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胖企鹅NFT转战Solana!为何有更多项目离开以太坊?出了哪些问题
Pudgy Penguins 在 Solana 上推出 $PENGU 代币,这不仅仅是因为「以太坊 (ETH) 的使用者体验 (UX) 问题」
这实际上揭示了以太坊文化中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
图源:X
作为一名正在构建 Layer 2 (L2) 的开发者,我想分享一下为什么这件事如此重要……
以太坊生态系的问题来自于其内部的自我破坏:
以太坊基金会 (Ethereum Foundation, EF) 的开发者逐渐转型为「顾问」,远离实际开发工作
EF 本身在中心化交易所 (CEX) 上抛售代币,却忽视了 DeFi 的去中心化理念
Vitalik 曾形容 DeFi 是「自噬蛇 (ouroboros)」,暗指其自我循环却缺乏创新
结果,散户逐渐离开了以太坊生态
而接下来,开发者也开始离开这个生态系。
图源:X
这里是 @CryptoGarga (BAYC 创办人) 的一个重要观点:
在 Solana 上推出项目:你会受到生态系领导者的欢迎和支持
在以太坊上推出项目:你可能会被 Podcast 主持人攻击,这些人曾花费多年时间指责 NFT 是证券,同时却在「对齐 (alignment)」分配中获取自己的利益
(不过,坦白说,Bankless 的态度还算温和一些)
图源:X
所谓「ETH 有使用者体验问题」的说法,其实只是掩盖问题的借口。
想想看,你可能经历过:
为失败的 NFT 铸造支付了 $500
为一个 ENS 名字支付了 $1,000 的 Gas 费
为了获得空投,不得不跨越 5 条链进行操作 但你依然每天使用:
Gnosis Safe:尽管它的使用者介面极其复杂
Curve:界面设计仿佛停留在 1995 年
Pendle:需要专业知识才能上手
我们之所以坚持使用这些工具,是因为它们确实能带来实际价值。
图源:深潮TechFlow
Pudgy Penguins 选择 Solana 的真正原因是:
在以太坊生态中:
只有内部人士能获取收益
充满「对齐」表演的形式主义
散户更多是作为退出流动性的工具
每年的 Devcon 会议更多关注基础设施,而不是产品创新
而在 Solana 生态中:
吸引了大量新鲜的散户使用者群体
官方链会主动支持新项目的上线
Breakpoint 会议专注于产品展示和交流
提供了真正的开发者支持,帮助项目成长
图源:X
在 @polynomialfi,我们选择在以太坊上构建一个 Layer 2,因为我们相信以太坊生态的潜力。
然而,如果这个生态系继续:
维持高门槛的「把关」文化,排斥新进入者
让内部人士成为主要受益者
挫败散户的参与热情和希望
对开发者进行攻击和排挤
那么,这种潜力将毫无意义。
不妨来看看以太坊和 Solana 两大生态系的差异:
以太坊:在讨论「你的基础设施是否足够去中心化?」
Solana:更多是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新产品的上线动态
一个生态在谈论如何构建,另一个生态则在实际支持开发者和产品落地。
下次如果有人说「某个生态输给另一个生态是因为使用者体验 (UX) 的问题」,试着问他们几个问题:
在项目上线之前,谁获得了代币分配?
这些代币最终被抛售到了哪里?
在这个生态系中,散户还有获利的机会吗?
开发者是否感到受到了欢迎和支持?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者应考虑本文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深潮 TechFlow》
原文作者:f(gautham)
『胖企鹅NFT转战Solana!为何有更多项目离开以太坊?出了哪些问题』这篇文章最早发布于『加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