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交易中的心理陷阱

中級2/18/2025, 1:34:41 AM
成功的加密貨幣交易不僅僅依賴於策略,還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本文分析了不同類型的交易者,包括衝動型、謹慎型和務實型交易者,並探討了他們如何在市場中作出不同的反應。文章旨在幫助交易者識別自己的心理模式,管理風險,並提高成功率。

你屬於上述鐘形曲線中的哪種pepe?

交易心理學是指交易者對市場事件及其他交易因素的反應。

交易者的心理狀態決定了他們的交易決策以及交易生涯的整體進展。

正如你可能知道的那樣,成功所需的並不是高智商,而是耐心、毅力、紀律性和健康心態等心理因素。

交易者在面對相同情況時可能有不同的反應。

例如,當$BTC價格突然大幅下跌時,有些人開始恐慌並賣掉他們的幣,而有些人則選擇趁機買入,因為他們相信價格會反彈。由此可見,不同的交易者有不同的心理類型:

  1. 衝動型交易者:這種交易者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計劃,做決策非常快速,往往忽視後果,因此容易情緒化交易,可能遭遇較大損失。
  2. 謹慎型交易者:他們在進入交易前會全面分析市場和自身的財務狀況。這類交易者通常情緒穩定,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計劃。不過,他們有時缺乏冒險精神,錯過了一些可能的盈利機會。
  3. 務實型交易者:這類交易者既能承受一定的風險,又非常注重風險管理,並在交易中充滿信心。這種類型是理想的,因為他們不會過度分析,但會計算交易是否是期望值正向的(+EV)。

你可能已經認出了自己屬於某種心理類型,並可以反思它與自己交易結果之間的關係。

毫無疑問,交易心理學是成功交易的關鍵要素。

交易偏見

交易偏見是認知上的錯誤,它們會顯著影響交易者的決策過程和整體市場表現。

以下是幾種常見的交易偏見:

確認偏見

交易者傾向於尋找確認其現有信念的信息,忽視相反的證據。這可能導致錯誤決策和過度交易。

舉個例子:假設你持有大量$ETH。常見的做法是尋找關於以太坊是一個值得持有的好幣的證據,比如在社交平臺上。所以,你不會研究ETH可能不是最好的持幣選擇,而是閱讀那些已經同意你當前觀點的推文。

可得性偏見

在加密交易中,可得性偏見指的是投資者根據容易回憶起的或最近的信息做出決策,而非進行全面分析。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當交易者急於購買在社交媒體或新聞平臺上頻繁提及的加密貨幣,無論其背後的基本面如何。

例如,如果某個特定的山寨幣因名人代言或病毒性表情包而在Twitter上流行起來,交易者可能會高估其潛力,重倉投資,即使該幣缺乏強大的技術基礎或實際應用場景。

這種偏見可能導致錯誤的投資選擇,因為輕易獲得的信息未必能準確反映資產的真實價值或長期前景。另一個例子是,交易者強烈反應於近期市場事件。如果比特幣經歷了突如其來的價格激增,可得性偏見可能使投資者認為這種快速漲幅是常見且容易實現的,從而做出過於樂觀的交易。

這可能導致追逐短期趨勢,忽視更穩定的長期投資策略。

錨定偏見

加密交易中的錨定偏見典型例子是在市場高峰時投資者以$100,000購買比特幣。即使市場條件變化,價格大幅下跌,交易者仍然固守$100,000的“錨定”價格。這會導致錯誤的決策,例如:

  1. 儘管有明顯的信號表明是時候賣出,但仍然堅持持有,希望價格能回升到$100,000的水平
  2. 忽視與$100,000價格點相悖的新信息或市場分析

這種錨定偏見可能導致重大財務損失,因為交易者未能適應市場變化,錯失止損或在較低價格點進行有利交易的機會。

我每天都會遇到的另一個錨定偏見是淨資產的數字。作為交易者,你總是暴露在盈虧狀態下。有時盈利,有時虧損。例如,假設你的總加密資產為$100,000。如果虧損了$20,000,你很容易會對這個數字的下降產生執念,認為很難恢復。這可能導致你對市場採取過於防守的策略,甚至在好機會面前也不敢冒險,因為害怕進一步虧損。

損失規避偏見

交易者對損失的感受通常比盈利更為強烈,這往往導致他們過長時間持有虧損的頭寸,或者過早退出盈利的交易。

加密交易中的損失規避偏見可以通過很多交易者經歷的常見場景清晰地說明。假設一個交易者以$100,000買入比特幣,預期其會上漲。價格隨後跌至$80,000。交易者沒有賣出止損,而是繼續持有頭寸,希望價格回升到購買價。

