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龍凡解讀Conflux戰略:合規公鏈的技術堅守與長期發展
科學家的使命:Conflux創始人龍凡的技術堅守之路
多倫多大學教授、Conflux Network創始人龍凡在香港出席了一場聚焦數字金融與生態發展的大會。作爲清華大學姚期智實驗班校友和MIT博士,龍凡多年來一直低調地推進Conflux作爲中國唯一合規公鏈的技術探索與全球拓展。
面對當前區塊鏈行業的快速變化,Conflux如何保持技術定力?作爲合規的華人公鏈,Conflux背後有怎樣的長期思考?在這次罕見的專訪中,龍凡系統分享了他的路徑選擇、對行業趨勢的獨立判斷,以及對年輕開發者的建議。
創業初心與技術根基
龍凡將自己定位爲計算機科學研究工作者,即通常所說的"科學家"。無論是Conflux創始人,還是在學術界的經歷,都是這一身分的延伸。
Conflux的定位是立足於中國或亞洲的高性能公有鏈,致力於成爲Web 3.0時代的重要基礎設施。這一定位從2018年起就已確立,團隊始終堅持這一初心。
在技術方面,Conflux最大的優勢是在不犧牲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實現了高性能的TPS。網路能支持3000-6000的TPS,確認時間快,且無需犧牲節點數量和安全性。主網上線以來零安全事故,體現了架構的穩定性與可信度。
基於獨特的市場地位,Conflux專注於自身擅長的領域,如積極推進離岸人民幣穩定幣、與中國電信合作BSIM卡等。這些都體現了Conflux作爲發源於中國、目前國內唯一合規公鏈平台的獨特優勢。
合規:長期信念與路徑選擇
Conflux成爲中國唯一合規公鏈,有其歷史原因。這並非爭取而來,而是在之前的監管和政策環境下,大多數團隊出於短期策略考慮主動放棄,而Conflux選擇堅持。
堅持合規發展路徑意味着承擔高昂的合規成本,在許多決策上必須更加克制。例如,無法隨意發行新Token。但Conflux團隊始終相信,從長遠來看,這條路徑具有重大價值。
Conflux核心團隊多爲清華畢業生和海外留學歸國的科研人員,本就致力於嚴肅的技術研發。團隊認爲無需"流亡海外",而是可以探索一條正常發展的路徑。實踐證明,通過不斷溝通,監管機構並非完全無法交流,雙方最終能找到彼此理解、可以推進的解決方案。
RWA與Memecoin:區塊鏈世界的兩極
龍凡認爲,RWA(真實世界資產)和穩定幣並非泡沫,而是行業突破監管障礙、尋找新敘事方式的過程。這代表了人類更好利用區塊鏈技術的重要一步。
RWA本質上是穩定幣概念的擴展和敘事的演進。它爲實體經濟中缺乏流動性的資產提供了新的流動性來源,體現了區塊鏈技術的現實價值。這是整個行業在向外界傳達同一個核心觀點:區塊鏈技術是有價值的,有現實應用空間的。
至於Memecoin,龍凡將其視爲人類古老賭博需求在加密時代的表現形式。它類似於一張新的牌桌,有莊家、有押注,滿足了人們對風險和刺激的向往。是否將其視爲泡沫,取決於個人對"賭"的態度。
Conflux的長期堅持與展望
Conflux團隊自2018年以來一直堅持"亞洲高性能公鏈"的技術路線。與許多緊跟市場熱點的團隊不同,Conflux的策略更加克制和穩健。盡管推進節奏較慢,但團隊始終相信這個方向存在長期機會,特別是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其價值正逐步顯現。
對於新入行的開發者,龍凡建議根據個人和團隊情況選擇合適的路徑。有些團隊適合追逐短期機會,快速迭代;另一些則可以選擇長期投入某個方向,專注耕耘。關鍵在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
Conflux生態一直有各種激勵開發者的方式,並在不斷優化。團隊更傾向於支持那些願意長期合作、真正落地且有明確規劃的項目,而非短期的"候鳥型"開發者。對於簡單移植其他生態產品並期望獲得資助的做法,Conflux的支持會比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