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WA項目海外落地:發幣主體選擇指南隨着RWA監管框架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越來越多的RWA項目開始在海外落地。RWA項目的核心是將現實世界資產進行代幣化。涉及代幣發行業務時,由於各國法律法規對此都有很高的合規要求,項目方推進RWA項目時必須"合規先行"。發幣主體的選擇是代幣發行合規問題中基礎且關鍵的一環。近年來,新加坡因其開放的監管態度和完善的制度框架,逐漸成爲加密貨幣行業創業者和投資人追捧的"加密貨幣天堂"。選擇新加坡基金會作爲RWA項目的發幣主體似乎成了"理所應當"。## 基金會概念及其特點雖然不同國家對"基金會"有各自的定義和架構,但大多數基金會至少具備以下特點:- 非營利性和公益性:基金會爲公益目的設立,運營所得收入僅用於基金會再投資,不能向成員分配利益。- 獨立法人資格:基金會作爲獨立法律實體,擁有自己的資產和內部治理機構。與傳統"基金"不同,基金會在法律層面表達的意義大相徑庭。## 加密貨幣行業偏好基金會的原因1. 基金會的非營利性及公益性特點與加密貨幣行業的去中心化特性相對應。2. 基金會的治理框架與Web3領域推崇的社區自治理念契合。3. 受以太坊基金會影響,許多新項目效仿選擇基金會作爲運營主體。4. 基金會在某些國家可享受稅收優惠,有助於降低項目運營成本。需要注意的是,從法律角度看,完成代幣發行並不一定需要通過基金會這一主體。RWA項目方也可以選擇傳統的私人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營利主體作爲發幣主體。## 新加坡基金會及其優勢"新加坡基金會"實際上是加密貨幣行業的慣用說法。從法律意義上看,新加坡法律中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基金會概念。所謂"新加坡基金會"通常指被認定爲"非營利性組織"的擔保有限公司。項目方之前傾向選擇新加坡基金會作爲發幣主體的主要原因包括:1. 新加坡當局對加密貨幣行業持開放態度。2. 新加坡爲代幣發行活動提供了全球領先的法律框架和監管環境。3. 新加坡擁有發達的金融和法律基礎設施,具有良好的國際美譽度。然而,截至2025年,新加坡當局已大幅收緊對從事加密貨幣行業相關基金會的審批。雖然在法律上仍具可行性,但在實踐層面幾乎不可行。## RWA項目的替代發幣主體選擇考慮到新加坡基金會的限制,RWA項目可以考慮以下兩種選擇作爲發幣主體:1. 美國基金會 - 美國監管機構對代幣發行活動態度相對開放 - 註冊週期快,門檻要求簡單 - 需注意地緣政治風險、復雜的法律環境和嚴格的稅務審查2. 阿聯酋基金會或DAO組織 - 阿聯酋基金會架構與新加坡基金會類似 - 阿聯酋已爲DAO組織制定完整規章制度和監管框架 - 成本相對較高,更適合具有一定規模的項目## 結語在全球加密貨幣行業監管前景仍不明朗的當下,中國項目方在落地RWA項目時,必須堅持"合規先行"。項目方需要積極與專業的加密貨幣行業律師團隊緊密合作,共同推進項目落地。
RWA項目海外落地:如何選擇最佳發幣主體
RWA項目海外落地:發幣主體選擇指南
隨着RWA監管框架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越來越多的RWA項目開始在海外落地。RWA項目的核心是將現實世界資產進行代幣化。涉及代幣發行業務時,由於各國法律法規對此都有很高的合規要求,項目方推進RWA項目時必須"合規先行"。發幣主體的選擇是代幣發行合規問題中基礎且關鍵的一環。
近年來,新加坡因其開放的監管態度和完善的制度框架,逐漸成爲加密貨幣行業創業者和投資人追捧的"加密貨幣天堂"。選擇新加坡基金會作爲RWA項目的發幣主體似乎成了"理所應當"。
基金會概念及其特點
雖然不同國家對"基金會"有各自的定義和架構,但大多數基金會至少具備以下特點:
與傳統"基金"不同,基金會在法律層面表達的意義大相徑庭。
加密貨幣行業偏好基金會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從法律角度看,完成代幣發行並不一定需要通過基金會這一主體。RWA項目方也可以選擇傳統的私人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營利主體作爲發幣主體。
新加坡基金會及其優勢
"新加坡基金會"實際上是加密貨幣行業的慣用說法。從法律意義上看,新加坡法律中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基金會概念。所謂"新加坡基金會"通常指被認定爲"非營利性組織"的擔保有限公司。
項目方之前傾向選擇新加坡基金會作爲發幣主體的主要原因包括:
然而,截至2025年,新加坡當局已大幅收緊對從事加密貨幣行業相關基金會的審批。雖然在法律上仍具可行性,但在實踐層面幾乎不可行。
RWA項目的替代發幣主體選擇
考慮到新加坡基金會的限制,RWA項目可以考慮以下兩種選擇作爲發幣主體:
美國基金會
阿聯酋基金會或DAO組織
結語
在全球加密貨幣行業監管前景仍不明朗的當下,中國項目方在落地RWA項目時,必須堅持"合規先行"。項目方需要積極與專業的加密貨幣行業律師團隊緊密合作,共同推進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