這種不願賣出的心理來自於意識到虧損帶來的心理痛苦,即使市場信號表明價格可能繼續下跌。

另一個例子是,當交易者快速賣出已上漲10%的幣種,擔心錯失盈利,但卻猶豫不決地不賣出已經下跌20%的幣種,希望它會反彈。

這種行為展示了交易者如何比獲得相同利潤時感受到更強烈的虧損痛苦。在波動劇烈的加密市場中,損失規避偏見可能導致:

  1. 長時間持有表現不佳的資產
  2. 錯失其他盈利機會
  3. 增加情緒壓力和非理性決策

說實話,這是我每天都會不小心掉入的經典陷阱。比如現在我在做一些弱山寨幣的空頭。假設我已經賺了$10k,然後價格回撤了一些,現在只賺了$5k。很多時候,我會陷入這種心理:除非我賺回$10k或更多,否則不願意平倉。即使我已經盈利,心理上卻還是覺得自己虧了,因為我從$10k的利潤掉到$5k。相信很多人也有類似的經歷。

過度自信偏見

交易者常常高估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可能導致過度承擔風險和頻繁交易。

加密交易中的過度自信偏見可以通過2021年比特幣牛市中的一個典型例子來說明。許多交易者高估了自己預測市場走勢的能力,過度槓桿交易,以為比特幣的價格會繼續無限上漲。

這種過度自信讓他們忽視了潛在的風險和市場波動。2021年初,比特幣突破$60,000時,許多投資者因最近的上漲趨勢而深信價格會繼續上漲。

他們沒有考慮到市場可能發生回調的可能性。

當市場最終回調,比特幣價格幾個月後跌破$30,000時,這些過於自信的交易者面臨了重大損失。

恐懼與貪婪

這些情緒可能導致交易者過早退出交易,害怕虧損,或者在試圖最大化利潤時持倉太久。

這個不需要多解釋,應該都能理解。

近期偏見

交易者容易過分關注最近發生的事情或獲得的信息,而忽視了長期的趨勢或歷史數據。

比如你可能會因為短期的價格波動而做出不理性的決策。例如,$ETH價格大幅下跌後,一些交易者可能認為下行趨勢會持續,賣掉持倉,卻錯過了市場的反彈。回想一下在經歷了幾天下跌後的加密社交圈,大家會告訴你“市場已經結束了,應該賣掉了。”但最終,市場可能會反彈。

從眾偏見

交易者會跟隨大眾做決策,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分析。這是加密社交圈常見的行為。

以太坊的價格在2020到2021年間的波動正是從眾偏見的典型例子。2020年初,ETH的價格大約為$130,到了2021年11月,它飆升至歷史最高點$4,859,增幅高達3,756%。

這次劇烈的價格上漲有幾個關鍵因素,體現了從眾行為:

  1. FOMO(錯失恐懼症):隨著以太坊價格在2020年和2021年持續上漲,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湧入,生怕錯失潛在的收益。
  2. 市場情緒:加密市場整體積極的情緒,尤其是比特幣的表現和機構採納,帶動了以太坊的上漲。
  3. 技術進展:以太坊向以太坊2.0的過渡,以及2021年8月EIP-1559的實施(引入了費用銷燬機制),激發了額外的興奮和投資興趣。
  4. DeFi繁榮:以太坊作為去中心化金融(DeFi)應用的主要平臺,推動了對其網絡的需求和使用。
  5. 機構興趣:機構採用的增長,以及2021年2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推出以太坊期貨,增強了這一資產的可信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1月以太坊的價格達到了峰值後,2022年6月經歷了顯著回調,跌至約$900。許多投資者在價格下跌時遭遇了損失。

框架效應

信息的呈現方式可以影響交易決策,交易者可能在同樣的數據以正面或負面的方式呈現時做出不同的選擇。

在加密交易中,框架效應偏見的一個好例子可以通過市場新聞和價格波動的呈現方式來說明:

  1. “Solana在過去24小時上漲10%,展示其強大的生態系統發展”
  2. “Solana雖然上漲了10%,但未能恢復到歷史最高點”

這兩句話都描述了Solana相同的10%價格上漲,但它們以不同的方式框定信息。第一條標題強調了正面因素,可能鼓勵交易者購買或持有Solana,而第二條則著重於一種被視為缺點的內容,可能會阻止投資。
這種框定方式可能會顯著影響交易者的決策。例如,交易者看到第一條標題後,可能會認為這是網絡增長的看漲信號,從而更傾向於投資Solana。相反,第二條標題可能會導致猶豫,甚至觸發賣出,即便兩者的價格增長是一樣的。

