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3000万纪念】晒出我的Gate时刻,解锁限量好礼!
Gate用户突破3000万!这不仅是数字,更是我们共同的故事。
还记得第一次开通账号的激动,抢购成功的喜悦,或陪伴你的Gate周边吗?
📸 参与 #我的Gate时刻# ,在Gate广场晒出你的故事,一起见证下一个3000万!
✅ 参与方式:
1️⃣ 带话题 #我的Gate时刻# ,发布包含Gate元素的照片或视频
2️⃣ 搭配你的Gate故事、祝福或感言更佳
3️⃣ 分享至Twitter(X)可参与浏览量前10额外奖励
推特回链请填表单: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2
🎁 独家奖励:
🏆 创意大奖(3名):Gate × F1红牛联名赛车模型一辆
👕 共创纪念奖(10名): 国际米兰同款球员卫衣
🥇 参与奖(50名):Gate 品牌抱枕
📣 分享奖(10名):Twitter前10浏览量,送Gate × 国米小夜灯!
*海外用户红牛联名赛车折合为 $200 合约体验券,国米同款球衣折合为 $50 合约体验券,国米小夜灯折合为 $30 合约体验券,品牌抱枕折合为 $20 合约体验券发放
🧠 创意提示:不限元素内容风格,晒图带有如Gate logo、Gate色彩、周边产品、GT图案、活动纪念品、活动现场图等均可参与!
活动截止于7月25日 24:00 UTC+8
3
隐私技术的进化:从产品实用到代币化困境
隐私技术的演变:从产品到代币化
隐私技术一直是区块链领域的重要基石,从最初的密码学到如今的零知识证明,无不体现了隐私经济学在Web 3.0时代的重要性。然而,隐私项目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某些隐私币种频繁被交易所下架,到某匿名混币工具创始人被捕,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有新兴项目登陆主流交易平台,隐私类项目的极客精神似乎正在消退,而其最终产品的实用性也有待提高。
在打造隐私产品方面,区块链项目或许需要向Web2同行学习,提升自身的产品设计水平。
Proton:证明隐私可以是实用的产品形态
"隐私是一种功能,而非产品本身。"
仅仅讨论隐私对产品形态的补充意义不大,换句话说,隐私也需要找到适合的市场。一些科技巨头能在侵犯用户隐私的同时依然受到青睐,关键在于其产品的便捷性和网络效应。开箱即用且广泛应用的产品,即便在个人场景不需要,在工作环境中也往往无法避免使用,这就导致用户最终不得不接受这些公司的全套服务。
对此,监管机构采取的罚款措施收效甚微。以某科技巨头为例,即便被处以近30亿美元的巨额罚款,该公司也只需16天左右就能赚回这笔钱。更糟糕的是,这些罚款并未转化为欧洲本土科技企业的收入,使得它们在面对巨头时更加力不从心。
Proton采取的策略是构建自己的全套服务。源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研背景,天生就比商业公司更具公信力。通过密码学技术、开源代码和产品审计,Proton打造出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隐私产品——用户可以不依赖某些巨头的全家桶,也能实现相应功能。
虽然目前的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仍无法与巨头抗衡,但相比区块链同行,Proton提供的产品足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堪称合格的替代方案。
Proton的产品线主要围绕其核心邮件服务展开。值得一提的是,Proton Mail也是某社交平台创始人的首选。与普通邮件服务不同,Proton Mail无需绑定手机号即可使用,并支持端到端加密,确保邮件传输的私密性。在某即时通讯软件遭监管之前,配合其端到端加密模式使用,基本可以构建较高等级的商用隐私体验。
当然,在该即时通讯软件受限后,Proton Mail配合Signal也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隐私需求。
与某即时通讯平台类似,Proton也开始涉足Web3领域,首款产品是Proton Wallet。与一些交易导向型钱包不同,Proton Wallet功能相对简洁。
Proton的意义在于证明了基于隐私技术构建产品的可行性。有别于传统巨头的广告盈利模式,Proton采用付费制度。不同于Web3同行的代币经济模式,Proton并未发行自己的代币。我们可以将其称为:
加密技术的非代币化实践。
从Skiff到新兴项目:加密技术的代币化
相比之下,一些新兴的隐私项目如Skiff等,虽然自身的产品市场契合度尚未确立,但却走在了代币发行的前列。
2024年2月,某知名协作平台宣布收购Skiff,这是Web2大型产品首次收购Web3创业公司,开创了行业新风尚。值得一提的是,某支付巨头收购Bridge其实是第二次类似案例。
Skiff的产品线与某科技巨头的套件较为相似,从基于IPFS的文档服务到加密邮箱,但存在一个显著问题:用户界面不够美观,使用体验欠佳。这也是当前Web3产品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受限于区块链底层的性能瓶颈,基于其开发大型应用很难在用户体验上超越Web2竞品。
Proton是合适的替代方案,但Skiff却难以成为合格的Proton替代品。
除此之外,其他Web3隐私产品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有的项目逐渐将重心转移至VPN领域,有的更多强调在AI领域的应用,而某些新兴项目仍停留在上一轮热门技术的叙事中。
事实上,技术叙事是随周期变化的。某些项目构建的技术概念是以太坊和零知识证明在二层网络领域应用的延伸,如AA钱包、MPC范式等都属此类。随着以太坊价格表现疲软,隐私技术类产品正被市场逐渐冷落,最明显的例子是全同态加密(FHE)并未如预期般成为零知识证明的下一个热点。
这并非意味着隐私技术不再重要,而是隐私技术与代币的结合在当前阶段失去了吸引力。
如果没有隐私技术,Proton就无法构建自己的商业逻辑和产品矩阵,这才是良好的产品市场契合模式。但对于某些新兴项目而言,某知名交易所和投资机构的投资似乎更为关键。
至于一些新概念,如可信层、多生态、隐私AI等,都不太可能成为这类项目真正的利润来源。我们都心知肚明,它们唯一的"产品"可能就是自身的代币。从这点来看,至少有些项目还在切实地争夺VPN市场份额。
在最新的技术论文中,某些项目的研究重心仍然停留在MPC的实践上。传统的秘密分享MPC算法在运算时会导致数据量急剧膨胀,而这些项目正在研究如何降低算法复杂度,以提升计算效率。
这类结合AI的Web3隐私技术难以找到真实应用场景,因为主流AI公司并不依赖这些技术。如果新产品通过添加隐私技术能从它们手中抢占市场份额,那才是有意义的创新。
尽管"隐私很重要"这一理念值得肯定,但我们仍然需要实际的隐私产品来验证。空谈MPC/ZK/TEE/FHE/AI等技术没有实际意义,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空洞口号人人都会说,但最终可能会损害这些技术背后的社会信誉。
负面影响已经显现,现在人们对二层网络产生了疑虑,甚至开始怀疑零知识证明是否可靠。
在某些安全事故导致交易所巨额损失后,沉默的不仅有以太坊创始人,还有前端开发者和多重签名机制。
结语
门罗币(XMR)对于当今快速发展的加密货币市场的参与者来说可能已经有些陌生,但它应该是继比特币之后,真正考虑如何将密码学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结合的最后尝试。
在2024年2月初,某隐私邮箱服务宣布加入知名协作平台仅两天后,XMR被某大型交易平台下架,失去了最大的流动性来源。也许从此以后,所谓的隐私技术都将如同某些军事技术一样,仅仅成为某种理念的一部分。不过,Web3隐私经济学或许还未彻底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