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4月26日,紐瓦克港,一艘名爲“理想X號”的舊油輪緩緩駛出港口。它的船艙中,沒有黃金、石油或重要的政要,而是58個統一尺寸、封閉金屬制的鐵皮箱子。這一刻,人類第一次見識到了“集裝箱”的真正意義。
沒有歡迎的人羣,也沒有媒體報道。但歷史學家後來回看,認定這一天的意義,不亞於蒸汽機的轟鳴或互聯網的誕生。這個金屬箱子不是商品本身,但卻重塑了商品的流動方式;它沒有縮短海洋的距離,卻徹底重組了全球的供應鏈結構。
而幾十年後,在遙遠的數字世界裏,另一種“標準”正在悄然崛起。它的目標同樣不是改變貨幣的本質,而是給全球貨幣的流通賦予統一的接口。今天我們仍無法確定它是否能獲得像“集裝箱”一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