控制錯覺

交易者常常高估自己對市場結果的控制力,這種錯覺容易導致過度冒險。

舉個例子:一名交易者可能花幾個小時研究Fartcoin的價格模式,最終得出結論,認為自己發現了一個萬無一失的市場時機策略。然後,他們可能會基於這個認知,賭上大部分的資產,認為自己能控制市場的走向。

這種控制錯覺在牛市期間尤其強烈。當整個加密市場呈上升趨勢時,大多數幣種都會增長。交易者可能會錯誤地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技能,而不是市場的普遍趨勢。他們可能會認為:“今天我知道這個山寨幣會漲30%,因為我的技術分析是對的”,但實際上,漲幅是由於更廣泛的市場趨勢所導致的。

個人來說,我完全不相信技術分析,因為我們一再看到,市場的波動是由新聞推動的,而不是你那些看不見的線;)

聚類錯覺

交易者可能會在隨機的市場數據中看到一些模式,這可能導致錯誤的交易決策。

在加密交易中,聚類錯覺偏見可以通過以下例子清楚地說明:一個degen加密交易者注意到某個幣的價格連續五天上漲。基於這個短期的模式,他認為形成了一個看漲趨勢,並決定重倉投資該資產。然而,這五天的上漲完全可能是隨機的,並不代表任何真實的趨勢。

這個例子展示了聚類錯覺偏見,因為:

  1. 交易者在一小段數據(五天的價格波動)中看到了一個模式。
  2. 他沒有考慮更廣泛的背景或長期的數據,而是賦予了這個模式過多的意義。
  3. 他基於認為這個模式會持續的假設做出了投資決策,忽視了市場波動中的隨機性。

在加密交易的波動市場中,價格可能因各種因素劇烈波動,誤將短期的隨機波動當作有意義的趨勢,可能會導致錯誤的投資決策。

我們都有過這種經歷。畢竟,我們得基於某些東西來做分析,不是嗎?

負面偏見

交易者可能會更多地關注交易或策略中的負面因素,錯過潛在的機會。

舉個例子:假設一名交易者已經成功交易了好幾個月,收穫大多數正面結果。然而,某天他們因為負面的監管新聞導致市場突然下跌,經歷了重大虧損。

儘管他之前的交易記錄大部分是成功的,但他開始對這一單負面經驗過於執著。因此,他可能會:

  1. 變得過於謹慎,錯過潛在的盈利機會,即使市場條件有所好轉。
  2. 總是預期類似的負面事件,導致過早賣出頭寸,或者過度使用止損訂單。
  3. 忽視市場的正面信號或新聞,只關注潛在的威脅或風險。

我也看到過這種傾向,當有人之前看好某個幣然後賣出後,他們開始在社交平臺上說它不會再漲了(畢竟他們已經賣了,不是嗎)。

自我歸因偏見

交易者將成功的交易歸因於自己的技能,將虧損的交易歸因於外部因素,這妨礙了學習和改進。

加密交易中的自我歸因偏見的一個好例子是,交易者將成功的交易歸因於自己的技能和專業知識,而將虧損歸咎於外部因素。

假設一個交易者以$80,000購買比特幣,以$105,000賣出,獲得了不錯的利潤。他將這次成功歸因於自己的優秀市場分析和交易技巧。然而,當同一名交易者以$3,500購買以太坊,結果價格跌至$3,000時,他卻將虧損歸因於市場操控、突如其來的監管新聞或“大戶”拋售持倉。

我們每天都能看到這種情況(提示:加密社交圈每天都有!)

事後偏見

交易者認為過去的事件比實際更容易預測,這可能導致對未來預測過度自信。

舉個例子,某交易者在2025年1月初以$200購買了Solana,1月中旬價格上漲到$250。回顧時,這個交易者認為:“我早就知道Solana會漲25%。市場情緒和技術指標這麼明顯。”

這就是事後偏見的體現,因為:

  1. 交易者高估了自己預測SOL價格走勢的能力。
  2. 忽視了加密市場的固有波動性,尤其是像Solana這樣的山寨幣。
  3. 沒有考慮到影響價格上漲的外部因素,比如整體市場狀況或特定的新聞事件。

這種偏見可能導致:

  • 對未來交易的過度自信
  • 忽視潛在的風險或相反的指標
  • 未能適當分散加密投資組合

交易中的問題——我自己遇到的情況

隨機強化

有時候,像我這樣的業餘交易者會在一次大獲全勝後,看到自己連贏幾局,而經驗豐富的交易者卻連續失敗。儘管這些情況更多是運氣的遊戲,這些交易者開始相信自己的技巧,或者反之,陷入隨機強化的陷阱。

