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十年徵途 以太坊的中年考驗與未來挑戰
以太坊十年:世界計算機的中年危機
在過去的十年裏,人類多次重新定義了計算機的形態。從龐大的早期計算機,到企業大型機,再到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每一次算力的飛躍都改變了人與世界的連接方式。
2013年,19歲的Vitalik Buterin在玩遊戲時思考了一個問題:在數字世界中,誰來保證規則不被隨意更改?這促使他構想了一臺不受單一實體控制、人人可用的"世界計算機"。
2015年7月30日,以太坊主網在柏林一間小辦公室中啓動。當時只有不到百名開發者,但這標志着世界計算機的火種被點燃。
以太坊首次將智能合約引入區塊鏈,使其不再僅是記帳工具,而成爲可運行程序的全球公共計算機。然而,這臺新生的計算機很快就面臨了嚴峻考驗。
2016年,The DAO事件導致大量資金被盜,社區爲是否回滾交易展開激烈討論。最終選擇硬分叉挽回資產,但也因此分裂出以太坊經典。這一事件首次將世界計算機的治理問題擺上臺面。
2017-2018年的ICO熱潮將以太坊推向高峯,但隨之而來的泡沫破裂使其陷入低谷。網路擁堵和高額手續費問題凸顯,暴露出算力不足的局限性。
爲應對性能瓶頸,社區早在2015年就開始研究分片方案。同時也探索了狀態通道、Plasma等鏈下擴容路徑。2019年,Rollup方案興起,通過將交易打包提交主鏈驗證來提升處理能力。
此後幾年,DeFi和NFT在以太坊上爆發。盡管網路繁榮伴隨着高額手續費問題,但以太坊通過協議改進開始回應。2021年8月實施的EIP-1559引入了基礎手續費燃燒機制,在高需求時期減少通脹壓力。
2022年9月,The Merge完成,以太坊從PoW切換至PoS,能耗降低99%,新發行率減少90%。合並後一年的數據顯示,以太坊淨供應量減少約30萬枚ETH,強化了市場對其稀缺性的預期。
2024年3月,以太坊實施Dencun升級,引入EIP-4844降低了二層網路向主網提交數據的成本,標志着向分片目標邁進了一步。
十年過去,這臺世界計算機已從理想變爲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然而,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
中年的迷霧
2024-2025年,以太坊面臨的困境集中顯現:
Layer2分流效應顯著。二層網路的興起讓大量交易和價值停留在上層,未能回流主網,侵蝕了以太坊主鏈的價值捕獲。
外部公鏈競爭加劇。Solana等高性能公鏈吸引了大量新興項目,Tron在穩定幣領域超越以太坊。雖然以太坊仍是最大的DeFi生態,但相對優勢有所下降。
治理和安全隱憂。PoS轉型後,質押集中化問題引發擔憂。大型質押服務商佔據主導地位,可能影響網路安全。
基金會角色爭議。長期以來,基金會在資金管理透明度和生態引導方面備受質疑。同時,意見領袖聲音逐漸淡出,導致社區缺乏共識凝聚。
應用層停滯。除DeFi和NFT外,社交、遊戲、身分等方向尚未出現規模化成功的應用。鏈上活躍度指標持續走低,缺乏能帶動新一輪用戶增長的殺手級應用。
市場表現不佳。ETH價格長期未能突破歷史高點,相對其他加密資產表現落後。機構配置雖帶來一定支撐,但更多源於資金面因素,而非生態本身的突破。
未盡之路
面對挑戰,以太坊社區正在多方面尋求突破:
技術升級:致力於提升整體網路吞吐量至每秒十萬筆,同時保持去中心化和穩健性。未來將引入更多數據採樣和壓縮技術,通過零知識證明等方案突破性能瓶頸。
治理改革:基金會啓動架構重組,設立明確目標,強化團隊職能,提高透明度和資金使用效率。
經濟模型優化:探討從Layer2繁榮中獲取收益,或調整協議費和MEV分配機制,以確保主鏈在Rollup時代仍能分享生態紅利。
尋找新應用突破口:鼓勵開發者關注社交、身分、AI等新興領域,同時着眼於可穿戴設備、AR、腦機接口等未來交互形態。
以太坊仍擁有龐大的開發者社區和深厚的技術積累。但如Vitalik所言,未來十年需要從理論轉向實踐,思考如何對世界產生實質影響。開發下一代應用不僅要具備創新功能,還需保留共同價值觀,並且足夠易用以吸引更多用戶。
世界計算機正站在十字路口。下一個十年,它將如何重新定義自己的角色,仍需每一個相信這個夢想的人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