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泡菜溢價達10% 韓國加密市場獨領風騷 日均成交破百億美元
韓國加密市場特別報道:泡菜溢價下的數字次大陸
在全球加密市場熱度趨於平穩之際,韓國卻持續上演着交易活躍、熱度高漲的"另類繁榮"。截至2024年末,韓國市場總市值突破748億美元,五大本土交易所合計管理730億美元資產。12月日均成交量從10月的23.8億美元驟增至107億美元,短短兩月內超越兩大韓國證券交易所。韓國加密市場的年收入預計將從2024年的2.643億美元增長至2030年的6.354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爲16.1%。截止到2025年4月,已有2500萬人在虛擬資產交易所開設帳戶,約佔韓國人口的一半。
更引人矚目的是韓國加密市場獨有的"泡菜溢價"現象,指韓國交易所的加密貨幣價格顯著高於全球其他主要交易所。2024年3月該溢價達到8.5%,11月一度衝頂10%,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反映出本土投資者極高的熱情與資本管制下的套利需求。
龐大的資金流動,廣泛的用戶基礎,以及獨特的市場價格差異效應,共同塑造了韓國加密市場的高度活躍與非凡熱度,其在全球加密圖譜中猶如一片數字時代的"黃金鄉"。韓國加密市場究竟緣何迅猛爆發?我們將從三大維度 - 驅動因素、現狀畫像與未來機遇 - 剖析這片數字熱土背後的深層邏輯:政治與經濟結構如何催生強烈的避險與投機需求?本地生態又是如何從"泡菜溢價"到日均百億美元成交,塑造出全球領先的交易活力?面向未來,又有哪些賽道與創新將推動韓國市場繼續領跑?
2. 韓國加密市場火熱的原因分析
2.1 經濟原因
投資渠道受限
韓國國內傳統的投資渠道較爲有限,在消費者選擇理論框架下,個體在面臨有限資源配置時,會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權衡效用,以實現預期回報的最大化。
當傳統投資品如房地產和股票面臨價格高企、回報下行、流動性差及進入門檻高等現實限制時,投資者自然傾向於尋找具備更高邊際效用的替代性資產。
在韓國,傳統投資渠道正面臨結構性困境。以房地產和股票等爲例:
2023年韓國經濟增速僅1.4%,雖2024年回升至2%,但消費與投資信心依舊疲軟。
在此背景下,房價持續高位,呈現出結構性矛盾。自2010年以來,首都圈漲47.1%,五大廣域市漲幅達76.5%。2024年首都圈成交量同比減少7.5%,首爾市8-10月更連續三月下滑(20.1%、34.9%、19.2%)。
面對高房價、高貸款率、高利率與低成交量的"三高一低"局面,傳統房地產不再具備廣泛適應性的投資屬性,市場參與熱情明顯降溫。年輕人和中低收入者置業受限,促使其紛紛轉向例如加密資產這種高波動、高回報預期的新興投資渠道。
在股市方面,2024年KOSPI下跌8.03%,遠低於同期上證綜指+12.68%和日經225+17.06%。同時標普500上揚,令兩市與韓國市場收益差距達32.3%,爲2000年以來最高。在全球股市普遍回暖之際,韓國市場呈現出"孤單下行(고립된 약세)"的局面。投資者信心顯著受挫。
在韓國傳統股市表現持續低迷、收益預期疲軟的背景下,部分韓國投資者開始將目光轉向波動性更高、回報潛力更大的加密資產領域。
低利率和寬松貨幣環境
長期寬松的貨幣政策和低利率環境,促使韓國投資者加速轉向高收益資產。自疫情以來,韓國央行基準利率長期維持在 3.5%,明顯低於联准会超 5% 的利率水平,導致儲蓄吸引力下降,實際回報難以抵御通脹壓力。
