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龙凡解读Conflux战略:合规公链的技术坚守与长期发展
科学家的使命:Conflux创始人龙凡的技术坚守之路
多伦多大学教授、Conflux Network创始人龙凡在香港出席了一场聚焦数字金融与生态发展的大会。作为清华大学姚期智实验班校友和MIT博士,龙凡多年来一直低调地推进Conflux作为中国唯一合规公链的技术探索与全球拓展。
面对当前区块链行业的快速变化,Conflux如何保持技术定力?作为合规的华人公链,Conflux背后有怎样的长期思考?在这次罕见的专访中,龙凡系统分享了他的路径选择、对行业趋势的独立判断,以及对年轻开发者的建议。
创业初心与技术根基
龙凡将自己定位为计算机科学研究工作者,即通常所说的"科学家"。无论是Conflux创始人,还是在学术界的经历,都是这一身份的延伸。
Conflux的定位是立足于中国或亚洲的高性能公有链,致力于成为Web 3.0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这一定位从2018年起就已确立,团队始终坚持这一初心。
在技术方面,Conflux最大的优势是在不牺牲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了高性能的TPS。网络能支持3000-6000的TPS,确认时间快,且无需牺牲节点数量和安全性。主网上线以来零安全事故,体现了架构的稳定性与可信度。
基于独特的市场地位,Conflux专注于自身擅长的领域,如积极推进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与中国电信合作BSIM卡等。这些都体现了Conflux作为发源于中国、目前国内唯一合规公链平台的独特优势。
合规:长期信念与路径选择
Conflux成为中国唯一合规公链,有其历史原因。这并非争取而来,而是在之前的监管和政策环境下,大多数团队出于短期策略考虑主动放弃,而Conflux选择坚持。
坚持合规发展路径意味着承担高昂的合规成本,在许多决策上必须更加克制。例如,无法随意发行新Token。但Conflux团队始终相信,从长远来看,这条路径具有重大价值。
Conflux核心团队多为清华毕业生和海外留学归国的科研人员,本就致力于严肃的技术研发。团队认为无需"流亡海外",而是可以探索一条正常发展的路径。实践证明,通过不断沟通,监管机构并非完全无法交流,双方最终能找到彼此理解、可以推进的解决方案。
RWA与Memecoin:区块链世界的两极
龙凡认为,RWA(真实世界资产)和稳定币并非泡沫,而是行业突破监管障碍、寻找新叙事方式的过程。这代表了人类更好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重要一步。
RWA本质上是稳定币概念的扩展和叙事的演进。它为实体经济中缺乏流动性的资产提供了新的流动性来源,体现了区块链技术的现实价值。这是整个行业在向外界传达同一个核心观点:区块链技术是有价值的,有现实应用空间的。
至于Memecoin,龙凡将其视为人类古老赌博需求在加密时代的表现形式。它类似于一张新的牌桌,有庄家、有押注,满足了人们对风险和刺激的向往。是否将其视为泡沫,取决于个人对"赌"的态度。
Conflux的长期坚持与展望
Conflux团队自2018年以来一直坚持"亚洲高性能公链"的技术路线。与许多紧跟市场热点的团队不同,Conflux的策略更加克制和稳健。尽管推进节奏较慢,但团队始终相信这个方向存在长期机会,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其价值正逐步显现。
对于新入行的开发者,龙凡建议根据个人和团队情况选择合适的路径。有些团队适合追逐短期机会,快速迭代;另一些则可以选择长期投入某个方向,专注耕耘。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
Conflux生态一直有各种激励开发者的方式,并在不断优化。团队更倾向于支持那些愿意长期合作、真正落地且有明确规划的项目,而非短期的"候鸟型"开发者。对于简单移植其他生态产品并期望获得资助的做法,Conflux的支持会比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