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决策背后,凸显了当前加密行业的治理结构短板。根据常见实践,为规避证券监管风险,加密项目通常将运作拆分为两个实体:一个由非营利性质的基金会负责代币管理与社区资源配置,另一个为营利性的开发公司,负责底层技术开发。Movement Labs 即为该项目的开发实体,而 Movement Foundation 则负责代币事务。
但审阅的内部通信材料显示,原本应独立运作的结构在 Movement 案例中实际失效。联合创始人 Rushi Manche 虽名义上为 Movement Labs 员工,却在非营利基金会的关键事务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这种职能重叠现象,令本应防范合规风险的双实体机制失去了其应有的制衡功能。
此类安排进一步加深了部分团队成员的印象:Thapaliya 在项目中的实际影响力,远比公开身份所示更深、更隐蔽。对此,Thapaliya 在回应时表示,他早年在大学期间结识了 Manche 和 Scanlon,并自此作为外部顾问参与项目,但他"在 Movement Labs 不持股,也未从 Movement Foundation 获得代币,更不具备任何决策权"。
Movement Labs代币风波背后:做市协议疑云与治理漏洞
Movement Labs 做市商风波调查:合同曝光背后的灰色地带
Movement Labs 正就一项争议性财务协议展开内部调查。该协议可能在项目方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将代币市场的主要控制权授予某一单一实体,造成结构性失衡。
这一安排直接导致 6600 万枚 MOVE 代币在上线交易所次日即遭集中抛售,触发币价断崖式下跌,并引发市场对"内部交易"与利益输送的广泛质疑。值得注意的是,MOVE 项目获得了特朗普支持的加密创投基金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的公开背书,使这一事件更具政治与行业影响力。
Movement Labs 联合创始人 Cooper Scanlon 表示,团队正在调查一项关键问题:原本预留给做市商 Web3Port 的超过 5% MOVE 代币,是如何被转交给一家名为 Rentech 的中间机构的。
据称,Movement Foundation 最初被告知 Rentech 是 Web3Port 的子公司,然而调查显示事实并非如此。Rentech 方面则否认存在任何误导行为。
根据 Movement Foundation 的一份内部备忘录显示,Movement 与 Rentech 签署的协议中,将约占 MOVE 代币流通供应总量一半的份额借给了该单一对手方。这一安排使 Rentech 在代币上市初期即掌握了极为不寻常的市场影响力。
多位受访行业专家指出,这种集中化结构严重背离了加密项目通常追求的去中心化分发原则,极易被用于操纵币价或实现单边套利。
资深加密行业创始人 Zaki Manian 在审阅获取的合同版本后指出,协议中包含的部分条款实质上为"通过人为推高 MOVE 代币完全稀释估值至超过 50 亿美元后再对散户抛售获利"设定了明确激励。
主流交易所某平台已对涉事的做市账户实施封禁,理由为"存在不当行为"。与此同时,Movement 项目方紧急宣布启动代币回购计划,试图稳定市场情绪并挽回社区信任。
围绕与 Rentech 达成的争议性做市协议,项目内部出现明显分歧。Rentech 的所有人 Galen Law-Kun 否认存在误导行为,并称该交易结构是与 Movement 基金会总法律顾问 YK Pek 协调设计。但据审阅的内部备忘录与通信记录显示,Pek 最初对该协议持强烈反对态度,并否认参与过 Rentech 的设立过程。
Movement Labs 联合创始人 Scanlon 在内部消息中表示:"Movement 是这一事件中的受害者。"这番表态亦标志着项目方正试图将责任导向外部操盘方。
据知情人士透露,Movement 正在重点审查其联合创始人 Rushi Manche 在 Rentech 协议中的角色。据称,正是 Manche 最初将该协议转发至团队内部,并在组织内推动该合作的落地。
同时被列入调查范围的还有 Sam Thapaliya - 他是加密支付协议 Zebec 的创始人,亦为 Rentech 所有人 Galen Law-Kun 的商业伙伴。Thapaliya 虽然未担任 Movement 的正式职务,但长期以"非正式顾问"身份参与核心事务,其在此次事件中的具体影响力也成为项目内部审计关注的重点之一。
尽管最初曾否决与 Rentech 之间存在重大风险的做市协议,Movement 最终仍签署了一份结构近似的修订版协议,而协议的核心依赖,则是来自一个几乎没有公开履历的中间方的口头保证。
这一决策背后,凸显了当前加密行业的治理结构短板。根据常见实践,为规避证券监管风险,加密项目通常将运作拆分为两个实体:一个由非营利性质的基金会负责代币管理与社区资源配置,另一个为营利性的开发公司,负责底层技术开发。Movement Labs 即为该项目的开发实体,而 Movement Foundation 则负责代币事务。
但审阅的内部通信材料显示,原本应独立运作的结构在 Movement 案例中实际失效。联合创始人 Rushi Manche 虽名义上为 Movement Labs 员工,却在非营利基金会的关键事务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这种职能重叠现象,令本应防范合规风险的双实体机制失去了其应有的制衡功能。
据知情人士透露,Movement Foundation 在 2025 年 12 月 8 日签署正式协议时,并未意识到 Web3Port 早在数周前,便已与名义上的"Movement"签订过一份内容类似的合作协议。
