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Web3重構電信業:解析Roam如何打造全球價值交換網路
Web3重構電信行業:以Roam爲例探討區塊鏈如何改變通信網路
在全球數字化浪潮中,傳統電信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5G技術落地給運營商帶來巨額投入壓力,但收入模式並未得到改善,增值服務也未實現突破,反而陷入存量市場的激烈競爭中。
數據顯示,美國頭部電信企業雖然收入高於互聯網巨頭,但盈利能力和市值均遠低於後者。這反映出投資者對電信行業重資產模式和增長潛力信心不足。
電信行業一直在探索變革之路。過去虛擬運營商等嘗試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今,區塊鏈和Web3技術爲行業帶來新的機遇,有望通過去中心化模式重構通信網路,將其升級爲價值交換網路。
本文將基於電信行業現狀,探討區塊鏈和Web3運營模式如何爲行業提供解決方案。我們將以去中心化電信運營商Roam爲例,深入分析區塊鏈技術如何重塑通信網路,將其升級爲價值交換網路,以及這一變革可能帶來的影響。
傳統電信運營商面臨的挑戰
傳統電信運營商的商業模式以通信基礎設施爲核心,通過提供連接服務、增值業務和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實現盈利。其核心邏輯可概括爲"連接+生態+服務"的三層架構。
基礎通信服務仍是主要收入來源,包括移動數據、家庭寬帶等。但傳統語音和短信業務因OTT應用替代而大幅萎縮。運營商通過捆綁銷售提升用戶黏性,同時大力發展雲服務、物聯網等增值業務作爲增長引擎。
成本方面,運營商面臨重資產投入和精細化運營的雙重壓力。5G基站建設、頻譜拍賣等推高資本開支。爲降低成本,行業普遍採用共建共享、AI節能等措施。但在存量市場中,用戶爭奪成本居高不下,倒逼運營商轉向數字化直銷。
行業主要挑戰來自技術迭代與跨界競爭。傳統業務持續衰退,5G投資回報週期漫長,還需應對衛星寬帶、雲廠商等新興對手的衝擊。
運營商的轉型聚焦技術升級與生態重構。在技術層面,網路切片、邊緣計算等成爲關鍵。在生態構建上,運營商正從"流量管道"向"數字服務引擎"轉型。ESG戰略也成爲差異化競爭的抓手。
存量市場競爭與出海探索的困境
電信行業已進入存量市場競爭階段,幾家主要運營商在有限市場中激烈角逐,同時深耕各自的細分市場。這不僅是電信業的困境,也反映了當前整體市場經濟的狀況。
面對國內市場的飽和,出海成爲許多企業的選擇。但對電信運營商而言,國際化擴張並非易事。通信行業在各國都屬敏感領域,跨國經營面臨諸多障礙:
市場準入限制:多數國家對外資持股比例設限,要求本地化運營;
頻譜分配規則不同:各國5G頻段不統一,增加跨國部署成本;
數據本地化要求:歐盟GDPR等法規限制跨境數據流動;
本地壟斷格局:多數國家由2-3家本土運營商主導市場;
價格戰與補貼文化:新興市場依賴低價套餐和手機補貼,壓縮利潤空間。
針對這些挑戰,運營商採取了不同策略,如股權投資、合資、虛擬運營等模式。但這些方式仍難以徹底擺脫地域限制,也無法根本解決有限市場中的激烈競爭問題。
因此,電信運營商的國際化呈現"全球能力,本地交付"的特徵:在核心網絡層建設全球骨幹網,但需遵守各國數據主權規則;在技術標準層面應對6G研發的"技術陣營化";在服務應用層高度本地化,依賴合資夥伴或本土團隊運營。
Web3重構電信行業的潛力
顯然,有限的全球化與在夾縫市場中求生存並非理想選擇。我們可以借助區塊鏈技術和Web3運營模式來重構電信行業。這不是簡單的"區塊鏈+",而是通過全球化、代幣經濟、分布式治理和開放協議,將通信網路升級爲基礎價值交換層,以支撐未來數字文明。
在基礎設施層面,物理網路資源通過代幣化實現分布式共享。Roam模式驗證了用戶貢獻Wi-Fi熱點獲得代幣激勵的可行性,挑戰傳統運營商基站壟斷模式。頻譜資源的DAO化治理可提高利用率並創造共享收益。去中心化身份(DID)方案讓用戶自主掌控SIM卡數據,減少隱私風險。
跨境服務與結算的自動化成爲另一突破口。基於區塊鏈的國際漫遊清算大幅縮短結算週期並降低成本。DeFi模式被引入資費體系,用戶可通過質押獲得通信折扣。物聯網領域,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結合催生設備自治網路,實現低延遲通信。
