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N:歷史包袱與重構之路在過去兩年裏,TON(The Open Network)經歷了從沉寂到爆發的驚人轉變。憑藉Telegram數億用戶基礎,TON迅速在加密社區建立起強烈存在感。遊戲化生態、機器人經濟、Stars支付體系等敘事一度風頭正盛。然而,幣價震蕩、市值回落、活躍度下降的現實也暴露出TON的深層結構性問題:籌碼集中、生態同質、基礎設施薄弱。本文將系統分析TON的籌碼分布、代幣經濟、用戶與資金流動、開發生態與TAC架構,試圖回答一個核心問題:TON的短期繁榮,是否具備支撐其長期價值的結構?## TON籌碼極度集中:巨鯨與散戶的鴻溝TON起步並不順利,一開始就背負着巨額籌碼集中、歷史礦工鎖倉等結構性問題。如今它正試圖在這些"沉沒成本"中重塑自身。從籌碼結構、代幣走勢與資金流向中可以一窺其生態發展的真實圖景。TON歷史導致大部分籌碼掌握在少數礦工手中,官方通過場外交易(OTC)彌補此問題。TON於2018年創建,2019年準備發幣啓動主網時遭SEC禁止,2020年5月項目正式中止,但被開發者小隊重啓。截至2022年6月,TON coin已全部挖完,目前轉爲權益證明(POS)機制。由於項目中止後被開發團隊接管,2020年6月佔總供應量98.55%的TON可用於挖礦,直到2022年6月28日挖礦結束。這意味着大多數代幣都在早期礦工手中。TON項目方推出優惠方案從早期礦工手中大量購買代幣,同時若大戶長期鎖定代幣(4年),可獲得6-7%的年化收益率。根據數據,擁有總供應量1%以上的巨鯨地址有12個,其中6個是低活動地址。社區投票標記爲"凍結"的鯨魚地址指不活躍的早期礦工地址,共有171個,鎖倉10.81億TON。標記爲"TON Believers Fund"的地址資產被凍結至2025年10月12日,共鎖倉13.17億TON(佔比約52%),爲了穩定拋壓,這些凍結資產的年化收益率高達7.176%。TON籌碼分布極度不均。持有100TON以下的用戶佔比近99.9%,2024年3月起散戶大量湧入。目前持有TON的約有1.23億個地址,其中大部分(1.2254億)只持有10個以下的TON。持有10萬以上TON的地址在2024年3月前都不到500個,之後緩慢增加,8月達到峯值1300個左右,但隨着熱度減退目前降至600個左右。根據數據,擁有1000個以下TON的地址雖然數量衆多,但僅佔整體代幣的1%多一點。TON的情況與其他公鏈不同,他們需要在歷史的束縛下構建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TON估值下跌,但上行空間仍存### TON幣價、市值和流動性TON幣價有幾波大的漲節點:1. 2021年11月,上線中心化交易所並獲得Telegram創始人公開支持2. 2024年2月底3月初,整體交易量大幅漲,有大資金流入。Mirana Ventures投資800萬美元支持TON,同時Telegram用戶突破9億,還有IPO傳聞3. 2024年6月至7月下旬 4. 2024年8月25日CEO杜羅夫被捕造成約20%下跌根據數據,TON幣價歷史最低點爲2021年9月的0.5194美元;歷史最高點爲2024年6月15日的8.25美元。過去一年,TON代幣較高點下跌超50%,市值也大幅縮水。