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1975 年,柯达的一位工程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



它本可以彻底改变摄影的未来。

但柯达把它压了下来:

“这东西挺有趣的,但别告诉别人。”

接下来发生的事成为商业史上最痛苦的教训之一:柯达由乔治·伊士曼于 1888 年创立,目标是让摄影走进普通人生活。

他们当时的承诺是:

“你只管按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柯达占据了美国 80% 的市场。几乎势不可挡。柯达率先采用了“剃须刀 + 刀片”的商业模式:

- 相机价格很低
- 胶卷和冲洗服务才是主要盈利来源

胶卷的毛利高达 70%。

柯达每年都赚得数十亿美元。

但在背后,一场颠覆性的变革正在酝酿。1975 年,柯达工程师史蒂夫·萨森发明了一项划时代的东西:第一台数码相机。

它体积大,画质低,远远超前于那个时代。

萨森将它展示给公司高层。

他们的反应是:

“挺有趣的,但这会毁了我们的胶卷生意。”柯达把这项发明雪藏了。

他们舍不得放弃胶卷,而那正是公司利润的核心。

与此同时,像索尼、佳能这样的竞争对手,开始探索柯达自己亲手埋掉的未来。

柯达走向衰落的种子,就这样种下了。到了 1990 年代,世界正在快速变化。

数码相机不断进步。

人们越来越喜欢不依赖胶卷就能存储和分享照片的方式。

柯达却犹豫不前,害怕这会吞掉自己的传统业务。

佳能、索尼、尼康毫不迟疑。柯达试图用一款折中方案来回应:Photo CD。

这是一种昂贵的系统,让用户可以把胶卷照片转换成数码格式。

问题是:

它太复杂,推出太晚,也不符合用户真正的需求。然后,真正的致命一击来了:智能手机。

2007 年,iPhone 重新定义了摄影。

突然之间,每个人口袋里都有一台相机。

柯达试图追赶,但失败了。等他们真正拥抱数码时代,世界已经彻底变了。2012 年,柯达申请破产。

这家曾代表创新的公司轰然倒下。

他们在过去 30 年里投入了 250 亿美元用于研发,却没有推出一款真正成功的产品。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们来拆解一下:柯达失败,是因为他们过于执着于过去:

- 害怕新业务冲击旧业务,结果原地踏步;

- 企业文化抗拒改变,让真正的创新被压制;

- 错误判断市场,以为胶卷会永远占据主导地位。而他们的竞争对手在不断适应:

- 佳能和索尼全力转向数码相机;
- 富士则多元化发展,进军医疗影像和化妆品。

而柯达呢?

他们反而加倍投入胶卷,赌在一个眼看要消失的市场上。柯达的故事,不只是一个商业案例,更是一个心态上的警示。

成功让人安于现状,安逸让人停滞不前。

柯达忘了创始人乔治·伊士曼当初立下的原则:

“敢于冒险,否则你就会被淘汰。”

还记得中本聪消失前留下的那句话吗:“我好像把事情搞砸了。”
PI-3.41%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