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DTSP框架重塑Web3監管 企業面臨轉型挑戰

robot
摘要生成中

新加坡Web3監管收緊:DTSP框架下的變革與挑戰

概要

新加坡作爲"亞洲特拉華"曾吸引衆多Web3企業,但隨着監管漏洞暴露,監管環境正在發生重大變化。2025年即將實施的數字Token服務提供商(DTSP)框架將要求所有在新加坡提供數字資產服務的公司必須獲得許可。這標志着新加坡在支持創新的同時,對行業合規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深入探討了這一監管轉變及其對Web3行業的影響。

新加坡監管環境的演變

新加坡憑藉其清晰的法規、低稅率和高效的公司註冊流程,長期以來被視爲企業友好的環境。這種優勢同樣吸引了Web3行業。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早期認識到加密貨幣的潛力,制定了靈活的監管框架,爲Web3公司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然而,近期新加坡的政策方向出現明顯轉變。MAS逐步收緊監管標準,修訂相關框架。數據顯示,自2021年以來,超過500份許可證申請中,獲批率不足10%,反映出審批標準的顯著提高和更嚴格的風險管理措施。

新加坡的Web3大撤離:未來將有哪些變化

DTSP框架:背景與變革

監管收緊的背景

新加坡早期靈活的監管環境吸引了大量Web3公司,但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最突出的是"空殼公司"現象,即公司在新加坡註冊但實際運營在海外,利用《支付服務法》(PSA)的監管漏洞。這種做法不僅規避了實際監管,還給反洗錢(AML)和反恐融資(CFT)執法帶來挑戰。

2022年,幾家高調公司的倒閉事件凸顯了這些監管漏洞的嚴重性,促使MAS決定採取更嚴格的監管措施。

DTSP法規的關鍵變化

新的DTSP框架將於2025年6月30日生效,是《金融服務與市場法》(FSMA 2022)的一部分。與PSA相比,DTSP框架的適用範圍更廣:所有以新加坡爲運營基地或在新加坡開展業務的數字資產公司均需獲得許可,無論其用戶位於何處。

MAS明確表示,不會向缺乏實質業務基礎的公司發放許可。這一政策變化標志着新加坡向更加嚴格和透明的數字金融中心轉型。

DTSP框架下的監管範圍重新定義

DTSP框架顯著擴大了監管範圍,涵蓋了此前可能未受監管的業務類型。例如,在新加坡註冊但完全在海外運營的公司,或在海外註冊但核心功能在新加坡的公司,都可能需要遵守DTSP要求。

新框架要求運營商具備實質性運營能力,包括AML、CFT、技術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這意味着企業需要重新評估其在新加坡的活動是否受監管,以及是否能在新框架下維持業務。

總結與展望

DTSP法規的實施反映了新加坡監管機構對加密行業態度的根本轉變。這不僅是簡單的監管收緊,更是對在新加坡運營的實體施加明確責任的舉措。

這一變化將迫使許多運營商重新考慮其在新加坡的業務模式。無法滿足新標準的公司可能需要調整運營框架或考慮將業務遷移到其他地區,如香港、阿布扎比或迪拜等正在發展自身加密監管框架的地方。

然而,公司在考慮遷移時應將其視爲戰略決策,而非簡單的監管規避。需要全面評估不同地區的監管強度、方式和運營成本。

盡管新加坡的新監管框架可能在短期內增加進入壁壘,但長遠來看,這可能有助於塑造一個更加成熟、透明的市場環境。未來,新加坡能否保持其作爲穩定可靠的商業環境的地位,將取決於這些結構性變化的實施效果以及機構與市場的互動。

TOKEN-1.9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0xTherapistvip
· 18小時前
监管越严 项目死的越快
回復0
WagmiWarriorvip
· 18小時前
卷死区块链咯
回復0
无常损失资深哲学家vip
· 19小時前
又来薅韭菜了属于是
回復0
咖啡厅矿工vip
· 19小時前
新币收紧 跑路潮要来咯~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