这一"先行协议"不仅未经过基金会正式流程,更是绕过了应有的合规审查与治理机制。
根据获取的一份日期为 2025 年 11 月 25 日的合同,Web3Port 早在 Movement Foundation 正式签约前,便已与 Rentech 签署了一份高度相似的做市协议。该协议中,Rentech 被标注为出借方,Web3Port 为借款方,且 Rentech 在文件中被直接称作"Movement"的代表。
这一"影子协议"几乎复刻了基金会随后否决的原始提案内容,说明部分关键安排早已在非正式渠道中落地,并未经基金会审批流程。该发现印证了项目内部存在多条"权力通道"。
多位接近 Movement 项目的消息人士透露,围绕 Rentech 协议的真正策划者仍存诸多猜测。而这份被认为直接导致 MOVE 代币 12 月大规模抛售及舆论风暴的协议,其初始版本正是由联合创始人 Rushi Manche 在内部流转,并由他推动纳入决策流程。
据某媒体报道,Manche 因涉事协议已于上周被短暂停职。Manche 本人回应称,在选择做市商的过程中,MVMT Labs 始终依赖基金会团队与多位顾问提供建议与协助,"但目前看来,至少有一位基金会成员同时代表了协议双方的利益,这已成为我们当前调查的重点"。
与此同时,另一关键人物 Sam Thapaliya 也引发高度关注。Thapaliya 是加密支付协议 Zebec 的创始人,同时是 Manche 与联合创始人 Scanlon 的长期顾问。他在 Web3Port 与 Movement 之间往来的多封邮件中均被抄送,与 Rentech、Manche 一同出现在重要沟通环节中。
这一线索强化了外界对于 Thapaliya 可能在 Rentech 结构设计中发挥"幕后操盘"角色的怀疑 - 他或许并非单纯顾问,而是主导协议架构并深度干预决策的"影子联合创始人"。
据 Movement 多位员工透露,Zebec 创始人 Sam Thapaliya 或在项目内部扮演远超其顾问身份的实际角色。有人称其为"Rushi(Manche)的亲密顾问,某种意义上的影子第三联合创始人",并指出:"Rushi 一直对这层关系讳莫如深,我们通常只是偶尔听到他的名字。"
另一位员工则表示:"很多时候我们已就某项事务达成一致,但最后时刻总会出现变动,而这种时候我们通常知道,那可能是 Sam 的意见。"
据目击者证实,Thapaliya 曾在 MOVE 代币面向公众上线当天,现身 Movement 位于旧金山的办公现场。还审阅了多张消息截图,显示联合创始人 Scanlon 曾委托 Thapaliya 协助筛选 MOVE 空投名单 - 这是该项目社区代币派发机制中高度敏感的一环。
此类安排进一步加深了部分团队成员的印象:Thapaliya 在项目中的实际影响力,远比公开身份所示更深、更隐蔽。对此,Thapaliya 在回应时表示,他早年在大学期间结识了 Manche 和 Scanlon,并自此作为外部顾问参与项目,但他"在 Movement Labs 不持股,也未从 Movement Foundation 获得代币,更不具备任何决策权"。
处于本次 MOVE 代币争议核心的 Rentech,由 Galen Law-Kun 创立 - 他是 Zebec 创始人 Sam Thapaliya 的商业伙伴。Law-Kun 表示,Rentech 是他在新加坡注册的金融服务公司 Autonomy 的子公司,旨在为加密项目与亚洲家族办公室搭建融资桥梁。
Law-Kun 声称,Movement Foundation 的总法律顾问 YK Pek 不仅曾协助设立 Autonomy SG,还是该公司(或其关联公司)Rentech 的法律总顾问。他还表示,尽管 Pek 在内部强烈反对 Rentech 协议,但他本人实际上曾协助设计 Rentech 的结构,并参与起草最初版本的做市协议,"其内容几乎与他后来为基金会正式起草的合同版本一致"。
不过,调查并未发现 Pek 在 Autonomy 任职、或以该身份起草任何与 Rentech 相关合同的直接证据。
对此,Pek 回应称:"我从未,也从不是 Galen 或其任何实体的法律总顾问。"他解释说,自己共同创立的一家企业秘书服务公司,确实为 Galen 旗下的两家公司提供过秘书服务,但这两家公司并非 Rentech,且它们在 2025 年年审中均申报"无资产"。
Pek 进一步表示,他曾在 2024 年抽出两个小时审阅了 Galen 与某项目的顾问协议,此外仅在 FTX 案件截止日与 NDA 文书上给予过免费建议。"我完全不理解 Galen 为何会声称我是他的总顾问,这让我感到困惑且不安。"
Pek 还指出,Movement Foundation 和 Movement Labs 的法律团队是经由联合创始人 Rushi Manche 介绍,才得知 Rentech 所聘的律师 GS Legal。
而在 Galen 的说法中,Pek 曾以"Autonomy 法律顾问"的身份被介绍给 10 个不同项目,从未否认这一称谓;至于 GS Legal 的介入,"只是应 Movement 要求而形式性地完成的流程"。
事件爆发后,Movement Labs 联合创始人 Cooper Scanlon 在内部通告中强调,公司已聘请外部审计机构 Groom Lake,对近期做市安排中的异常情况展开第三方独立调查。他再次强调:"Movement 在此事件中是受害者。"
这一连串相互否认与指控,暴露出 Rentech 背后错综复杂的人际与法律关系,也将 MOVE 风波进一步从市场事件推向信任危机与治理断层的核心漩涡。
![CoinDesk调查:Movement做市商抛售丑闻,秘密合同、影子顾问和隐藏的中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