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項目治理變革:基金會模式退場 公司制或成新趨勢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項目治理模式的變革:基金會退場,公司制崛起?

十一年前,以太坊基金會在瑞士成立,爲加密項目的治理結構樹立了早期範例。在隨後的"萬鏈齊發"時代,基金會成爲了Layer1項目的標準配置,以去中心化、非營利和服務社區爲核心理念,一度被視爲區塊鏈項目治理的黃金標準。

然而,近期一篇探討加密貨幣基金會時代終結的文章引發了業界對這一治理模式的重新思考。隨着實踐的深入,這種理想化結構的現實困境逐漸顯現,基金會的光環正在迅速褪去。

基金會退場倒計時?公司制崛起與加密治理範式重構

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基金會模式的困境

理想中,基金會被賦予崇高的道德期望,被視爲項目從初創階段過渡到自治治理的關鍵橋梁。但隨着許多項目進入成熟期和規模化階段,這套機制開始顯露出結構性問題。內部矛盾、資源分配不當、社區參與感下降等問題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項目基金會在實際運作中遭遇治理失衡,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日益擴大。

多個知名項目的基金會都曾陷入爭議。有的在未經社區同意的情況下擅自調配大量代幣,引發強烈反彈;有的因不當的金融操作導致資產嚴重損失;還有的因效率低下和決策不力而備受質疑。這些事件暴露出基金會在治理透明度、權力結構、資金管理、風險控制以及社區參與機制等方面存在的普遍問題。

在權力結構方面,一些項目因基金會與創始團隊之間的權力鬥爭陷入長期內耗,不僅影響了項目進展,還引發了法律糾紛。另一些基金會則被指責邊緣化項目創始人,在關鍵決策上缺乏作爲。

這些案例表明,當前部分基金會在治理流程、權力分配、資金管理、風險控制以及社區互動等方面都面臨着嚴峻挑戰。在監管環境逐步明朗和行業快速變革的背景下,基金會的角色定位和治理模式是否需要重新審視和調整?

基金會退場倒計時?公司制崛起與加密治理範式重構

隱藏的利益網路與項目發展

在加密項目的實際運營中,基金會與開發團隊的角色分工逐漸形成了一種固定模式:基金會主要負責治理協調、資金管理和生態扶持,而技術開發則通常由獨立的開發公司承擔。然而,這種表面上的分工背後可能隱藏着復雜的利益關係網路。

據業內人士透露,在北美地區,已經形成了一個專業化的基金會"架構輸出團隊",由律師和傳統合規顧問組成。這些團隊爲項目提供標準化的組織結構模板,協助其合規發行代幣、設計治理架構,並深度參與包括空投規則、生態基金投向、市場流動性管理等關鍵決策。

然而,這些擔任基金會要職的人員往往並非項目的核心成員,而是以高額年薪掛名,在未深度參與產品開發的情況下卻掌握實質性的"合規否決權",甚至能影響關鍵資源的分配。

通過對近期活躍度較高的公鏈項目及其代幣市場表現的分析,我們發現多數由基金會主導的項目代幣在過去三個月到一年內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盡管這一趨勢部分受到整體市場行情的影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會治理模式面臨的挑戰。

基金會退場倒計時?公司制崛起與加密治理範式重構

公司制模式的興起與未來展望

據業內消息,已有多家排名靠前的加密項目計劃在近期撤銷基金會架構,直接將其並入開發公司。作爲加密項目的兩種主要組織形式,基金會和公司制各有其特點:基金會強調非營利、去中心化和生態治理,而公司制則更注重效率和增長,追求業務發展和市值提升。

同時,一些投資機構也表示,開發公司模式能夠更有效地調配資源、吸引人才並快速應對市場變化。隨着加密項目尋求美股上市的趨勢升溫,以及代幣與股票價值聯動加劇,公司主導的治理結構似乎更具優勢。

在這樣的背景下,基金會模式是否已經開始倒計時?加密項目的治理模式是否將迎來新的變革?這些問題值得業界深入思考和探討。

基金會退場倒計時?公司制崛起與加密治理範式重構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8
  • 分享
留言
0/400
逼仓小能手vip
· 07-08 17:48
还不如散户治理呢
回復0
瓜田李下vip
· 07-08 11:36
公司制就是空手套白狼
回復0
盲盒恐惧症vip
· 07-07 18:55
早就该改了!
回復0
薛定谔的老鼠仓vip
· 07-05 19:56
割一波就润
回復0
NFT_Therapyvip
· 07-05 19:56
这不对劲吧
回復0
RugDocDetectivevip
· 07-05 19:55
早该换掉了
回復0
无常损失爱好者vip
· 07-05 19:53
传统没落,变革势在必行
回復0
RektButAlivevip
· 07-05 19:44
治理有啥用 该割还得割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