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虚拟货币抢劫案:加密资产如何获得法律保护
虚拟货币抢劫案:一个关于加密资产法律保护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加密货币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这些数字资产表现为代码和数据,但它们所具有的价值、可转让性和独占性,使其具备了财产的本质特征。在中国,尽管相关政策禁止将虚拟货币作为法定货币使用或进行炒作,但司法实践中已普遍认可其作为"特定虚拟商品"或"数据型财产"的地位。
在刑事司法领域,涉及虚拟货币的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诈骗、盗窃和计算机犯罪等类型。然而,直接通过暴力或威胁手段获取虚拟货币的抢劫案件并不常见。因此,2021年发生在江西宜春的一起比特币抢劫案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个典型案例,为加密资产在刑事案件中的定性和量刑提供了重要参考。
案情概述:一场未遂的比特币抢劫计划
2021年5月,因炒币亏损的赖某得知一位老师持有至少5个比特币(当时单价约25.5万元人民币),萌生了抢劫的念头。他通过网络招募同伙,向某应征加入。两人在宜春会面后,制定了详细的抢劫计划,准备控制目标人物并索要其比特币账户和密码。
为实施抢劫,赖某甚至准备了尼龙扎带,并继续联系其他潜在同伙。然而,警方根据线索及时介入,在5月11日下午将两人抓获,犯罪计划尚未付诸实施就被终止。
一审法院认定两人构成抢劫罪,分别判处赖某三年、向某一年有期徒刑。二审法院则认为本案属抢劫预备阶段,未造成实际财产损失,也未对比特币价值作出合理认定,因此改判赖某一年六个月,向某九个月,显著减轻了刑期。
抢劫比特币是否构成抢劫罪?
本案的一个核心争议点是:抢劫比特币是否构成《刑法》意义上的抢劫罪?法院的生效判决给出了肯定答案。
尽管比特币本质上是一串加密数据,但由于其具备交换性、可转让性及现实市场价值,符合"广义财物"的特征:管理可能性、转移可能性和价值性。二审法院引用了相关政策文件,认定比特币为"特定的虚拟商品",属于应受法律保护的"数据型财产"。
法院认为,抢劫比特币的行为侵害的仍是他人的财产利益,与传统抢劫现金或实物并无本质区别。虽然本案中犯罪人员未实际着手实施抢劫,但其行为已构成犯罪预备,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涉虚拟货币犯罪的量刑考量
在涉及虚拟货币的抢劫案件中,如何确定"抢劫数额"成为量刑的关键难点。二审法院提出了以下考量因素:
法院强调,虽然我国不承认比特币的货币地位,但也未禁止个人持有和转让。因此,被害人对虚拟资产的合法持有应受到法律保护。
在本案中,二审法院没有采用"数额巨大"的加重处罚,而是综合考虑了抢劫预备阶段的危害性、手段和现实风险,作出了相对从轻的判决,体现了司法机关在处理新型财产犯罪案件时的理性和审慎态度。
结语:加密资产法律保护的未来展望
本案的裁判不仅为涉虚拟货币抢劫案件提供了指导,也明确传达了一个信息:虚拟货币的财产属性已在中国刑法实务中得到广泛认可。
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比特币等加密资产虽不具备货币属性,但其财产价值已得到确认。无论是通过何种手段侵犯这类资产,只要行为人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都将按照财产类犯罪处理。
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涉及加密资产的刑事案件可能会更加复杂多样。未来的法律体系需要进一步明确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市场估值标准以及数据与财产的界限,以建立更加统一和稳定的司法裁判规则。同时,相关法律从业者也需要不断提升专业知识,以更好地应对这一新兴领域的挑战。
可以预见,加密资产将越来越多地获得法律的认可和保护,而任何侵犯其持有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也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