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马来西亚加密货币税收和监管现状:双轨制框架下的审慎发展
马来西亚加密货币税收与监管制度概览
1. 马来西亚税收体系简介
马来西亚的税收体系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两大类。直接税涵盖所得税、不动产盈余税和石油所得税等;间接税则包括国产税、关税、进出口税、销售税、服务税和印花税等。该国实行联邦和地方分税制,联邦政府主导国家税务政策制定,由内陆关税局和皇家关税局分别负责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征收。州政府则主要征收土地税、矿产税等地方性税种。
主要税种概述
公司所得税:税率根据公司类型和实缴资本规模有所不同,一般为15%-24%。
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制,税率范围为0%-30%。
预扣税:针对非居民企业和个人,税率因收入类型而异,一般在10%-15%之间。
房地产盈利税:根据持有期限不同,税率从5%到30%不等。
进出口税:进口税率因商品种类和贸易协定而异;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征收0-20%的出口税。
2. 加密货币的法律定位与税收政策
加密货币的法律地位
马来西亚不承认加密货币为法定货币,但证券委员会将某些加密货币视为"数字资产",纳入证券监管范畴。具有投资合同性质的代币被认定为证券型代币,其发行和交易需获监管批准。
加密货币税收制度
马来西亚目前未对个人持有加密货币征收资本利得税。然而,如果个人被认定为"日内交易者",其加密货币交易收益可能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判断标准包括:
对于企业或个体从事加密货币相关业务,其收益通常被视为营业收入,需要纳税。
计税方式
应税收益计算方法为:加密货币处置价格减去取得成本。对于以加密货币形式获得的收入,需按取得时的公允市场价值确认应税收入。
如果税务机关认定纳税人从事加密货币交易构成"风险性商业活动",相关费用可进行税前抵扣。
3. 加密货币监管框架的演进
马来西亚逐步建立了以证券委员会(SC)和国家银行(BNM)为核心的双轨监管体系。主要发展历程如下:
2014年:BNM声明不将加密货币视为法定货币,不予监管。
2018年:BNM发布反洗钱指南,要求加密货币服务平台履行相关义务。
2019年:SC将具有证券特征的数字货币纳入《资本市场与服务法令》监管范围。
2020年:SC发布《数字资产指南》,详细规定ICO、交易所等方面的合规要求。
2021-2022年:重点加强对未授权平台的执法,并关注DeFi、稳定币等新兴资产形式。
2024年8月:SC修订《数字资产指南》,进一步明确数字货币的证券地位及相关监管要求。
4. 展望
马来西亚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采取审慎渐进策略,在保障金融稳定的同时为创新留有空间。未来可能进一步加强跨境监管合作、稳定币储备监管和平台审计机制。税收合规数字化趋势也将推动加密货币与主流金融体系的融合。在此政策环境下,马来西亚有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释放加密经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