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香港峰会冷清凸显行业变革 底层逻辑重构与未来机遇分析

robot
摘要生成中

香港Web3嘉年华反思:行业现状与未来展望

香港Web3嘉年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冷清。曾经人头攒动的盛况不再,参与者多为熟面孔,VIP室空置,观展人数稀少。这种氛围让人不禁思考未来行业的流动性和创新力从何而来。尽管如此,西装革履的人士增多,似乎预示着行业底层逻辑正在重构。

造成这种冷清感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场地布局不当,有人则指出是筹备不足,嘉宾邀请困难,项目方匮乏。甚至连演讲价格都回归理性,有些发言更像是在证明自身存在。

从更深层次看,东西方之间的关系仍然不够融洽。西方面孔明显减少,这种现象在Web3领域(甚至更广泛的领域)已持续三年。即便是以太坊创始人亲临现场,除了粉丝合影外,还要面对一些不理智人士的无端指责。

这种隔阂源于文化和追求的根本差异。一些人将Web3技术视为赌场,炫耀短期收益,影响整体发展方向。他们不断建设更多投机工具,吸引更多投机者,消耗了真正建设者的成果。西方大公链普遍将东方视为用户而非伙伴。这种态度值得反思:是他人不愿合作,还是我们自身存在问题?抑或双方追求的根本就不同?

今年的主流叙事是RWA(真实世界资产),但它与过去几年的NFT、铭文、Meme等热点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从宏观角度看,每个周期的底层依托最终都会被视为正确和正义。然而,这种宏大叙事往往忽视了众多个体的权利。

抓住主流叙事确实能带来快速增长,如Phantom抓住了SOL和Meme空投,Bitget则抓住了TG生态。但在这个行业中,增长并不困难,真正的挑战在于留存。目前,区块链能做的事情仍然有限,且多数不是日常必需品。

机构们正在经历上一波叙事中的困境,一些自称能"赋能生态"的所谓Web2精英,实际上连基本的区块链知识都欠缺。相比之下,比特币的发展并不依赖于这些短期叙事,这反而给人以希望。

以太坊创始人目前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无论如何决策都可能导致个人或集体的悲剧。虽然他年轻有为,工作努力,且极具天赋,但30岁的年龄也带来了相应的局限性,如容易被小人包围,陷入言语的陷阱。他在各个场合都坚定地押注L2,这种策略虽有其合理性,但也引发了一些质疑。

Web3游戏领域仍然充满挑战。虽然游戏本身是个好生意,但在区块链领域却遇到了诸多障碍。玩家、投资人都已经清醒,只有一些执着者还在坚持。目前投入这个领域的人多以生态占位、防守定位和成本考虑为由。然而,区块链游戏的激励效果往往不如直接参与金融活动,如打铭文。

在这个市场中,很多项目方面临着巨大压力,操作越来越复杂。然而,经历过多个周期的人都知道,熊市恰恰是建设者的机会。只有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才能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项目能够存活下来。

新的周期中,不应过分迷信政策。香港虽然变化很大,但底层逻辑仍然是"接受,但别搞砸"。当前市场已被机构主导,小型创业思路难以挑战现状。要么适应并学会这个游戏规则,要么被淘汰。机构与创业者之间的合作才刚刚开始。

未来的机会在哪里?铭文风波后,基础设施得到了优化。Meme热潮过后,留下的是能洞悉需求的产品和精通底层技术的团队。行业人才流动加剧,用户教育普及,高校科研转向,为行业未来奠定了人才基础。

在方向上,公链开发已不再是焦点,资金也不再仅仅追逐大型协议。具有清晰商业模式和用户群体的工具层和应用层项目反而迎来了客观评价的机会。密码学虽然遇到了瓶颈,但用户操作对象正在突破限制。

未来,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之间的鸿沟可能会逐渐缩小,双方各自让步。在此之前,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辨别能力,在周期波动中保持良好心态。

对这个行业的一些失望源于早期过高的期待。如果将其视为加密金融3.0,而非下一代基础设施,可能会更加理性。世界上总有一群追求自由的人,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工具和设施就足够了。

值得关注的永远是那些在本职工作中做到极致的人。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现在人们不再相信各种泡沫,而是追求真正满足用户需求、有现金流、有商业模式的产品。从"市梦率"到"市占率"的转变,正是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分享
评论
0/400
0xLostKeyvip
· 07-07 06:28
都凉透了
回复0
大饼单日线研究者vip
· 07-07 06:17
真凉凉啊 韭菜都跑光了
回复0
链上酱油师vip
· 07-07 06:11
行业凉透了 继续躺平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