與此同時,TON生態的鎖定總價值(TVL)也從最高超過7.7億美元驟降至如今的1.4億美元,跌幅近80%。盡管幣價已較高點腰斬,但從市值規模來看,TON依然具備再起空間,關鍵在於能否把生態熱度轉化爲長期價值。截至2025年5月11日,以太坊市值爲3063.6億美元,若ETH還要實現每年10%的增長,需要約300億美元新增資金流入。相比之下,Solana目前市值919.3億美元,要實現同樣比例增長需要90億美元。而TON目前市值是86.4億美元,雖然相比2024年中最高點的251.7億美元下降了65.65%,但表明其仍有很大漲空間。TON市值漲大致經歷幾個階段:從2023年7月中的40億美元漲至2024年初的70億美元,再到2024年8月熱度最盛時的130億美元左右(FDV 270億美元),市值幾乎每半年翻倍。但目前市值又回落至80億美元左右(FDV 170億美元)。2022年11月-2023年6月,TON生態的搭建帶來市值提升,穩定在30億美元左右。2023年6月-8月,Telegram機器人爆火,加上7-8月TON集成內置錢包並上線應用中心,對機器人生態的狂熱關注和生態發展帶來TON本身的生態敘事漲。2024年3月起由於融資和生態繼續搭建,帶來市值飆升。根據數據,從整個時間範圍來看,大幅出貨時間節點是2022年4-6月、2023年6月、2024年7月和2025年4-5月的現在。除此之外2022年底2023年初是大量資金流入TON的時機。2024年5月29日,杜羅夫場外出售256.4萬TON,但並未對TON價格造成影響。在此之前,杜羅夫從3月中一直間歇出售TON。2024年6月10日起,幣價和短線交易者數量持續下跌,持有一年以內的人數漲,可見大多數是2023年6月入場(購買出貨的TON),在幣價下跌時繼續持倉(被套)。### TON通脹可控,應用場景有待拓展TON代幣最初供應量爲50億枚,供應無上限,以每年約0.6%的速度增長(約3000萬枚)。代幣用於獎勵驗證者,若驗證者行爲不當,則其質押的代幣會被削減。目前可以通過質押TON獲得約4.7%的年化收益率。TON代幣的實用性包括:支付智能合約交易處理費用、平台應用服務費、質押、跨鏈交易、TON的治理和存儲服務,未來可以支付TON代理服務。目前可以直接用信用卡購買TON,再購買匿名帳號之類的虛擬商品。Telegram推出Stars中轉方案來順應蘋果和谷歌的監管並提升用戶使用度,官方將其未來生態的核心(廣告、資金劃轉)連結TON生態。爲了在整個Telegram生態系統中支持數字商品和服務的支付,推出了Telegram Stars。用戶可以通過Apple和Google的應用內購買或PremiumBot獲取Stars,然後用於購買機器人提供的數字產品,如電子書、在線課程和Telegram遊戲中的物品。TG Stars是TON用於漸進引導Web2用戶進入加密領域的方案,可直接信用卡充值:- 對用戶:使用簡單,只需信用卡購買,不涉及加密貨幣- 對商家:提現必須用TON(有人評價是加密貨幣騙局,只有兌現才有用) - 對Telegram:用Stars代替真實貨幣以遵守Google Play/App Store規則,一方面又能轉化成TON應用商店未來支持,官方說明數字商品唯一的支付渠道。且官方表示Telegram Stars只是開始,未來的更新將爲Stars帶來更多功能和特性,比如爲內容創作者提供禮物、小額支付等。