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AI驅動支付新紀元:BTC閃電網絡整合穩定幣引領加密創新浪潮
AI Agent驅動的支付基礎設施:加密行業新一輪創新浪潮
引言
過去一個世紀,經濟活動的基本單位一直是人類。然而,AI技術的興起正在重塑這一格局,使機器逐漸從被動工具演變爲"主動的經濟主體"——AI Agent。
近期,Tether宣布將USDT整合至BTC生態系統,覆蓋其基礎層與閃電網絡。這些趨勢背後,一場變革正在醞釀:AI Agent驅動的支付基礎設施正以破局之勢推動加密行業進入新一輪創新浪潮。從BTC的共識層到智能合約的執行層,再到如今AI驅動的應用層,加密行業很可能迎來AI + Pay Fi + BTC Infra的範式創新,並促使Web2向Web3的自我革新——大規模採用的未來正逐步成爲現實。
1. 穩定幣:全球支付新紀元的基石
穩定幣的可編程性、跨境實用性和日益明確的監管框架,有望使其成爲全球支付的標準結算貨幣。隨着加密貨幣友好政策的推進,穩定幣的應用場景將逐步擴展。未來10年,我們可以預見穩定幣支付的發展藍圖:
短期(1-3年):穩定幣將主導跨境匯款,提供比傳統系統更快、更便宜的替代方案。加密貨幣相關的支付卡將簡化消費,連接鏈上財富與現實世界交易。
中期(3-7年):企業將因穩定幣的低費用、即時結算和可編程性,越來越多地採用穩定幣支付。公司將能在加密貨幣和法幣之間無縫轉換,爲顧客提供雙軌制支付選擇。
長期(7年以上):穩定幣將成爲主流法定貨幣,被廣泛接受用於支付甚至繳稅,徹底顛覆傳統金融基礎設施。
除支付便利外,穩定幣在其他領域也有積極作用:爲創業者提供更易進入的平台開發新支付產品,無需中間商、最低餘額或專有SDK。據估算,中大型企業使用穩定幣解決方案可增加2%利潤。此外,一些國家已嘗試使用穩定幣進行國際貿易,以繞開傳統結算體系。越來越多的案例表明,穩定幣正逐步找到其最佳市場定位——它們是使用美元結算的最經濟、最快速的全球支付方式。
2. Next Level:AI Agents作爲未來App的新用戶體驗層
如今,AI不再僅執行單一任務,而是成爲獨立的市場參與者。這一變化涉及AI驅動的金融交易、智能供應鏈管理,以及生成式AI爲內容創作者、開發者和企業提供服務。更進一步,AI代理能夠自主協商、交易、結算,並優化自身資源利用率。
去年年底,我們已看到AI Agents重新定義了DApp的應用場景。一些AI Agents能自主使用代幣進行交易、生成內容,甚至管理自己的加密錢包和資產。這種能力的進化催生了加密領域的創新,如Virtual Protocol——一個類似Pump.fun的協議,但其"Pump"對象是各種各樣的AI Agent。
AI Agents不斷進化的能力,加上開箱即用的發行平台,爲AI Agent + Crypto的概念打開了千億級別的市場機會。AI正成爲鏈上生態的活躍參與者,推動區塊鏈應用從工具化向生態化邁進。
未來,AI將成爲區塊鏈技術的用戶體驗層,連接應用層和區塊鏈基礎設施。例如,AI可根據用戶意圖和偏好,結合實時信息,主動推薦並執行鏈上DeFi操作。用戶無需了解技術細節,即可完成復雜的鏈上操作。在日常生活中,AI個人財務助理可自主管理稅務、保險和租金收支,動態優化投資組合,甚至根據市場變化自動執行交易。
爲確保安全性,可信執行環境(TEE)成爲關鍵基礎設施,通過隔離計算環境確保AI Agent行爲完全遵循預設邏輯,不受外部操控。運行在TEE中的AI Agent既能通過生成內容吸引用戶並賺取收入,又能通過加密技術保障其資產密鑰的絕對控制權。此外,AI還可操作Depin節點或驗證數據,成爲分布式系統的核心執行者。
這些AI Agents的工作流和應用場景正勾勒出一個全新的"機器經濟"圖景:從遊戲玩家到Depin管理者,從內容創作者到金融策略師,AI Agents將成爲鏈上生態的核心驅動力。
3. 現有支付體系的困境:AI經濟的無形枷鎖
未來,AI Agent將部分代替人類,成爲市場中的獨立參與者。然而,這場機器經濟革命面臨着支付方面的挑戰。AI革命的實現需要一個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的高效、安全且去中心化的支付網絡,爲AI Agent提供無縫的經濟交互能力。
3.1 微支付的經濟失衡
