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CS:GO皮膚市場崩塌 虛擬經濟的繁榮與風險
CS:GO皮膚市場:虛擬經濟的繁榮與崩塌
CS:GO(《反恐精英:全球攻勢》)自2012年發布以來,其皮膚系統引發了一場持續十餘年的虛擬經濟繁榮。然而,2025年5月,這個看似穩固的市場突然崩塌,飾品指數三日內暴跌20%,多個熱門交易品種價格近乎腰斬。這一幕讓人不禁聯想到加密貨幣市場的劇烈波動。
CS:GO的皮膚交易始於2013年,當時遊戲引入了武器箱和皮膚系統,並允許在Steam市場進行交易。這一舉措奠定了CS:GO飾品經濟的基礎,隨後經歷了免費化嘗試和多次更新,市場持續繁榮。
對於多數玩家來說,購買皮膚最初只是爲了美化遊戲體驗。一位大學生玩家回憶道:"玩了一段時間後就想去買皮膚,這對玩家來說再正常不過了。"然而,當他發現皮膚價格不斷漲時,"炒皮膚"的想法應運而生。
CS:GO的飾品不僅是裝飾品,更像是一種社交貨幣。高質量或稀有的皮膚彰顯着玩家在社區中的地位,滿足了虛榮心的同時也創造了市場需求。這種需求推動了一個包含玩家、交易平台、主播、投機者、黑市和數據工具的龐大生態系統的形成。
皮膚價格差異巨大,從幾元人民幣的普通皮膚到價值數十萬的稀有珍品,構成了一個類似加密貨幣市場的分層結構。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皮膚的外觀設計、稀有度、武器類型、市場操作、季節性需求,甚至主播效應等。
然而,與加密貨幣不同,CS:GO飾品市場的命運很大程度上掌握在遊戲開發商Valve公司手中。公司可以通過調整掉落概率、改變皮膚在遊戲中的顯示效果等方式影響市場。這種中心化控制給市場帶來了額外的不確定性。
CS:GO飾品市場與NFT(非同質化代幣)市場有許多相似之處。兩者都承載了復雜的社交和身分象徵意義,價格都受名人效應影響,都存在巨大的價格波動風險。一位資深玩家表示:"皮膚沒有實際功能,甚至沒有加三點攻擊力,但它們是顏值追求、面子文化和身分象徵的集中體現。"
5月的市場崩塌讓許多玩家損失慘重。一位玩家透露,他此前靠飾品升值賺到的5萬元人民幣一夜之間化爲烏有,甚至變成了7萬元的虧損。盡管如此,經歷過加密貨幣市場起伏的他保持樂觀,認爲這次大跌可能吸引更多關注,有助於市場長期發展。
無論是Meme幣還是CS:GO飾品,虛擬經濟的故事似乎永無止境。市場、情緒、貪婪與恐懼在不同領域輪回,唯一不變的是財富自由的遙不可及,以及高位永遠有人接盤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