隨機強化是一種普遍存在於交易者中的破壞性心理現象。隨機強化讓交易者對自己能力的誤解矇蔽了思維,導致過度自信,或者極端的自我懷疑。問題在於,新手可能會覺得自己找到了輕鬆盈利的方法,而專業人士可能會懷疑自己的技能、交易計劃以及總體交易知識。

我反覆犯的一個錯誤是:

假設我在$TIA上贏了很多。這可以是任何資產,但通常如果我開始一天時就大賺一筆,我常常會變得過於自信,開始沒有充分的交易論據就貿然進行更多交易。

我的推理是這樣的:“既然我已經賺了很多,我就可以承受更大的風險。如果我虧損也沒關係,因為現在我是在用‘免費錢’下注。”

你能看出這種思維的缺陷嗎?

錯失恐懼(FOMO)

哈哈,FOMO大家都不陌生。

社交媒體、新聞和從眾心理讓我們迷戀於“只要立刻行動就能獲得高額回報”的想法,這就是恐慌性交易的開始。

出於FOMO交易會排除理性和合理性。

說實話,我幾乎每天都會從CT中感受到這種情緒。總有某個幣說它可能要暴漲了。

有位讀者這樣告訴我:

“自從2019年以來,我都沒休過假,因為我覺得一旦我休假一週,市場就會在我不在時暴漲。我相信很多人也有這樣的感受,因FOMO無法完全過上正常生活。”

這很悲哀,但老實說,我也能理解在市場沒有完全佈局或市場看跌時,自己可能平倉而感到焦慮。

如果你在一個上漲的日子裡FOMO……

你在一個下跌的日子裡就沒有足夠的彈藥去FOMO了。

如果你非得FOMO——選擇一個下跌的日子。

復仇交易

這種交易方式非常有害,會加重交易者的財務困境。

假設你度過了一個順利的一週,穩定獲利。然而,在週末,你突然失去了所有的盈利,甚至更多。

接下來就是復仇心態的產生。

這與市場有關,但復仇的目標指向市場。所以,你急於迅速追回資金,開始瘋狂交易垃圾幣,通常會犯下無法挽回的錯誤。

我將復仇交易定義為:一次虧損後試圖通過多個垃圾交易來彌補虧損。選擇質量,而不是匆忙行動。尋找機會需要時間。

不要試圖通過沖動交易彌補損失,停下來,重新評估你的策略。

當你遭遇損失時,休息一下,反思一下哪裡出了問題。分析你的交易,找出錯誤的地方,這樣可以幫助你避免今後重犯同樣的錯誤。CoinMarketManTradeStream能幫你做到這一點。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與損失和復仇交易鬥爭,考慮尋求專業幫助。一位導師或教練可以提供寶貴的指導,幫助你制定更有效的交易策略。

賭博心理

首先,我們得承認,我們所有人都是大賭徒。

交易是關於計劃、嚴格的紀律和持續學習的;但是一些交易者將其視為賭博。擁有賭博心態的交易者在構建適當的策略時不考慮交易機制。他們沒有系統地操作,而是憑藉由腎上腺素和勝利的興奮驅動的運氣來操作。賭博心理學在新手和那些希望通過不付出努力就變富的專業交易者中都很普遍。

賭博心理學使交易者在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計劃時做出衝動行為,這最終會導致不可避免的損失和情緒崩潰。

你可以在這裡瞭解更多關於它的內容,以及如何避免它:

您需要了解的有關加密貨幣交易的一切

Route 2 FI
2023年3月20日

閱讀全文

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在心理學中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交易中,從眾心理源於對失敗的恐懼。因此,交易者常常依賴大眾的決策,而不是進行全面的市場分析。這種依賴行為可能導致恐慌交易、不理智的行動,並最終造成虧損。

要成為成功的交易者,你需要時刻與自己的心理狀態作鬥爭。這一簡單的公式應該成為你交易之路上的指引。

從眾心理的一個例子:

假設Ansem在Twitter上發佈了關於某個新幣的內容,隨即這個幣的價格開始暴漲。

現在所有其他的影響者也開始在推特上談論它。既然大家都在,你就感到安全。你跟隨人群,如果不注意,你最後會被拋棄。事情總是這樣。

推薦閱讀關於交易心理學的文章


鏈接1: https://x.com/ZoomerOracle/status/1699076242270777571?s=20


鏈接2: https://twitter.com/thedefiedge/status/1543279598758010880


鏈接3: https://x.com/Trader_Dante/status/1590084159992918016?s=20

好了,我今天就說到這裡。

祝交易愉快!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The Black Swans],著作權歸屬原作者[Route 2 FI],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儘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複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加密交易中的心理陷阱

中級2/18/2025, 1:34:41 AM
成功的加密貨幣交易不僅僅依賴於策略,還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本文分析了不同類型的交易者,包括衝動型、謹慎型和務實型交易者,並探討了他們如何在市場中作出不同的反應。文章旨在幫助交易者識別自己的心理模式,管理風險,並提高成功率。

你屬於上述鐘形曲線中的哪種pepe?

