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最新
热门
资讯
我的主页
发布
GateUser-af80703f
2025-07-28 11:31:19
关注
男人为什么喜欢钓鱼?是因为无聊吗?
是因为年纪大了性能力直线下滑,生命意志只能转移到钓鱼这样的闲趣之中吗?
在我看来,中年男人喜欢钓鱼的普适性背后,存在着巨大的隐喻。
我爹是个地地道道的菜农。
从我读6年级开始,我爹就从农村搬迁到城市边缘地带,租块地,辛劳种上胡萝卜、小瓜、香菜、小黄姜等,然后拿三轮车托运到菜市场批发,为一家人讨生活。
这一干就是几十年。靠着他那双布满茧子的手,靠着他那日复一日凌晨4点多就起床去菜市场的勤劳,靠着他把我妈妈真的当作“种菜合伙人”的那一份理所当然。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我爹终于在县城买了地,盖了四五层楼高的大平房。
摇身一变,终于在县城扎下了根。
从不干活就没钱赚的出卖劳动力赚钱方式,变成了靠收房租过日子,从菜农变成了房东。
这种身份角色的转变,赚钱渠道方式的转变,彻底让我妈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真需求——旅游、跳舞,乐此不疲。她做了几十年菜农的身份,就像蛇蜕皮一样,彻底从我妈身上脱落了,她一点也不怀念之前在地里干活的日子,她觉得闲着,玩着,跳着,才是她生命该有的样子。
我爸爸在退掉租赁的土地,彻底不种菜之后,人生开始滑向了无所事事的状态中。一开始就是打牌、唠嗑,慢慢的,似乎他潜意识里感受到了灵魂的空虚,他突然开始喜欢上了花卉,每天都要去县城的花卉市场,买个花盆,买个绿植,哪怕被我妈说了好几次乱花钱,在这样的谴责和不理解之下,我爹依旧只用了2年不到的时间,就花了好几万,把整个楼顶全部都栽种满了。
我一开始也和我妈妈一样,没有理解我爸爸这种闲情雅致的兴趣的来源。
后来我仔细琢磨,这其实是我爸爸潜意识里对于自己菜农的身份的某种回应和念旧。
男人和女人的区别,似乎在这里存在一些分水岭。
男人干了一辈子的事情,这些行动会内化为他的本能冲动,哪怕日后条件好了,不需要再做某些辛苦的事情,但是他总有一种渴望,用另外一种形式去复刻和替代。
而女人则不一样,她们可以一头投掷到新的活动中,彻底忘掉来时的一些辛苦遭遇。
反正从我爸妈身上,我看到,我妈妈一点都不怀念之前的生活。而我爸爸,从菜农转向“花农”,其实是对过往身份的一种升级,当然,更深层的原因也可能是:
曾经菜农的身份,对于我妈妈来说,只是生活的无奈,是一种没办法必须要去做的事情;所以有机会逃离、去掉这身份的时候,她是多么地毅然决然。
而对于我爸爸来说,菜农的身份,不仅仅是谋生的途径,还是一种对家庭的责任感。
对我妈来说,是辅助,是配合,是听我爹安排。
对我爹来说,除了肩上物理维度的担子,心里,还有沉甸甸的责任感。
夸张点说,我妈某种程度上算是局外人,菜农只是她阶段性的角色而已。
而对我爹来说,他是那个第一负责人,是那个局内人,菜农已经烙印成了他的生命身份,而不仅仅是阶段性的角色。
所以,我爹割舍不了。
所以,他选择了养花。
他需要重拾那种掌控感,需要重拾那份确定性,需要借由摘花种草,看到生命意志的萌芽、喷薄而出的样子。
这和钓鱼的人群一样,背后都有一层对于成就的追求。
鱼也好,花也好,其实都是人们对于成功,对于成长,对于确定性,正反馈的追求的表象而已。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某种程度理解了男人/爸爸的伟大和不容易。
他如今种花的行为,唤醒了他曾经托举这个家庭的不容易。
这一点,我妈妈是无论如何想不明白的,在她眼里,这纯属浪费钱,闲得慌。
不过我理解我妈,我理解她的局限性。
她不知道,女性更容易“断裂式”地跳出旧角色,去投入全新生活(旅游、跳舞…);
而男性,则更倾向于“延续式”地从旧角色中衍生出新的兴趣(种花、钓鱼…),以维系内心的身份认同感。
这种现象,其实源自于几万年的社会分工。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
声明
。
赞赏
点赞
评论
分享
评论
0/400
评论
暂无评论
话题
1
/3
1
Gate ETH 挖矿年化收益 5%
14k 热度
2
晒出我的Alpha积分
34k 热度
3
SOL期货交易量创新高
16k 热度
4
以太坊ETF连续12周净流入
6k 热度
5
加密市场反弹
172k 热度
置顶
Gate 链上赚币:ETH 挖矿限时高收益!
✅ 年化收益近 5% + 额外奖励单人额度 1000 ETH
💎 最低 0.00000001 ETH 起投,无赎回期,随存随取!
立即上车,稳赚链上收益:https://www.gate.com/staking/ETH
Gate 合约开仓激励计划火热上线!零门槛瓜分 50,000 ERA
开仓即有奖,交易越多奖励越多!
新用户享 20% 加成!
立即参与:https://www.gate.com/campaigns/1692?pid=X&ch=NGhnNGTf
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429
#Gate #
#合约交易 #
#ERA#
👀 家人们,最近你们都攒了多少 Alpha 积分啦?
