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鏈遊戲深度剖析:加密原生革命還是泡沫幻象

全鏈遊戲深度研究:加密原生爲核心的泡沫還是革命?

一、引言:全鏈遊戲是什麼?

近期,全鏈遊戲sky strife的Pass卡在測試網上熱度飆升至21000ETH,引發了非全鏈遊戲玩家對這個賽道的關注。自1972年《乒乓》問世以來,遊戲產業一直在快速發展,從《超級馬裏奧》和《塞爾達傳說》等經典8bit遊戲,到如今的《堡壘之夜》和《英雄聯盟》等復雜的網路遊戲,遊戲早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娛樂消遣。

隨着區塊鏈技術的興起和加密貨幣的發展,遊戲產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用戶體驗。從將遊戲與加密經濟緊密結合的Axie Infinity,到以社交與創新爲核心的Stepn,區塊鏈遊戲逐漸被寄予成爲加密技術大規模應用的希望。人們也開始探索遊戲和區塊鏈結合的新方式,除了資產上鏈之外,還能否將更多元素上鏈?這就誕生了全鏈遊戲的概念。

那麼全鏈遊戲和傳統遊戲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在傳統遊戲中,所有的遊戲邏輯、數據存儲、數字資產和遊戲狀態都存儲在中心化的遊戲公司服務器中。隨後出現的資產上鏈遊戲(通常被稱爲Web2.5遊戲),如Axie和Stepn,將資產上鏈。玩家可以擁有資產所有權,提高資產流動性。但當遊戲停運時,遊戲資產仍會面臨失去流通價值的困境。

而備受關注的全鏈遊戲則將遊戲所有的交互行爲和狀態全部上鏈,包括遊戲邏輯、數據存儲、數字資產和遊戲狀態,全部由區塊鏈處理,從而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遊戲。

全鏈遊戲的主要特徵可以總結爲以下幾點:

  1. 數據來源的真實性由區塊鏈確保。區塊鏈不僅是數據的輔助存儲,而是遊戲數據的真實來源。

  2. 遊戲的邏輯和規則通過智能合約實現。遊戲中的各種操作都可以在鏈上執行,確保遊戲邏輯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3. 遊戲開發遵循開放生態系統原則。遊戲合約和可訪問的遊戲客戶端採用開源模式,爲第三方開發者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

  4. 遊戲與客戶端無關。即使核心開發者的客戶端消失,遊戲依然可以繼續進行。這取決於遊戲數據的無權限存儲、邏輯的無權限執行以及社區能夠獨立與核心智能合約互動的能力。

全鏈遊戲深度研報:以加密原生爲核心,究竟是泡沫還是革命?

二、爲什麼人類需要全鏈遊戲?

1. 傳統遊戲行業現狀

遊戲產業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誕生了許多優秀的Web2遊戲,從FPS類的反恐精英、穿越火線,到RPG類的地下城與勇士、龍之谷,再到MOBA類的英雄聯盟、王者榮耀,以及卡牌類的陰陽師、爐石傳說等,遊戲在娛樂生活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根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數據,2022年全球遊戲市場規模爲2495.5億美元,預計2023年將超過2800億美元,到2030年有望超過6000億美元。相比之下,2022年全球電影文娛產業市場規模爲944億美元。可見遊戲在經濟發展中佔據了重要地位,其商業化的深度和類型廣度都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

目前全球的遊戲玩家數量已經超過25億,接近30億。遊戲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多的人參與,主要是因爲它從多個方面滿足了人性的需求和弱點:

  1. 逃避現實重啓人生:遊戲提供了一個可以逃避日常生活壓力和挑戰的場所。

  2. 沒有負擔的社交:多人在線遊戲提供了社交互動的平台,尤其對社恐人羣較爲友好。

  3. 獲得及時反饋的獎勵:遊戲提供了豐富的獎勵系統和及時的獎勵機制。

  4. 低成本的自由探索:許多遊戲提供豐富的虛擬世界,讓玩家可以探索未知的領域。

  5. 追求成就和自我實現:通過完成任務和目標,人們可以實現追求成功和認可的欲望。

全鏈遊戲深度研報:以加密原生爲核心,究竟是泡沫還是革命?

2. 傳統遊戲行業的困境

目前傳統遊戲面臨兩個主要困境:

  1. 遊戲發行受到版號限制

一些國家或地區對遊戲發行實施嚴格的版號制度,尤其在中國,遊戲需要獲得版號後才能在市場上發布。這導致許多中小遊戲公司面臨倒閉風險。

  1. 發行前的成本太高,且容易產生沉沒成本

在Web2遊戲的開發模式中,遊戲開發階段需要承擔前期的人力資源與基礎設施成本,等待版號階段有閒置時間成本,只有在遊戲發行後才能產生商業收益。這種模式使得盈利週期長,獲得預期收益的風險較高。

3. Web2.5遊戲的破局嘗試

面對這兩個困境,Web2.5遊戲率先嘗試破局:

  1. 面向全球用戶,繞開國內版號限制。

  2. 通過發行NFT和token的方式,在遊戲早期階段就可以獲得收入,降低了遊戲制作的資金門檻。

在Web2.5遊戲的探索中,出現了像Axie和Stepn這樣引人注目的遊戲。然而,隨着經濟模型的破裂,Web2.5遊戲後續未能持續引發熱潮。部分開發者開始轉向全鏈遊戲,探索新的可能性和價值驗證。

全鏈遊戲深度研報:以加密原生爲核心,究竟是泡沫還是革命?