此外,通信與金融實現深度融合:用戶可通過共享帶寬、數據等資源賺取收益,形成"消費-生產"閉環;DeFi機制衍生出通信保險、跨鏈漫遊等創新服務,鏈上智能合約自動執行跨國結算。
Roam:Web3去中心化電信運營商案例
Roam致力於構建全球性開放無線網路,確保人類和智能設備在任何狀態下都能實現自由、無縫和安全的網路連接。不同於傳統運營商的地域局限,Roam基於區塊鏈的全球化優勢,通過搭建OpenRoaming™ Wi-Fi框架的去中心化通信網路,並接入eSIM服務,構建了全球開放、免費的無線網路。
短短兩年多,Roam在全球190個國家擁有超170萬個節點,用戶超230萬,每日進行50萬次網路驗證活動,成爲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無線網路。Roam用戶在建設和驗證Wi-Fi節點時還可獲得免費eSIM數據,使Roam成爲能採用互聯網模式運營的電信服務商。
Roam與Wi-Fi聯盟及無線寬帶聯盟(WBA)合作,結合傳統OpenRoaming™技術和Web3的DID+VC技術,構建去中心化通信網路。這不僅降低了全球網路建設成本,還實現了類似蜂窩網路的無縫登入和端到端加密功能,大幅提升用戶體驗和連接穩定性。
Roam鼓勵用戶通過App參與網路共建,分享Wi-Fi節點或升級至OpenRoaming™ Wi-Fi。用戶可在全球四百萬個OpenRoaming™熱點間無縫連接,甚至在偏遠地區也能找到Roam節點。同時,Roam的eSIM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爲用戶提供靈活高效的網路連接方案。
通過Wi-Fi+eSIM的全球免費接入和多樣化激勵機制,Roam推動了去中心化網路的快速發展。用戶可通過籤到、邀請好友或社交媒體互動賺取全球數據流量或Roam積分代幣,創造持續穩定的收益渠道。
基於通信的價值交換網路
區塊鏈通信網路的變革不僅重構業務模式,更是將通信網路升級爲價值交換網路,從"傳遞信息"躍遷至"傳遞信息+價值+信任"的三位一體網路,成爲融合價值傳遞、數據確權與信任協作的下一代數字社會底座。
信息傳遞效率:解構時空價值傳輸壁壘
通信技術的演進深刻重構了金融支付體系。從電報到區塊鏈支付,通信技術通過提升信息傳遞效率、擴展連接邊界、重構信任機制,持續推動支付領域的革命性變革。區塊鏈採用P2P通信網路,構建無需中介的價值傳輸通道,效率提升數百倍。基於區塊鏈Web3的通信網路,同樣能實現價值交換效率的大幅提升。
連接邊界擴展:構建普惠金融神經末梢
蜂窩移動通信技術將支付節點延伸至物理世界每個角落。基於Roam構建的全球網路,可爲所有能聯網的人羣(包括14億無法觸達銀行服務的人羣)提供區塊鏈上的銀行級金融服務,實現真正的金融普惠和平權。
物聯網通信技術正在創造新型支付場景,如智能電表自動抄表扣費、自動售貨機無人支付等。5G網路的超低時延與海量連接能力,支撐着更多創新應用。隨着AI Agent的爆發,AI之間或AI與人之間的交互也需要通信網路及其上的價值傳輸。
信任機制重構:InTrustlessWeTrust
比特幣白皮書描繪了無需信任中介的世界,密碼學與代碼提供了無需信任的基礎。然而,當理想主義的加密世界與現實世界交織時,如何在區塊鏈網路上構建信任機制成爲關鍵問題。
基於區塊鏈技術和Web3的"鏈上銀行"已能實現發達國家銀行服務的多種功能,如儲蓄、投資理財、轉帳、消費支付等。這些銀行級服務僅需聯網即可使用,可作爲Roam項目的進一步衍生。隨着機制重構,更多基於區塊鏈通訊網路的金融服務將被構建,未來或催生"全球即時結算網路"、"AI自主金融體"等新形態。
結語
電信運營商行業正在經歷深刻變革。未來可能形成"中心化設施+去中心化服務"的混合模式:一類基礎通信運營商將繼續擔任"管道工"角色,控制物理層資源,但通過API開放網路能力;另一類服務運營商,如Roam,將基於通信網路和區塊鏈技術,以開放協議重構自身爲全球價值路由中樞。用戶也需從"被動消費者"轉向"生態共建者",推動整個Web3通信生態發展。
Network State的理想國需要構建在通信網路之上。像Roam這樣的Web3去中心化電信運營商,有望成爲未來數字理想國的底層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