交易心理學是指交易者對市場事件及其他交易因素的反應。

交易者的心理狀態決定了他們的交易決策以及交易生涯的整體進展。

正如你可能知道的那樣,成功所需的並不是高智商,而是耐心、毅力、紀律性和健康心態等心理因素。

交易者在面對相同情況時可能有不同的反應。

例如,當$BTC價格突然大幅下跌時,有些人開始恐慌並賣掉他們的幣,而有些人則選擇趁機買入,因為他們相信價格會反彈。由此可見,不同的交易者有不同的心理類型:

  1. 衝動型交易者:這種交易者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計劃,做決策非常快速,往往忽視後果,因此容易情緒化交易,可能遭遇較大損失。
  2. 謹慎型交易者:他們在進入交易前會全面分析市場和自身的財務狀況。這類交易者通常情緒穩定,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計劃。不過,他們有時缺乏冒險精神,錯過了一些可能的盈利機會。
  3. 務實型交易者:這類交易者既能承受一定的風險,又非常注重風險管理,並在交易中充滿信心。這種類型是理想的,因為他們不會過度分析,但會計算交易是否是期望值正向的(+EV)。

你可能已經認出了自己屬於某種心理類型,並可以反思它與自己交易結果之間的關係。

毫無疑問,交易心理學是成功交易的關鍵要素。

交易偏見

交易偏見是認知上的錯誤,它們會顯著影響交易者的決策過程和整體市場表現。

以下是幾種常見的交易偏見:

確認偏見

交易者傾向於尋找確認其現有信念的信息,忽視相反的證據。這可能導致錯誤決策和過度交易。

舉個例子:假設你持有大量$ETH。常見的做法是尋找關於以太坊是一個值得持有的好幣的證據,比如在社交平臺上。所以,你不會研究ETH可能不是最好的持幣選擇,而是閱讀那些已經同意你當前觀點的推文。

可得性偏見

在加密交易中,可得性偏見指的是投資者根據容易回憶起的或最近的信息做出決策,而非進行全面分析。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當交易者急於購買在社交媒體或新聞平臺上頻繁提及的加密貨幣,無論其背後的基本面如何。

例如,如果某個特定的山寨幣因名人代言或病毒性表情包而在Twitter上流行起來,交易者可能會高估其潛力,重倉投資,即使該幣缺乏強大的技術基礎或實際應用場景。

這種偏見可能導致錯誤的投資選擇,因為輕易獲得的信息未必能準確反映資產的真實價值或長期前景。另一個例子是,交易者強烈反應於近期市場事件。如果比特幣經歷了突如其來的價格激增,可得性偏見可能使投資者認為這種快速漲幅是常見且容易實現的,從而做出過於樂觀的交易。

這可能導致追逐短期趨勢,忽視更穩定的長期投資策略。

錨定偏見

加密交易中的錨定偏見典型例子是在市場高峰時投資者以$100,000購買比特幣。即使市場條件變化,價格大幅下跌,交易者仍然固守$100,000的“錨定”價格。這會導致錯誤的決策,例如:

  1. 儘管有明顯的信號表明是時候賣出,但仍然堅持持有,希望價格能回升到$100,000的水平
  2. 忽視與$100,000價格點相悖的新信息或市場分析

這種錨定偏見可能導致重大財務損失,因為交易者未能適應市場變化,錯失止損或在較低價格點進行有利交易的機會。

我每天都會遇到的另一個錨定偏見是淨資產的數字。作為交易者,你總是暴露在盈虧狀態下。有時盈利,有時虧損。例如,假設你的總加密資產為$100,000。如果虧損了$20,000,你很容易會對這個數字的下降產生執念,認為很難恢復。這可能導致你對市場採取過於防守的策略,甚至在好機會面前也不敢冒險,因為害怕進一步虧損。

損失規避偏見

交易者對損失的感受通常比盈利更為強烈,這往往導致他們過長時間持有虧損的頭寸,或者過早退出盈利的交易。

加密交易中的損失規避偏見可以通過很多交易者經歷的常見場景清晰地說明。假設一個交易者以$100,000買入比特幣,預期其會上漲。價格隨後跌至$80,000。交易者沒有賣出止損,而是繼續持有頭寸,希望價格回升到購買價。

