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德國加密貨幣監管發展:友好稅收政策與嚴格監管並重
德國加密貨幣稅收與監管制度概覽
1. 引言
德國一直以來對加密貨幣持相對開放和友好的態度。早在2013年,德國財政部就開始關注加密貨幣的發展問題,並發布了相關政策文件。德國是世界上首個正式承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交易合法性的國家,其比特幣和以太坊節點數量僅次於美國。此外,德國政府還積極鼓勵銀行業和金融機構參與加密貨幣的發展,制定了較爲友好的稅收制度,並對其進行相應的監管和引導。
2. 德國基本稅收制度概述
2.1 德國稅收體系
德國的稅收制度以其復雜性、多層次結構和高效率而著稱。作爲聯邦制國家,德國實行聯邦、州和地方三級課稅制度,將全部稅收劃分爲共享稅和專享稅兩大類。共享稅由聯邦、州、地方三級政府或其中兩級政府共有,並按一定規則和比例分配;專享稅則分別劃歸聯邦、州或地方政府,作爲其專有收入。
共享稅的典型代表包括增值稅和所得稅,這些稅種的收入由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徵收並分享。增值稅的收入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給各州,而所得稅的收入則根據人口和經濟狀況進行分配。
專享稅是某一級政府的專有收入,只由該級政府徵收和管理。專享稅的稅種包括但不限於地方政府的房地產稅、州政府的土地交易稅等。
2.2 主要稅收種類
2.2.1 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納稅主體分爲無限義務納稅人和有限義務納稅人。無限義務納稅人對來源於全球的所得負有納稅義務;有限義務納稅人僅就其來源於德國境內所得負有納稅義務。德國企業所得稅稅率爲15%。
2.2.2 個人所得稅
德國常住居民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其國內外的全部所得納稅;非德國常住居民承擔有限納稅義務,通常僅按其在德國境內的收入繳稅。個人收入所得稅徵收範圍廣泛,採用分類所得、綜合計徵的形式,稅率在14%-45%之間,有基本的減免額。
2.2.3 增值稅
德國的增值稅屬於流轉稅,由消費者承擔最終稅負。現行增值稅率爲全國統一19%,對食品、書籍等商品適用7%的優惠稅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取得的增值稅發票可在增值稅申報時作爲進項稅進行抵扣。
3. 德國加密稅收政策
3.1 對於加密貨幣的定性
德國政府對加密資產的定義較爲廣泛。根據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2020年發布的文件,加密貨幣被視爲一種金融工具,具備貨幣或金錢的法律地位,可以作爲交換媒介,並能通過電子方式進行傳輸、存儲和交易。
在稅收政策方面,德國將加密貨幣界定爲具有貨幣和財產雙重屬性的特殊產物,主要的加密貨幣被視爲合法的私人貨幣,而非法定貨幣。持有、買賣和使用加密貨幣是合法行爲。由於加密貨幣屬於資產性質,它們的買賣和利潤通常根據個人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的規定進行徵稅,並且免徵增值稅。
3.2 加密貨幣稅收制度
在德國,加密貨幣的買賣和交易利潤視爲資本利得。個人持有加密貨幣超過一年,其出售時獲得的資本收益是免稅的。如果持有時間不到一年,則出售時的收益需要繳納資本利得稅。個人在一個財政年度內從加密貨幣交易中獲得的利潤不超過600歐元時,這部分收益可以免稅。
挖礦獲得的加密貨幣收入通常被視爲商業活動收入的一部分,所得應作爲收入納稅,但可以扣除挖礦過程中產生的費用。對於加密貨幣質押獲得的收益,如果持有時間超過一年,則這些收益免稅;如果不到一年,則需要繳納所得稅。
空投和分叉收入的稅收處理方式取決於具體情況。如果空投代幣與商業活動相關,收到的代幣被視爲商業收入。如果空投涉及提供服務,這類服務的收入屬於其他收入,需按市場價格申報。分叉產生的新代幣被視爲獨立資產,如果在持有期內被出售,收益需繳納私人銷售交易稅。
此外,加密貨幣與傳統貨幣之間的互換免徵增值稅,但如果加密貨幣被用作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支付手段時,其增值部分可能需要繳納所得稅。
4. 德國加密監管框架的搭建與完善
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將加密貨幣定義爲加密價值,視爲一種新型的金融工具,並引入了"加密貨幣托管業務"作爲一種新型金融服務。自2020年1月1日起,提供加密貨幣托管服務的公司必須獲得監管局的許可。
德國在2020年實施了第五次歐盟反洗錢指令,要求加密貨幣交易所和錢包提供商遵守嚴格的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規定。2021年5月,德國通過了《電子證券法》,定義了加密證券,並將其作爲電子證券的一個子類別。這標志着德國在數字化金融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2021年11月,德國新一屆政府在其聯盟協議中提到了加密貨幣,主張在傳統金融和創新商業模式之間建立平等的競爭環境。2022年,德國聯邦財政部發布了首個全國性加密貨幣稅收指南,進一步完善了加密監管框架。
5. 總結與展望
德國對加密貨幣的稅收和監管制度表現出包容、友好的態度,旨在平衡創新激勵與風險管理。在稅收方面,德國提供了小額收益免稅、個人投資的稅收優惠和增值稅豁免等政策。在監管方面,德國的加密貨幣監管環境被認爲是歐洲最友好的之一,爲投資者提供了安全和透明的投資環境。
未來,德國可能會繼續優化其加密貨幣稅收政策,以適應市場的發展和國際合作的需要。監管框架也需要保持適應性,以應對新興的挑戰和機遇。德國可能會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在加密貨幣監管方面的合作,以促進全球監管標準的統一。
德國的加密貨幣稅收和監管制度的發展,正在爲該國的加密貨幣行業提供愈發清晰的指導和激勵措施。我們相信德國能夠營造出一個有利於加密貨幣健康發展的生態系統,進而促進德國經濟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