空投领到了没?没抢到也别急,广场给你整点额外福利!
🎁 晒出你的 Alpha 收益,咱们就送你$200U代币盲盒奖励!
🥇 积分最高晒图用户 1 名 → $100 代币盲盒
✨ 积分榜前五优质分享者 5 名 → 各得 $20 代币盲盒
📍【怎么玩】
1️⃣ 带上话题
#晒出我的Alpha积分收益#
发广场贴
2️⃣ 晒 Alpha 积分截图 + 一句话总结:“我靠 Gate Alpha 赚了 ____,真的香!”
👉 还可以分享你的攒分技巧、兑换经验、积分玩法,越干货越容易中奖!
📆【活动时间】
8月4日 18:00 - 8月10日 24:00 (UTC+8)
🎉
#CandyDrop合约挑战#
正式开启!参与即可瓜分 6 BTC 豪华奖池!
📢 在 Gate 广场带话题发布你的合约体验
🎁 优质贴文用户瓜分$500 合约体验金券,20位名额等你上榜!
📅 活动时间:2025 年 8 月 1 日 15:00 - 8 月 15 日 19:00 (UTC+8)
👉 活动链接:https://www.gate.com/candy-drop/detail/BTC-98
敢合约,敢盈利
网站地图
男人为什么喜欢钓鱼?是因为无聊吗?
是因为年纪大了性能力直线下滑,生命意志只能转移到钓鱼这样的闲趣之中吗?
在我看来,中年男人喜欢钓鱼的普适性背后,存在着巨大的隐喻。
我爹是个地地道道的菜农。
从我读6年级开始,我爹就从农村搬迁到城市边缘地带,租块地,辛劳种上胡萝卜、小瓜、香菜、小黄姜等,然后拿三轮车托运到菜市场批发,为一家人讨生活。
这一干就是几十年。靠着他那双布满茧子的手,靠着他那日复一日凌晨4点多就起床去菜市场的勤劳,靠着他把我妈妈真的当作“种菜合伙人”的那一份理所当然。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我爹终于在县城买了地,盖了四五层楼高的大平房。
摇身一变,终于在县城扎下了根。
从不干活就没钱赚的出卖劳动力赚钱方式,变成了靠收房租过日子,从菜农变成了房东。
这种身份角色的转变,赚钱渠道方式的转变,彻底让我妈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真需求——旅游、跳舞,乐此不疲。她做了几十年菜农的身份,就像蛇蜕皮一样,彻底从我妈身上脱落了,她一点也不怀念之前在地里干活的日子,她觉得闲着,玩着,跳着,才是她生命该有的样子。
我爸爸在退掉租赁的土地,彻底不种菜之后,人生开始滑向了无所事事的状态中。一开始就是打牌、唠嗑,慢慢的,似乎他潜意识里感受到了灵魂的空虚,他突然开始喜欢上了花卉,每天都要去县城的花卉市场,买个花盆,买个绿植,哪怕被我妈说了好几次乱花钱,在这样的谴责和不理解之下,我爹依旧只用了2年不到的时间,就花了好几万,把整个楼顶全部都栽种满了。
我一开始也和我妈妈一样,没有理解我爸爸这种闲情雅致的兴趣的来源。
后来我仔细琢磨,这其实是我爸爸潜意识里对于自己菜农的身份的某种回应和念旧。
男人和女人的区别,似乎在这里存在一些分水岭。
男人干了一辈子的事情,这些行动会内化为他的本能冲动,哪怕日后条件好了,不需要再做某些辛苦的事情,但是他总有一种渴望,用另外一种形式去复刻和替代。
而女人则不一样,她们可以一头投掷到新的活动中,彻底忘掉来时的一些辛苦遭遇。
反正从我爸妈身上,我看到,我妈妈一点都不怀念之前的生活。而我爸爸,从菜农转向“花农”,其实是对过往身份的一种升级,当然,更深层的原因也可能是:
曾经菜农的身份,对于我妈妈来说,只是生活的无奈,是一种没办法必须要去做的事情;所以有机会逃离、去掉这身份的时候,她是多么地毅然决然。
而对于我爸爸来说,菜农的身份,不仅仅是谋生的途径,还是一种对家庭的责任感。
对我妈来说,是辅助,是配合,是听我爹安排。
对我爹来说,除了肩上物理维度的担子,心里,还有沉甸甸的责任感。
夸张点说,我妈某种程度上算是局外人,菜农只是她阶段性的角色而已。
而对我爹来说,他是那个第一负责人,是那个局内人,菜农已经烙印成了他的生命身份,而不仅仅是阶段性的角色。
所以,我爹割舍不了。
所以,他选择了养花。
他需要重拾那种掌控感,需要重拾那份确定性,需要借由摘花种草,看到生命意志的萌芽、喷薄而出的样子。
这和钓鱼的人群一样,背后都有一层对于成就的追求。
鱼也好,花也好,其实都是人们对于成功,对于成长,对于确定性,正反馈的追求的表象而已。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某种程度理解了男人/爸爸的伟大和不容易。
他如今种花的行为,唤醒了他曾经托举这个家庭的不容易。
这一点,我妈妈是无论如何想不明白的,在她眼里,这纯属浪费钱,闲得慌。
不过我理解我妈,我理解她的局限性。
她不知道,女性更容易“断裂式”地跳出旧角色,去投入全新生活(旅游、跳舞…);
而男性,则更倾向于“延续式”地从旧角色中衍生出新的兴趣(种花、钓鱼…),以维系内心的身份认同感。
这种现象,其实源自于几万年的社会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