這種不願賣出的心理來自於意識到虧損帶來的心理痛苦,即使市場信號表明價格可能繼續下跌。

另一個例子是,當交易者快速賣出已上漲10%的幣種,擔心錯失盈利,但卻猶豫不決地不賣出已經下跌20%的幣種,希望它會反彈。

這種行為展示了交易者如何比獲得相同利潤時感受到更強烈的虧損痛苦。在波動劇烈的加密市場中,損失規避偏見可能導致:

  1. 長時間持有表現不佳的資產
  2. 錯失其他盈利機會
  3. 增加情緒壓力和非理性決策

說實話,這是我每天都會不小心掉入的經典陷阱。比如現在我在做一些弱山寨幣的空頭。假設我已經賺了$10k,然後價格回撤了一些,現在只賺了$5k。很多時候,我會陷入這種心理:除非我賺回$10k或更多,否則不願意平倉。即使我已經盈利,心理上卻還是覺得自己虧了,因為我從$10k的利潤掉到$5k。相信很多人也有類似的經歷。

過度自信偏見

交易者常常高估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可能導致過度承擔風險和頻繁交易。

加密交易中的過度自信偏見可以通過2021年比特幣牛市中的一個典型例子來說明。許多交易者高估了自己預測市場走勢的能力,過度槓桿交易,以為比特幣的價格會繼續無限上漲。

這種過度自信讓他們忽視了潛在的風險和市場波動。2021年初,比特幣突破$60,000時,許多投資者因最近的上漲趨勢而深信價格會繼續上漲。

他們沒有考慮到市場可能發生回調的可能性。

當市場最終回調,比特幣價格幾個月後跌破$30,000時,這些過於自信的交易者面臨了重大損失。

恐懼與貪婪

這些情緒可能導致交易者過早退出交易,害怕虧損,或者在試圖最大化利潤時持倉太久。

這個不需要多解釋,應該都能理解。

近期偏見

交易者容易過分關注最近發生的事情或獲得的信息,而忽視了長期的趨勢或歷史數據。

比如你可能會因為短期的價格波動而做出不理性的決策。例如,$ETH價格大幅下跌後,一些交易者可能認為下行趨勢會持續,賣掉持倉,卻錯過了市場的反彈。回想一下在經歷了幾天下跌後的加密社交圈,大家會告訴你“市場已經結束了,應該賣掉了。”但最終,市場可能會反彈。

從眾偏見

交易者會跟隨大眾做決策,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分析。這是加密社交圈常見的行為。

以太坊的價格在2020到2021年間的波動正是從眾偏見的典型例子。2020年初,ETH的價格大約為$130,到了2021年11月,它飆升至歷史最高點$4,859,增幅高達3,756%。

這次劇烈的價格上漲有幾個關鍵因素,體現了從眾行為:

  1. FOMO(錯失恐懼症):隨著以太坊價格在2020年和2021年持續上漲,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湧入,生怕錯失潛在的收益。
  2. 市場情緒:加密市場整體積極的情緒,尤其是比特幣的表現和機構採納,帶動了以太坊的上漲。
  3. 技術進展:以太坊向以太坊2.0的過渡,以及2021年8月EIP-1559的實施(引入了費用銷燬機制),激發了額外的興奮和投資興趣。
  4. DeFi繁榮:以太坊作為去中心化金融(DeFi)應用的主要平臺,推動了對其網絡的需求和使用。
  5. 機構興趣:機構採用的增長,以及2021年2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推出以太坊期貨,增強了這一資產的可信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1月以太坊的價格達到了峰值後,2022年6月經歷了顯著回調,跌至約$900。許多投資者在價格下跌時遭遇了損失。

框架效應

信息的呈現方式可以影響交易決策,交易者可能在同樣的數據以正面或負面的方式呈現時做出不同的選擇。

在加密交易中,框架效應偏見的一個好例子可以通過市場新聞和價格波動的呈現方式來說明:

  1. “Solana在過去24小時上漲10%,展示其強大的生態系統發展”
  2. “Solana雖然上漲了10%,但未能恢復到歷史最高點”

這兩句話都描述了Solana相同的10%價格上漲,但它們以不同的方式框定信息。第一條標題強調了正面因素,可能鼓勵交易者購買或持有Solana,而第二條則著重於一種被視為缺點的內容,可能會阻止投資。
這種框定方式可能會顯著影響交易者的決策。例如,交易者看到第一條標題後,可能會認為這是網絡增長的看漲信號,從而更傾向於投資Solana。相反,第二條標題可能會導致猶豫,甚至觸發賣出,即便兩者的價格增長是一樣的。