在此背景下,資金對高波動、高回報資產的需求增強。加密貨幣因其收益潛力強、門檻低、流動性高,成爲風險偏好型投資者,尤其是年輕羣體的首選配置方向。整體而言,低利率政策在削弱傳統金融工具吸引力的同時,進一步推動了資金向加密資產流動。
韓元貶值預期
近年來,韓元持續貶值,2025年4月兌美元匯率一度跌至 1473.75韓元,爲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韓元貶值疊加高油價、供應鏈成本上升,推高國內通脹壓力。數據顯示,2025年3月韓國CPI同比漲2.1%,泡菜與咖啡價格分別漲 15.3% 與 8.3%,居民實際購買力受損,經濟復蘇承壓。
加密貨幣作爲美元計價、全球流通、去中心化的資產,成爲投資者對沖本幣貶值、追求資產保值的新路徑。
2.2 社會心理原因
根據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提出的"幸福=效用/欲望"理論,當欲望快速上升而效用獲取受限時,個體幸福感將顯著下降。
與此同時,圍繞"財富自由"這一目標,韓國年輕羣體的消費理念也在發生深刻變化,進一步影響其投資偏好。
根據媒體報道,韓國年輕人正呈現出兩種典型的消費心理分化:
在YOLO族中,面對現實壓力與階層焦慮,不少年輕人傾向將加密市場視爲超越股市的"暴富機會",突破傳統財富路徑,實現階層躍升。而YONO族出於資產保值與對沖經濟不確定性的考量,逐步轉向增加儲蓄與投資。據2024年Z世代消費趨勢調查,約71.7%的受訪年輕人表示將優先進行儲蓄與資產配置。加密資產因爲其高回報成爲新的投資選擇。
盡管消費態度不同,但兩者在高收益資產的投資動機上趨同,加密貨幣正好滿足其追求回報與財富增長的共同心理。
2.3 爲什麼是韓國如此繁榮,而不是日本
2.3.1 經濟角度:韓元相對弱勢,更需替代路徑
因此,相比日本投資者,韓國投資者更加缺乏對本幣資產的長期信任與安全感,傾向於尋找非本幣計價、可全球流通的資產,加密貨幣正高度貼合投資者需求。
2.3.2 經濟角度:傳統投資收益更低,追求更高回報
房地產:韓國房地產投資佔比超過50%,遠高於日本的37%,但總體實際收益率卻更低,且針對房地產投資有更多限制。
股市:近年,韓國股市相對於日本一直較弱。但在2024年卻尤其明顯。
2.3.3 政策角度:韓國態度開放,日本保守限制
2.3.4 文化角度:韓國追求快速致富,日本注重積累穩健
韓國加密市場的繁榮,本質上是投資者在宏觀經濟、傳統資產、政府態度、思維文化方面作出的最優權衡。而日本同爲東亞發達國家雖然有較爲相似的土壤,但相對於韓國在全球加密市場中的一枝獨秀,仍然略有遜色。
2.4 韓國模式對全球加密市場的啓發
在亞洲加密市場格局悄然變化之際,韓國所呈現出的"中庸之道"正在凸顯戰略價值。相比某些市場收緊對本地項目向海外提供服務的監管,以及部分地區在審批與稅務上的緩慢節奏,韓國的制度彈性、文化契合與資本環境正在構成新的比較優勢。
在此背景下,韓國正憑藉本土資源整合能力、技術落地效率與社會文化黏性,成爲亞洲下一輪加密樞紐爭奪戰中的強力候選者。對全球市場而言,韓國模式的關鍵啓示在於:監管可以是鼓勵式引導而非全面放松;用戶教育與文化適配是一切增長的底層邏輯;基礎設施主權與國際協同並不衝突,而是未來發展的雙輪驅動。
在亞洲新的政策博弈中,韓國已經不僅是一個活躍的消費市場,更有潛力成爲區域性的技術策源地和資產管理重鎮。未來全球加密產業若要本地化落地,韓國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鑑的現實範本。
3. 韓國市場用戶分析
3.1 韓國市場用戶畫像
市場與帳戶種類:總體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