部敘事的衝擊下,投資者對 FDT 的信任基礎何其脆弱。
圖 6 來源:@FirstDigitalHQ
更深一層來講,FDUSD 事件也暴露了監管的真空地帶。香港立法會議員吳傑莊就指出,FDT 事件凸顯了信托公司在 Web3 領域的監管缺失,建議將“信托”納入法例監管。這揭示了離岸金融中心的監管困局:現行《打擊洗錢條例》僅要求虛擬資產服務商持牌,但對穩定幣托管方的資產隔離、投資範圍等缺乏細則。
圖 7 來源:@justinsuntron
更值得警惕的是跨國監管套利。Aria DMCC 在迪拜開展的貿易融資業務,恰巧處於阿聯酋金融監管的灰色地帶。當 4.56 億美元儲備金被投入印尼鎳礦、越南港口等實體項目時,既規避了美國的 OFAC 制裁清單審查,又繞開香港的虛擬資產托管規則。這種”合規窪地”策略,正是加密資本全球流動的典型路徑。
截至撰文日,FDUSD 價格已回升至 0.9982 美元,市場似乎回歸平靜,但以 FDUSD 爲代表的許多可疑細節尚未最終確認,穩定幣賽道的透明、穩定、安全等狀況依然值得關注。未來,FDUSD 能否擺脫對幣安的過度依賴、重塑投資者信心,或許不僅是其自身的挑戰,也是整個穩定幣市場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