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股票代币化挑战美国金融监管 公众投资私企引争议
从股票市场到代币化:美国金融监管的演变与挑战
美国公开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可谓跌宕起伏。在早期,任何人都能通过向公众出售股票为项目筹集资金,这种做法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顶峰。然而,伴随着1929年的股市崩盘和随之而来的大萧条,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来规范公开股票市场,其中最著名的是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这些法规要求公司在向公众发售股票时必须披露详细的业务信息、发布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并及时公开重大事件。
然而,这些规定主要针对上市公司,对于不面向公众筹资的私营企业则有例外。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例外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今,许多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私募市场融资,而非选择公开上市。这导致了一个现象:一些最具创新性和增长潜力的公司,如某些知名科技企业,能够以数十亿美元的估值私下融资数十亿美元,而无需公开募股。
这种趋势对公众投资者造成了一定影响。普通投资者难以直接参与这些热门私企的投资机会,只能通过灰色渠道高价购买碎片化股权。因此,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呼声,要求让公众能够更容易地投资这些私营公司。
然而,解决这个问题并不简单。一些建议包括简化上市程序、增加对私营公司的监管要求,甚至重组经济和财富分配结构。但最近,一种更激进的方案引起了关注:通过"代币化"的方式,将私有公司股票改造成代币并向公众出售。
这种做法引发了对现有证券法规的挑战。支持者认为,这可以让普通投资者有机会参与到有前景的私营企业投资中。然而,批评者指出,这可能会绕过现有的信息披露规则,potentially增加投资风险。
目前,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已开始尝试推出代币化股票产品,虽然目前主要面向非美国用户。这些产品不仅包括公开交易的股票,还包括一些知名私营公司的股票代币。
这种做法引发了一个根本性问题:如何平衡投资机会的扩大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关系?支持者认为,现有的监管框架过于僵化,阻碍了创新和普通投资者的参与。但反对者担心,如果没有适当的信息披露和监管,可能会导致投资者面临过高的风险。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监管机构面临着如何适应新形势的挑战。未来的监管框架是否会向代币化方向倾斜,还是会加强对私募市场的监管,仍有待观察。无论如何,在追求金融创新的同时,如何确保市场的公平性和投资者的保护,将继续是一个核心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