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热开启,助力 PUMP 公募上线!
Solana 爆火项目 Pump.Fun($PUMP)现已登陆 Gate 平台开启公开发售!
参与 Gate广场创作者活动,释放内容力量,赢取奖励!
📅 活动时间: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动总奖池:$500 USDT 等值代币奖励
✅ 活动一:创作广场贴文,赢取优质内容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参与方式: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的原创贴文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必须带上话题标签: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
二等奖(2名):$50
三等奖(10名):$10
📋 评选维度:Gate平台相关性、内容质量、互动量(点赞+评论)等综合指标;参与认购的截图的截图、经验分享优先;
✅ 活动二:发推同步传播,赢传播力奖励
📌 参与方式:在 X(推特)上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使用标签: #PumpFun # Gate
发布后填写登记表登记回链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奖励设置:传播影响力前 10 名用户,瓜分 $2
上市公司加密财库策略引发担忧 专家警示潜在系统性风险
上市公司加密财库策略引发担忧,是否会重演市场危机?
加密财库已成为上市公司的热门战略。据统计,至少124家上市公司将比特币纳入公司财务战略,作为资产负债表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一些公司也采用了以太坊、Sol和XRP等加密货币的财库策略。
然而,业内一些专家近期表达了潜在的隐忧:这些上市投资工具可能重演当年灰度GBTC的剧本——一个长期交易溢价的比特币信托基金,当其溢价转为折价时,成为多个机构崩盘的导火索。
某银行数字资产研究主管警告,若比特币价格跌破这些采用加密财库策略公司平均买入价的22%,可能引发企业被迫抛售。如果比特币回落至9万美元以下,约半数企业持仓可能面临亏损风险。
微策略引领潮流,但高溢价背后的风险引人关注
截至6月4日,某公司持有约580,955枚比特币,市值约610.5亿美元,但其公司市值却高达1074.9亿美元,溢价接近1.76倍。
除此之外,一些新采用比特币财库战略的公司也都拥有引人注目的背景。例如,某公司通过SPAC上市,筹集6.85亿美元全部用于购买比特币。另一家公司与上市医疗公司合并,融资7.1亿美元购币。还有公司宣布筹资24.4亿美元打造比特币财库。
此外,还有计划买入以太坊、积累SOL和XRP的上市公司加入这一潮流。
然而,一些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公司的操作模式与当年的GBTC套利模式在结构上极为相似。一旦熊市来临,其风险可能集中释放,形成"踩踏效应",引发价格进一步暴跌的连锁反应。
灰度GBTC的前车之鉴:杠杆崩塌,机构爆雷
回顾历史,GBTC曾在2020-2021年风光一时,溢价一度高达120%。但进入2021年后,GBTC迅速转为负溢价,最终成为多家机构爆雷的重要因素。
GBTC的机制设计是一种"只进不出"的单向交易:投资者申购后需锁定6个月才能在二级市场出售,无法直接赎回比特币。早期由于比特币投资门槛高、税负重等原因,GBTC成为合格投资者进入加密市场的合法通道,推动其二级市场长期维持溢价。
这种溢价催生了大规模的"杠杆套利游戏":机构以低成本借入BTC申购GBTC,6个月后在溢价市场出售获利。据公开资料,某些机构的GBTC合计持仓曾占到流通份额的11%。
在牛市中,这种模式运转良好。但2021年3月加拿大推出比特币ETF后,GBTC需求骤降,正溢价转负溢价,导致杠杆结构崩塌。多家机构在负溢价环境下持续亏损,不得不大规模抛售GBTC,最终引发一系列清算和爆雷事件。
这场始于溢价、盛于杠杆、毁于流动性坍塌的"爆雷",成为2022年加密行业系统性危机的开端。
上市公司加密财库策略: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越来越多公司正在形成自己的"比特币财库飞轮",主要逻辑是:股价上涨→增发融资→购入BTC→提振市场信心→股价继续上涨。这一机制未来可能随着机构逐步接受加密货币ETF和加密货币持仓作为贷款抵押品而加速运转。
近日有消息称,某大型金融机构计划允许其客户使用部分与加密货币挂钩的资产作为贷款抵押品,并将在评估客户资产时考虑其加密货币持仓。
然而,一些分析师认为,这种财库飞轮模式在牛市中看似自洽,但实质上将传统金融手段与加密资产价格直接挂钩,一旦市场转熊,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若币价暴跌,公司财务资产将迅速缩水,影响估值。投资者信心崩溃,股价下跌,限制公司融资能力。若面临债务或保证金压力,公司可能被迫抛售BTC,进一步压低价格。
更严重的是,如果这些公司的股票被接受为抵押品,其波动性将传导到传统金融或DeFi系统,放大风险链条。这与GBTC曾经经历的情况类似。
某著名做空者最近宣布做空某加密财库公司并做多比特币,认为其估值已严重脱离基本面。一些顾问也指出,"股权代币化"趋势可能加剧风险,尤其是当这些代币化股票被接受为抵押物时。
然而,也有分析认为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因为多数机构尚未接受比特币ETF作为保证金抵押。
某银行研究主管警告,若比特币价格大幅下跌,可能引发企业被迫抛售。如果比特币回落至9万美元以下,约半数采用加密财库策略的企业可能面临亏损风险。
对于某领先的加密财库公司,有分析认为其资本结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高风险杠杆模型,而是一套可控的"类ETF+杠杆飞轮"系统。通过灵活的融资方式和债务结构,该公司在市场波动中保持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总的来说,上市公司加密财库策略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尽管部分公司采取了相对稳健的财务模型,但整体行业在市场波动中的表现仍有待观察。这轮"加密财库热潮"是否会重演GBTC式的风险路径,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