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比特幣2100萬枚上限:創新貨幣機制的優勢
比特幣總量上限:缺陷還是優勢?
比特幣總量被限制在2100萬枚,這一設定引發了不同看法。有人認爲這是比特幣的優勢,可以避免通脹;也有人認爲這是致命缺陷,可能導致通縮。那麼,這個數量上限到底是比特幣的弱點還是強項呢?
首先需要澄清一個常見誤解:比特幣的最小單位是"聰",1比特幣等於1億聰。因此,比特幣的實際最高數量級是2100萬億,而非2100萬。如果未來1聰能兌換1美元,那比特幣的總發行量將達到2100萬億美元,足以滿足全球交易需求。
即便在極端情況下,2100萬億的流通量仍無法滿足需求,人類也不會因此陷入困境。正如我們創造了比特幣,未來也可能創造出其他數字貨幣。事實上,當前市場上已存在上千種加密貨幣,如萊特幣、以太坊和EOS等。這與古代使用黃金、白銀、銅錢乃至貝殼作爲貨幣的情況類似,人類總能找到替代方案。
有人可能會質疑,既然批評法幣無限超發,爲何又支持如此龐大數量的比特幣?這裏有兩點關鍵區別:
數字貨幣的發行是市場內生的結果。礦工們付出成本、增加流動性並創造價值,本質上與生產其他商品服務無異。而法幣發行則不受市場規律制約。
比特幣有明確的數量上限,而法幣可以無限發行。正是這種稀缺性預期,使得比特幣獲得了價值。就像黃金儲量有限或藝術家去世後作品不再增加一樣,稀缺性往往會提升價值。
比特幣既有總量上限,又可無限細分,這種設計堪稱巧妙。當比特幣升值時,礦工可以增加開採或進一步細分單位。這種靈活的貨幣機制,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貨幣體系長期面臨的諸多難題,如貨幣供應量、初始分配權和生產權等問題。從這個角度看,比特幣的數量設定或許是其最大的優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