三、全鏈遊戲行業現狀分析

目前全鏈遊戲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無論是遊戲項目還是相關基礎設施都在發展中。全鏈遊戲領域的產業圖譜大致可分爲:全鏈遊戲項目、全鏈遊戲引擎、全鏈遊戲專用鏈、全鏈遊戲分發平台四大類。

1. 全鏈遊戲項目

目前的全鏈遊戲項目都處於早期階段,大部分仍在測試中。市面上可玩的全鏈遊戲數量不超過兩位數。遊戲整體以策略類(SLG)爲主,也有一些項目在嘗試模擬經營方向。

以下是幾款值得關注的全鏈遊戲項目:

  1. Dark Forest

Dark Forest是一款在以太坊上使用zkSNARKs技術創建的去中心化策略類遊戲。它是最早建立在去中心化系統上的不完全信息遊戲之一。作爲一款太空徵服策略遊戲,玩家通過探索無限宇宙、佔領星球和資源來發展自己的帝國。

Dark Forest的主要亮點包括:

  • 遊戲邏輯、數據、狀態全部上鏈,中心化個體無法單獨控制行爲結果。
  • 開源全鏈上遊戲模式賦予了無許可的互操作性,催生出繁榮的二創生態。
  • 使用zk-SNARKS技術進行信息隱藏,實現了策略對抗的可能性。
  1. Loot Survivor

Loot Survivor是BibliothecaDAO團隊開發的一款遊戲,屬於Loot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個文字類的地牢或Roguelike遊戲,於2023年5月25日在裏斯本的全鏈遊戲峯會上首次亮相。

遊戲玩法相對簡單,通過文字交互進行打怪,直至死亡,並通過排行榜鼓勵玩家不斷挑戰自我。整體來說,遊戲的規模和可玩性較小,更多地是在遊戲創作上繼承了Loot生態,增加了Loot生態的遊戲化敘事。

  1. Imminent Solace

Imminent Solace是最近推出的一款基於ZK戰爭迷霧的寶物大亂鬥類喫雞遊戲,基於MUD引擎開發。由PTA DAO開發,融合了PVP掠奪、自主世界探索和PoW資源挖掘元素。遊戲玩法類似Dark Forest,但操作更簡易,使用體驗更好。

項目的最終目標是打造類似EVE的戰爭模擬遊戲,玩家在遊玩過程中會在資源和資產上承受實際損失,需要面臨策略上的挑戰。Imminent Solace是近期全鏈遊戲中相對可玩性較高的一款遊戲,遊戲交互和體驗都比較不錯。

此外,還有Lattice官方自研的Sky Strife、OPCraft、SmallBrain的文字遊戲Word3,Web3版的狼人殺Framed以及大逃殺類Loot Rayale、養成經營類的Genki Cats等遊戲在全鏈遊戲領域進行探索,但大部分仍處於測試階段。

目前的全鏈遊戲基本上都是Web端遊戲,幾乎沒有PC端和移動端。這與全鏈遊戲不需要客戶端的特性有關,Web端開發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成爲了開發者的首選。另一方面,全鏈遊戲目前仍處於概念驗證階段,如何快速開發出可玩的MVP版本來驗證遊戲價值是關鍵。

全鏈遊戲深度研報:以加密原生爲核心,究竟是泡沫還是革命?

2. 全鏈遊戲引擎

全鏈遊戲引擎的目標是提供通用代碼,簡化遊戲開發流程。與傳統遊戲引擎相比,全鏈遊戲引擎更注重合約與客戶端的狀態同步、內容的持續更新、與其他合約間的可互操作性等問題。

目前主要的全鏈遊戲引擎包括Mud、Dojo、Argus、Curio、Paima等,其中Mud和Dojo是最主流的兩個:

  1. Mud

Mud是由Lattice在2022年11月正式發布的第一款全鏈遊戲引擎。作爲最早的全鏈遊戲引擎,目前Mud擁有最多的開發者生態。除了最早的Dark Forest之外,還誕生了OPCraft、Sky Strife、Word3以及最近的Imminent Solace等項目。

  1. Dojo

Dojo是在Starknet生態上誕生的遊戲引擎,最初是圍繞MUD在

LOOT3.0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做题家の困惑vip
· 3分鐘前
又不是单纯玩游戏 就图赚币罢了
回復0
MetaverseMigrantvip
· 07-31 21:59
21000eth?割韭菜的又来了
回復0
StakeOrRegretvip
· 07-31 13:46
还没玩上就跑路了 割一茶杯先
回復0
NFTragedyvip
· 07-31 13:46
21k eth 笑死 割韭菜还是你们会
回復0
HackerWhoCaresvip
· 07-31 13:39
不就axie那套割韭菜玩法换壳重来?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