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年轮理论:解析Web3创新与传统监管的态度差异

文化年轮理论:解析新旧事物态度的形成与固化

近期,一位知名区块链专家发表了一篇深度文章,提出了"文化与政治的年轮模型"这一新颖概念,用以解释社会对新旧事物态度的形成机制。该模型揭示了一个有趣现象:文化对新事物的态度往往由当时的社会氛围塑造,而对旧事物的态度则更多受到固有惯性的影响。这些"文化年轮"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现实与直觉的反差

文章指出,人们普遍认为美国更倾向于开放和开源,而中国则偏重封闭和管控。然而,在人工智能领域,这种认知却完全颠倒了。五年前,如果有人预言中美两国在开源和闭源AI领域的优势会出现逆转,恐怕很多人都会觉得难以置信。

Vitalik博文:开源与闭源,"年轮模型"揭示中美AI竞争格局的逆转

年轮模型的核心观点

  1. 文化对新事物的态度取决于形成时的社会氛围和激励机制。
  2. 对旧事物的态度主要受"现状偏见"驱动,难以改变。
  3. 每个时代都会在文化树上形成新的年轮,代表着那个时期对新兴事物的态度。
  4. 这些态度一旦形成,就会迅速固化,难以撼动。

Vitalik博文:开源与闭源,"年轮模型"揭示中美AI竞争格局的逆转

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

互联网与AI的监管差异

  • 90年代形成的开放互联网文化得以长期保持。
  • 21世纪后,整体监管趋势增强,但未影响互联网核心。
  • 2020年代成熟的AI技术面临不同的监管环境。

税收与财政政策的稳定性

税收水平主要受政府预算需求约束,50年前就已基本确定,难以大幅改变。

对新旧风险的态度差异

社会对现代科技风险的警惕程度往往高于一些传统高风险活动(如极限登山),这反映了不同时期形成的风险容忍度差异。

社交媒体的特殊地位

社交媒体既被视为互联网的一部分,又被当作新现象对待,因此其监管态度介于两者之间。

中美AI竞争格局的逆转

中国作为AI领域的追赶者,采取了"商品化竞争对手的优势互补品"策略,与开发者群体的开源偏好相契合,形成了对开源AI友好的环境。

Vitalik博文:开源与闭源,"年轮模型"揭示中美AI竞争格局的逆转

启示:创新优于改变

文章最后指出,改变已经固化的文化观念非常困难。相比之下,创造新的行为模式,并在初期就建立良好的规范和文化基础更为可行。这正是加密货币和Web3领域的吸引力所在:它们提供了一个不受既有偏见束缚的环境,可以自由探索新事物。

作者认为,与其努力改变旧有体系,不如通过培育新的"树种"来为整个"森林"注入新的生命力。这一观点为未来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分享
评论
0/400
盲盒开出大熊猫vip
· 07-11 20:33
我要开盲盒到退休了啦
回复0
无常亏损收藏家vip
· 07-11 20:26
笑死 一个论点把自己也反驳了
回复0
割肉清仓侠vip
· 07-11 20:21
哎 不说了 割肉就完事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