但Telegram官方將營銷最重要的兩個部分 - 引流和提現用TON連結:1)必須充值TON才可以投放廣告 2)開發者提現收益需要通過TON,等於產品的"始"和"終"都被TON所包圍。## TON流量退潮後的現實:生態轉型陣痛TON目前賽道聚集且擁擠,官方不再關注遊戲生態,而是重點放在支付側:1000多個項目僅有20個小分類,但實際只有5個大類,如NFT相關(120多個)、遊戲相關700多個(包括博彩類)、交易類(中心化交易所、錢包、跨鏈橋)、社交(頻道、聊天等)和工具(區塊瀏覽器、開發工具、VPN、發射臺)。而且可以看出TON目前並沒有把注意力放在此前爆火的遊戲生態上,遊戲類目甚至在官網分類頁面的倒數第二類。但其他類目的產品缺乏:除了遊戲和迷因幣外,其他賽道基本上知名度較低,即使是購物類目,也存在用戶單一(僅支持俄語區)、功能基礎(大多是幫助TON支付)等問題。TON鏈上活躍度的持續下滑,正清晰揭示其生態內部經濟活力的衰退。用戶參與和交易頻次雙雙下跌,反映出生態增長動力的明顯減弱。這一困境源於多重因素交織。一方面,TON早期依托Telegram的流量紅利,以小程序和"點擊賺取"類小遊戲快速吸引用戶,但未能建立有效的用戶留存和價值沉澱機制。造富效應消退後,用戶興趣驟減,流量紅利迅速枯竭。另一方面,TON生態敘事較爲單一,主要圍繞社交與遊戲,缺乏對DeFi、AI、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等多元化賽道的深入布局。DeFiLlama數據顯示,目前TON上總鎖倉價值過千萬美元的項目僅十餘個,其中Tonstakers一枝獨秀,生態項目集中度高,發展失衡問題突出。此外,TON獨特的開發架構和編程語言對開發者不夠友好,限制了項目孵化與創新效率,進一步削弱了生態活力。盡管Mini Apps具備無縫授權與支付集成功能,理論上可觸達9.5億Telegram用戶,但生態實際高度集中於遊戲與NFT,工具、支付、基礎設施等通用型應用仍屬稀缺。TON若無法走出對短期熱度的路徑依賴,從TON代幣出發拓展可落地的應用場景,那麼將難以沉澱爲可持續的鏈上價值。一旦流量紅利褪去,真正能支撐生態的,必須是項目的結構健康與多元能力。從當前TON的生態構成來看,轉型的壓力正在逐步顯現。## TON的用戶和開發者在哪裏?### TON用戶暴漲,活躍度卻在下降TON用戶增長快:根據tonscan數據顯示,從2024年5月中到9月初,TON的地址從2000萬增至7000萬,其中8月一個月就上漲了一倍(4500萬-7000萬)。從2024年9月至今,TON的地址又翻倍,目前有1.5億用戶,漲非常迅速。根據Dune數據,從2024年初新用戶以日均200-300的速度增加,同時回歸用戶可
TON生態面臨轉型:流量退潮下的結構性挑戰與重構之路
TON:歷史包袱與重構之路
在過去兩年裏,TON(The Open Network)經歷了從沉寂到爆發的驚人轉變。憑藉Telegram數億用戶基礎,TON迅速在加密社區建立起強烈存在感。遊戲化生態、機器人經濟、Stars支付體系等敘事一度風頭正盛。然而,幣價震蕩、市值回落、活躍度下降的現實也暴露出TON的深層結構性問題:籌碼集中、生態同質、基礎設施薄弱。
本文將系統分析TON的籌碼分布、代幣經濟、用戶與資金流動、開發生態與TAC架構,試圖回答一個核心問題:TON的短期繁榮,是否具備支撐其長期價值的結構?