想象一個AI代理運行高頻交易策略,每秒需完成1000筆交易,每筆金額僅0.0001美元。使用傳統支付網絡,每筆交易至少需0.30美元手續費,意味着AI代理每交易0.0001美元,就要付3000倍的手續費。這種成本結構使AI經濟無法在現有支付系統上運行。
3.2 結算速度的致命缺陷
AI代理需要持續不斷的交易流動,但傳統支付網絡的結算方式極度滯後:
AI經濟需要毫秒級結算,現有支付體系無法滿足這一需求。
3.3 中心化架構的局限性
AI代理本質上是全球化的,不受地理邊界限制。然而,傳統支付體系深陷銀行帳戶、法幣合規、區域性支付規則等問題中:
如果AI經濟必須依賴現有支付體系,將被人爲設定的限制束縛,無法真正釋放其潛力。
3.4 AI經濟支付體系的五大核心需求
考慮AI Agent可能的運作特點和使用場景,未來爲AI服務的支付體系必須具備以下五大核心能力:
4. 區塊鏈支付的希望與局限
區塊鏈技術爲AI經濟帶來希望,但主流區塊鏈仍面臨以下問題:
4.1 ETH網路支付的高成本
ETH是DeFi的主要基礎設施,但高交易成本使AI經濟難以採用。網路擁堵時,簡單交易可能需10-50美元Gas費,交易吞吐量有限,處理速度慢,難以支持AI代理的高頻交易需求。
4.2 其他高性能公鏈的速度與中心化問題
高性能公鏈提供更快的交易處理能力,但中心化程度較高,存在安全隱患。部分公鏈曾多次出現宕機,影響交易穩定性。多數公鏈僅依賴少數驗證節點,可能影響支付系統的去中心化屬性。
4.3 BTC主網的擴展性瓶頸
BTC是全球最安全、最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但支付能力有限。主網交易吞吐量極低(僅7筆/秒),遇大交易量時Gas費飆升,交易費用波動大,不適用於AI代理的小額支付。
4.4 閃電網絡——穩定幣支付的新舞臺
閃電網絡作爲BTC的二層擴容解決方案,依托BTC網路的安全性,通過雙向支付通道實現即時、低成本且無限擴展的交易能力。這種技術路徑高度適配小額高頻支付場景,符合原教旨主義加密理念。目前,閃電網絡已擁有15000+節點和50000+通道,展現強大生態潛力。
然而,閃電網絡並非完美。在Taproot Assets協議出現前,僅支持BTC作爲支付貨幣,應用場景有限。穩定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具備穩定價值的貨幣才能被廣泛接受並用於日常支付。
USDT作爲加密世界的穩定幣霸主,其總發行量遠超其他穩定幣。Tether將USDT整合至閃電網絡意義重大,標志着對公鏈安全性和易用性的認可。USDT帶來的真實鏈上用戶和手續費收入也是各家公鏈夢寐以求的資源。這標志着閃電網絡經過多年建設後,真正施展機會的時代來臨。
5. 萬事俱備,只等東風來
AI Agent的爆發式增長正催生萬億級市場的機器經濟圖景,但傳統支付網絡與現有區塊鏈方案難以支撐其需求。USDT被整合進閃電網絡似乎爲行業提供了關鍵拼圖——近乎零成本、抗審查的支付通道,疊加穩定幣的流動性,完美適配AI代理的微支付與實時交易場景。
AISA應勢而生,它不僅是技術棧的簡單疊加,更是爲AI經濟量身定制的"金融操作系統",讓AI經濟真正掙脫支付枷鎖,邁向自主交互的未來。未來的AI經濟,支付即效率,交易即智能。
6. AISA:閃電網絡、穩定幣與AI Agent的終極融合
6.1 AISA的四層技術架構
AISA架構分爲四個核心層級:
a. 結算層(Settlement Layer)
b. 支付層(Payment Layer)
c. 智能支付層(Programmable Layer)
d. 治理層(Governance Layer)
6.2 AISA如何重新定義AI經濟支付?
AISA專爲AI經濟設計,整合比特幣閃電網絡的去中心化效率、穩定幣的流動性保障以及AI原生協議的智能決策能力,構建近乎零成本、毫秒級響應的支付網絡。AI代理可自主完成微支付、實時結算DePIN節點貢獻獎勵,甚至動態優化跨鏈交易路徑,無需人類幹預。
從跨境企業支付到自動化金融策略的高頻交易,AISA推動機器經濟崛起。通過多鏈兼容與DAO治理,AISA不僅解決現有支付生態的碎片化問題,更以"金融操作系統"之姿爲去中心化時代的人機協作樹立新標準。當穩定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