控制錯覺

交易者常常高估自己對市場結果的控制力,這種錯覺容易導致過度冒險。

舉個例子:一名交易者可能花幾個小時研究Fartcoin的價格模式,最終得出結論,認為自己發現了一個萬無一失的市場時機策略。然後,他們可能會基於這個認知,賭上大部分的資產,認為自己能控制市場的走向。

這種控制錯覺在牛市期間尤其強烈。當整個加密市場呈上升趨勢時,大多數幣種都會增長。交易者可能會錯誤地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技能,而不是市場的普遍趨勢。他們可能會認為:“今天我知道這個山寨幣會漲30%,因為我的技術分析是對的”,但實際上,漲幅是由於更廣泛的市場趨勢所導致的。

個人來說,我完全不相信技術分析,因為我們一再看到,市場的波動是由新聞推動的,而不是你那些看不見的線;)

聚類錯覺

交易者可能會在隨機的市場數據中看到一些模式,這可能導致錯誤的交易決策。

在加密交易中,聚類錯覺偏見可以通過以下例子清楚地說明:一個degen加密交易者注意到某個幣的價格連續五天上漲。基於這個短期的模式,他認為形成了一個看漲趨勢,並決定重倉投資該資產。然而,這五天的上漲完全可能是隨機的,並不代表任何真實的趨勢。

這個例子展示了聚類錯覺偏見,因為:

  1. 交易者在一小段數據(五天的價格波動)中看到了一個模式。
  2. 他沒有考慮更廣泛的背景或長期的數據,而是賦予了這個模式過多的意義。
  3. 他基於認為這個模式會持續的假設做出了投資決策,忽視了市場波動中的隨機性。

在加密交易的波動市場中,價格可能因各種因素劇烈波動,誤將短期的隨機波動當作有意義的趨勢,可能會導致錯誤的投資決策。

我們都有過這種經歷。畢竟,我們得基於某些東西來做分析,不是嗎?

負面偏見

交易者可能會更多地關注交易或策略中的負面因素,錯過潛在的機會。

舉個例子:假設一名交易者已經成功交易了好幾個月,收穫大多數正面結果。然而,某天他們因為負面的監管新聞導致市場突然下跌,經歷了重大虧損。

儘管他之前的交易記錄大部分是成功的,但他開始對這一單負面經驗過於執著。因此,他可能會:

  1. 變得過於謹慎,錯過潛在的盈利機會,即使市場條件有所好轉。
  2. 總是預期類似的負面事件,導致過早賣出頭寸,或者過度使用止損訂單。
  3. 忽視市場的正面信號或新聞,只關注潛在的威脅或風險。

我也看到過這種傾向,當有人之前看好某個幣然後賣出後,他們開始在社交平臺上說它不會再漲了(畢竟他們已經賣了,不是嗎)。

自我歸因偏見

交易者將成功的交易歸因於自己的技能,將虧損的交易歸因於外部因素,這妨礙了學習和改進。

加密交易中的自我歸因偏見的一個好例子是,交易者將成功的交易歸因於自己的技能和專業知識,而將虧損歸咎於外部因素。

假設一個交易者以$80,000購買比特幣,以$105,000賣出,獲得了不錯的利潤。他將這次成功歸因於自己的優秀市場分析和交易技巧。然而,當同一名交易者以$3,500購買以太坊,結果價格跌至$3,000時,他卻將虧損歸因於市場操控、突如其來的監管新聞或“大戶”拋售持倉。

我們每天都能看到這種情況(提示:加密社交圈每天都有!)

事後偏見

交易者認為過去的事件比實際更容易預測,這可能導致對未來預測過度自信。

舉個例子,某交易者在2025年1月初以$200購買了Solana,1月中旬價格上漲到$250。回顧時,這個交易者認為:“我早就知道Solana會漲25%。市場情緒和技術指標這麼明顯。”

這就是事後偏見的體現,因為:

  1. 交易者高估了自己預測SOL價格走勢的能力。
  2. 忽視了加密市場的固有波動性,尤其是像Solana這樣的山寨幣。
  3. 沒有考慮到影響價格上漲的外部因素,比如整體市場狀況或特定的新聞事件。

這種偏見可能導致:

  • 對未來交易的過度自信
  • 忽視潛在的風險或相反的指標
  • 未能適當分散加密投資組合

交易中的問題——我自己遇到的情況

隨機強化

有時候,像我這樣的業餘交易者會在一次大獲全勝後,看到自己連贏幾局,而經驗豐富的交易者卻連續失敗。儘管這些情況更多是運氣的遊戲,這些交易者開始相信自己的技巧,或者反之,陷入隨機強化的陷阱。