TON籌碼極度集中:巨鯨與散戶的鴻溝
TON起步並不順利,一開始就背負着巨額籌碼集中、歷史礦工鎖倉等結構性問題。如今它正試圖在這些"沉沒成本"中重塑自身。從籌碼結構、代幣走勢與資金流向中可以一窺其生態發展的真實圖景。
TON歷史導致大部分籌碼掌握在少數礦工手中,官方通過場外交易(OTC)彌補此問題。TON於2018年創建,2019年準備發幣啓動主網時遭SEC禁止,2020年5月項目正式中止,但被開發者小隊重啓。截至2022年6月,TON coin已全部挖完,目前轉爲權益證明(POS)機制。
由於項目中止後被開發團隊接管,2020年6月佔總供應量98.55%的TON可用於挖礦,直到2022年6月28日挖礦結束。這意味着大多數代幣都在早期礦工手中。TON項目方推出優惠方案從早期礦工手中大量購買代幣,同時若大戶長期鎖定代幣(4年),可獲得6-7%的年化收益率。
根據數據,擁有總供應量1%以上的巨鯨地址有12個,其中6個是低活動地址。社區投票標記爲"凍結"的鯨魚地址指不活躍的早期礦工地址,共有171個,鎖倉10.81億TON。標記爲"TON Believers Fund"的地址資產被凍結至2025年10月12日,共鎖倉13.17億TON(佔比約52%),爲了穩定拋壓,這些凍結資產的年化收益率高達7.176%。
TON籌碼分布極度不均。持有100TON以下的用戶佔比近99.9%,2024年3月起散戶大量湧入。目前持有TON的約有1.23億個地址,其中大部分(1.2254億)只持有10個以下的TON。持有10萬以上TON的地址在2024年3月前都不到500個,之後緩慢增加,8月達到峯值1300個左右,但隨着熱度減退目前降至600個左右。
根據數據,擁有1000個以下TON的地址雖然數量衆多,但僅佔整體代幣的1%多一點。TON的情況與其他公鏈不同,他們需要在歷史的束縛下構建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TON估值下跌,但上行空間仍存
TON幣價、市值和流動性
TON幣價有幾波大的漲節點:
根據數據,TON幣價歷史最低點爲2021年9月的0.5194美元;歷史最高點爲2024年6月15日的8.25美元。
過去一年,TON代幣較高點下跌超50%,市值也大幅縮水。與此同時,TON生態的鎖定總價值(TVL)也從最高超過7.7億美元驟降至如今的1.4億美元,跌幅近80%。
盡管幣價已較高點腰斬,但從市值規模來看,TON依然具備再起空間,關鍵在於能否把生態熱度轉化爲長期價值。截至2025年5月11日,以太坊市值爲3063.6億美元,若ETH還要實現每年10%的增長,需要約300億美元新增資金流入。相比之下,Solana目前市值919.3億美元,要實現同樣比例增長需要90億美元。而TON目前市值是86.4億美元,雖然相比2024年中最高點的251.7億美元下降了65.65%,但表明其仍有很大漲空間。
TON市值漲大致經歷幾個階段:從2023年7月中的40億美元漲至2024年初的70億美元,再到2024年8月熱度最盛時的130億美元左右(FDV 270億美元),市值幾乎每半年翻倍。但目前市值又回落至80億美元左右(FDV 170億美元)。
2022年11月-2023年6月,TON生態的搭建帶來市值提升,穩定在30億美元左右。2023年6月-8月,Telegram機器人爆火,加上7-8月TON集成內置錢包並上線應用中心,對機器人生態的狂熱關注和生態發展帶來TON本身的生態敘事漲。2024年3月起由於融資和生態繼續搭建,帶來市值飆升。
根據數據,從整個時間範圍來看,大幅出貨時間節點是2022年4-6月、2023年6月、2024年7月和2025年4-5月的現在。除此之外2022年底2023年初是大量資金流入TON的時機。
2024年5月29日,杜羅夫場外出售256.4萬TON,但並未對TON價格造成影響。在此之前,杜羅夫從3月中一直間歇出售TON。
2024年6月10日起,幣價和短線交易者數量持續下跌,持有一年以內的人數漲,可見大多數是2023年6月入場(購買出貨的TON),在幣價下跌時繼續持倉(被套)。
TON通脹可控,應用場景有待拓展
