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talik探讨文化与政治的"年轮模型"Vitalik近日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文化与政治的年轮模型"的概念,并以此分析了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和技术监管格局的变化。文章指出,人们普遍认为美国技术更倾向于开源,而中国则更重视封闭和控制。然而,现实情况却与这种认知存在较大差异。Vitalik认为,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年轮模型"来解释:文化对新事物的态度由形成时的社会氛围塑造,而对旧事物的态度则由固有惯性决定。这些"文化年轮"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在分析美国社会时,Vitalik指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人们常说生活在一个"深度新自由主义的社会"中,但实际上政府的监管政策却与这一理念相去甚远。各类监管法规不断增加,KYC、版权法规、机场安检等措施也日益严格。Vitalik还探讨了中美两国在AI领域的竞争格局。他指出,如果在2020年预测五年后的情况,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美国将在开源AI领域领先,而中国会在闭源AI领域占优。然而,事实恰恰相反。Vitalik认为,这种反直觉的结果可以用"年轮模型"来解释。具体来说,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去监管化的高峰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文化态度深深影响了互联网的发展,使其保持了相对自由开放的特征。而中国作为AI领域的追赶者,采取了"商品化竞争对手的优势互补品"的策略,恰好与开发者群体中日益增长的开源偏好相契合,从而形成了对开源AI友好的环境。Vitalik强调,一旦某种事物存在足够长的时间,围绕它的文化观念就会固化,变得难以改变。因此,创造新的行为模式往往比改变现状更有效。他认为,这正是加密货币和Web3领域的吸引力所在:它们提供了一个独立的技术与文化环境,可以不受既有"现状偏见"的过度束缚,自由地探索和尝试新事物。
Vitalik提出年轮模型 解析全球AI监管格局新变化
Vitalik探讨文化与政治的"年轮模型"
Vitalik近日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文化与政治的年轮模型"的概念,并以此分析了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和技术监管格局的变化。
文章指出,人们普遍认为美国技术更倾向于开源,而中国则更重视封闭和控制。然而,现实情况却与这种认知存在较大差异。Vitalik认为,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年轮模型"来解释:文化对新事物的态度由形成时的社会氛围塑造,而对旧事物的态度则由固有惯性决定。这些"文化年轮"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在分析美国社会时,Vitalik指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人们常说生活在一个"深度新自由主义的社会"中,但实际上政府的监管政策却与这一理念相去甚远。各类监管法规不断增加,KYC、版权法规、机场安检等措施也日益严格。
Vitalik还探讨了中美两国在AI领域的竞争格局。他指出,如果在2020年预测五年后的情况,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美国将在开源AI领域领先,而中国会在闭源AI领域占优。然而,事实恰恰相反。Vitalik认为,这种反直觉的结果可以用"年轮模型"来解释。
具体来说,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去监管化的高峰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文化态度深深影响了互联网的发展,使其保持了相对自由开放的特征。而中国作为AI领域的追赶者,采取了"商品化竞争对手的优势互补品"的策略,恰好与开发者群体中日益增长的开源偏好相契合,从而形成了对开源AI友好的环境。
Vitalik强调,一旦某种事物存在足够长的时间,围绕它的文化观念就会固化,变得难以改变。因此,创造新的行为模式往往比改变现状更有效。他认为,这正是加密货币和Web3领域的吸引力所在:它们提供了一个独立的技术与文化环境,可以不受既有"现状偏见"的过度束缚,自由地探索和尝试新事物。