隨機強化是一種普遍存在於交易者中的破壞性心理現象。隨機強化讓交易者對自己能力的誤解矇蔽了思維,導致過度自信,或者極端的自我懷疑。問題在於,新手可能會覺得自己找到了輕鬆盈利的方法,而專業人士可能會懷疑自己的技能、交易計劃以及總體交易知識。

我反覆犯的一個錯誤是:

假設我在$TIA上贏了很多。這可以是任何資產,但通常如果我開始一天時就大賺一筆,我常常會變得過於自信,開始沒有充分的交易論據就貿然進行更多交易。

我的推理是這樣的:“既然我已經賺了很多,我就可以承受更大的風險。如果我虧損也沒關係,因為現在我是在用‘免費錢’下注。”

你能看出這種思維的缺陷嗎?

錯失恐懼(FOMO)

哈哈,FOMO大家都不陌生。

社交媒體、新聞和從眾心理讓我們迷戀於“只要立刻行動就能獲得高額回報”的想法,這就是恐慌性交易的開始。

出於FOMO交易會排除理性和合理性。

說實話,我幾乎每天都會從CT中感受到這種情緒。總有某個幣說它可能要暴漲了。

有位讀者這樣告訴我:

“自從2019年以來,我都沒休過假,因為我覺得一旦我休假一週,市場就會在我不在時暴漲。我相信很多人也有這樣的感受,因FOMO無法完全過上正常生活。”

這很悲哀,但老實說,我也能理解在市場沒有完全佈局或市場看跌時,自己可能平倉而感到焦慮。

如果你在一個上漲的日子裡FOMO……

你在一個下跌的日子裡就沒有足夠的彈藥去FOMO了。

如果你非得FOMO——選擇一個下跌的日子。

復仇交易

這種交易方式非常有害,會加重交易者的財務困境。

假設你度過了一個順利的一週,穩定獲利。然而,在週末,你突然失去了所有的盈利,甚至更多。

接下來就是復仇心態的產生。

這與市場有關,但復仇的目標指向市場。所以,你急於迅速追回資金,開始瘋狂交易垃圾幣,通常會犯下無法挽回的錯誤。

我將復仇交易定義為:一次虧損後試圖通過多個垃圾交易來彌補虧損。選擇質量,而不是匆忙行動。尋找機會需要時間。

不要試圖通過沖動交易彌補損失,停下來,重新評估你的策略。

當你遭遇損失時,休息一下,反思一下哪裡出了問題。分析你的交易,找出錯誤的地方,這樣可以幫助你避免今後重犯同樣的錯誤。CoinMarketManTradeStream能幫你做到這一點。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與損失和復仇交易鬥爭,考慮尋求專業幫助。一位導師或教練可以提供寶貴的指導,幫助你制定更有效的交易策略。

賭博心理

首先,我們得承認,我們所有人都是大賭徒。

交易是關於計劃、嚴格的紀律和持續學習的;但是一些交易者將其視為賭博。擁有賭博心態的交易者在構建適當的策略時不考慮交易機制。他們沒有系統地操作,而是憑藉由腎上腺素和勝利的興奮驅動的運氣來操作。賭博心理學在新手和那些希望通過不付出努力就變富的專業交易者中都很普遍。

賭博心理學使交易者在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計劃時做出衝動行為,這最終會導致不可避免的損失和情緒崩潰。

你可以在這裡瞭解更多關於它的內容,以及如何避免它:

您需要了解的有關加密貨幣交易的一切

Route 2 FI
2023年3月20日

閱讀全文

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在心理學中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交易中,從眾心理源於對失敗的恐懼。因此,交易者常常依賴大眾的決策,而不是進行全面的市場分析。這種依賴行為可能導致恐慌交易、不理智的行動,並最終造成虧損。

要成為成功的交易者,你需要時刻與自己的心理狀態作鬥爭。這一簡單的公式應該成為你交易之路上的指引。

從眾心理的一個例子:

假設Ansem在Twitter上發佈了關於某個新幣的內容,隨即這個幣的價格開始暴漲。

現在所有其他的影響者也開始在推特上談論它。既然大家都在,你就感到安全。你跟隨人群,如果不注意,你最後會被拋棄。事情總是這樣。

推薦閱讀關於交易心理學的文章


鏈接1: https://x.com/ZoomerOracle/status/1699076242270777571?s=20


鏈接2: https://twitter.com/thedefiedge/status/1543279598758010880


鏈接3: https://x.com/Trader_Dante/status/1590084159992918016?s=20

好了,我今天就說到這裡。

祝交易愉快!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The Black Swans],著作權歸屬原作者[Route 2 FI],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儘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複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即刻开始交易
注册并交易即可获得
$100
和价值
$5500
理财体验金奖励!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io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