TON代幣最初供應量爲50億枚,供應無上限,以每年約0.6%的速度增長(約3000萬枚)。代幣用於獎勵驗證者,若驗證者行爲不當,則其質押的代幣會被削減。目前可以通過質押TON獲得約4.7%的年化收益率。
TON代幣的實用性包括:支付智能合約交易處理費用、平台應用服務費、質押、跨鏈交易、TON的治理和存儲服務,未來可以支付TON代理服務。目前可以直接用信用卡購買TON,再購買匿名帳號之類的虛擬商品。
Telegram推出Stars中轉方案來順應蘋果和谷歌的監管並提升用戶使用度,官方將其未來生態的核心(廣告、資金劃轉)連結TON生態。爲了在整個Telegram生態系統中支持數字商品和服務的支付,推出了Telegram Stars。用戶可以通過Apple和Google的應用內購買或PremiumBot獲取Stars,然後用於購買機器人提供的數字產品,如電子書、在線課程和Telegram遊戲中的物品。
TG Stars是TON用於漸進引導Web2用戶進入加密領域的方案,可直接信用卡充值:
應用商店未來支持,官方說明數字商品唯一的支付渠道。且官方表示Telegram Stars只是開始,未來的更新將爲Stars帶來更多功能和特性,比如爲內容創作者提供禮物、小額支付等。
但Telegram官方將營銷最重要的兩個部分 - 引流和提現用TON連結:1)必須充值TON才可以投放廣告 2)開發者提現收益需要通過TON,等於產品的"始"和"終"都被TON所包圍。
TON流量退潮後的現實:生態轉型陣痛
TON目前賽道聚集且擁擠,官方不再關注遊戲生態,而是重點放在支付側:1000多個項目僅有20個小分類,但實際只有5個大類,如NFT相關(120多個)、遊戲相關700多個(包括博彩類)、交易類(中心化交易所、錢包、跨鏈橋)、社交(頻道、聊天等)和工具(區塊瀏覽器、開發工具、VPN、發射臺)。而且可以看出TON目前並沒有把注意力放在此前爆火的遊戲生態上,遊戲類目甚至在官網分類頁面的倒數第二類。
但其他類目的產品缺乏:除了遊戲和迷因幣外,其他賽道基本上知名度較低,即使是購物類目,也存在用戶單一(僅支持俄語區)、功能基礎(大多是幫助TON支付)等問題。
TON鏈上活躍度的持續下滑,正清晰揭示其生態內部經濟活力的衰退。用戶參與和交易頻次雙雙下跌,反映出生態增長動力的明顯減弱。
這一困境源於多重因素交織。一方面,TON早期依托Telegram的流量紅利,以小程序和"點擊賺取"類小遊戲快速吸引用戶,但未能建立有效的用戶留存和價值沉澱機制。造富效應消退後,用戶興趣驟減,流量紅利迅速枯竭。
另一方面,TON生態敘事較爲單一,主要圍繞社交與遊戲,缺乏對DeFi、AI、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等多元化賽道的深入布局。DeFiLlama數據顯示,目前TON上總鎖倉價值過千萬美元的項目僅十餘個,其中Tonstakers一枝獨秀,生態項目集中度高,發展失衡問題突出。
此外,TON獨特的開發架構和編程語言對開發者不夠友好,限制了項目孵化與創新效率,進一步削弱了生態活力。盡管Mini Apps具備無縫授權與支付集成功能,理論上可觸達9.5億Telegram用戶,但生態實際高度集中於遊戲與NFT,工具、支付、基礎設施等通用型應用仍屬稀缺。
TON若無法走出對短期熱度的路徑依賴,從TON代幣出發拓展可落地的應用場景,那麼將難以沉澱爲可持續的鏈上價值。一旦流量紅利褪去,真正能支撐生態的,必須是項目的結構健康與多元能力。從當前TON的生態構成來看,轉型的壓力正在逐步顯現。
TON的用戶和開發者在哪裏?
TON用戶暴漲,活躍度卻在下降
TON用戶增長快:根據tonscan數據顯示,從2024年5月中到9月初,TON的地址從2000萬增至7000萬,其中8月一個月就上漲了一倍(4500萬-7000萬)。從2024年9月至今,TON的地址又翻倍,目前有1.5億用戶,漲非常迅速。
根據Dune數據,從2024年初新用戶以日均200-300的速度增加,同時回歸用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