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Humanity Protocol 11億估值背後的爭議:技術質疑與空投不公引發社區擔憂
Humanity Protocol:11億估值背後的爭議與質疑
Humanity Protocol作爲Web3身分識別領域的新星項目,以解決"女巫"難題爲賣點,迅速吸引了資本市場的目光。然而,隨着項目的發展,其背後的技術實力和運營方式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質疑。
這個成立於2023年的項目宣稱通過掌紋識別技術實現人類證明系統。短時間內,Humanity完成了三輪融資,總金額超過5000萬美元,估值達到11億美元。衆多知名投資機構參與其中,基金會成員也囊括了區塊鏈和金融領域的資深人士。
項目發展勢頭強勁,Android版本發布後預約用戶突破800萬,某知名交易平台也宣布上線Humanity Protocol (H)代幣。然而,隨着空投活動的開展,一系列問題逐漸浮出水面。
有網友爆料稱,Humanity Protocol可能是"國產項目套殼",APP代碼中發現了深圳某門禁廠商的圖片。更有人指出,項目背後可能是上海一家專門承接身分驗證系統外包服務的公司。這些發現與Humanity宣稱的"技術創新"形成了鮮明對比。
對此,創始人Terence Kwok回應稱,涉事公司是早期合作夥伴,相關素材爲歷史遺留。但這一解釋未能平息社區疑慮。此前,項目在測試網階段就曾因安全問題受到質疑。
除了技術爭議,創始人Kwok的創業履歷也引發關注。據報道,他曾因激進擴張導致價值15億美元的智能手機公司陷入困境,最終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段經歷讓人不禁對Humanity的未來產生擔憂。
空投活動更是引發了社區的強烈不滿。許多長期活躍的用戶和貢獻者發現自己未獲得空投資格,或者僅獲得微不足道的空投量。與此同時,一些無交互記錄的地址卻收到了大量代幣。這種不透明和不公平的分配方式引起了廣泛質疑。
面對種種爭議,Humanity Protocol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社區期待項目方能夠提供更加公開、透明的解釋,並採取負責任的態度來處理這些問題。Humanity Protocol是否能夠兌現其承諾,成爲真正的Web3身分革新者,還是最終淪爲又一場資本炒作的遊戲,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