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热开启,助力 PUMP 公募上线!
Solana 爆火项目 Pump.Fun($PUMP)现已登陆 Gate 平台开启公开发售!
参与 Gate广场创作者活动,释放内容力量,赢取奖励!
📅 活动时间: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动总奖池:$500 USDT 等值代币奖励
✅ 活动一:创作广场贴文,赢取优质内容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参与方式: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的原创贴文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必须带上话题标签: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
二等奖(2名):$50
三等奖(10名):$10
📋 评选维度:Gate平台相关性、内容质量、互动量(点赞+评论)等综合指标;参与认购的截图的截图、经验分享优先;
✅ 活动二:发推同步传播,赢传播力奖励
📌 参与方式:在 X(推特)上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使用标签: #PumpFun # Gate
发布后填写登记表登记回链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奖励设置:传播影响力前 10 名用户,瓜分 $2
中国监管沙盒实践:区块链产业创新与监管平衡之路
监管沙盒:区块链行业的创新试验场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监管沙盒"这一创新概念。2015年,英国率先提出这一理念,旨在为金融创新企业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测试新产品和服务。这种模式很快得到全球多个国家的效仿,包括美国、新加坡等金融中心。
在中国,监管沙盒的实践也逐步展开。2017年,江西赣州率先成立了区块链金融产业沙盒园,这是国内首个由政府主导的区块链监管沙盒。园区占地2.5万平方米,旨在吸引区块链创新企业入驻,并提供政策支持。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监管沙盒模式更接近国际标准。2018年11月,香港证监会宣布将加密货币交易所纳入监管沙盒,分两阶段探索适当的监管方式。这一举措旨在评估是否应对加密交易所实施正式监管。
然而,国内一些地方的"监管沙盒"实践与国际标准存在差异。例如,深圳、青岛等地成立的所谓"监管沙盒",实际上更类似于普通的产业园区。这些项目往往缺乏监管机构的直接参与,难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监管创新。
真正的监管沙盒应该是监管机构与创新企业的双向互动平台。它不仅为企业提供创新空间,也让监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新技术、新模式,从而制定更适合的监管政策。
目前,国内多数城市的"监管沙盒"实践还停留在产业集聚和政策扶持层面,距离推动实质性监管创新还有一定距离。未来,如何在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找到平衡,将是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监管科技也成为一个新兴领域。监管沙盒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在未来发挥更大作用。但这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共同努力,真正实现监管与创新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